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古秘史(现代汉语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被中外学者誉为“蒙古史三大要籍之首”,“世界文学史上足以赞夸的神品”的《蒙古秘史(现代汉语版)》,不仅是一部填补世界历史空白的史书,更是一部描述马背民族成长经历的文学作品。该书是解读蒙古民族全貌的“百科全书”,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

现在,广大读者可以更方便的阅读和欣赏这部被特·官布扎布和阿斯钢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天书”!

内容推荐

特·官布扎布和阿斯钢翻译的《蒙古秘史(现代汉语版)》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它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阑勒写起,直至斡歌歹罕十二年(公元1240年)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五百多年盛衰成败的历史。书中既有蒙古高原父系氏族制时代的狩猎生活,以及与它相关的图腾崇拜现象的记载;也有从氏族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从而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的讲述;还有从狩猎文化嬗变到游牧文化的如实记录;更有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以他为代表的风云一代,抛头颅、洒热血,从夹缝中崛起,成就霸业的全程写照。这便是该书之所以成为解读蒙古民族全貌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原因。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后记

试读章节

成吉思汗的根祖是苍天降生的孛儿帖赤那(苍色狼)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白色鹿)。他们渡腾汲思水来到位于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生有一个儿子叫巴塔赤罕。

巴塔赤罕的儿子叫塔马察,塔马察的儿子叫豁里察儿篾儿干,豁里察儿篾儿干的儿子叫阿兀站孛罗温勒,阿兀站孛罗温勒的儿子叫撒里合察兀,撒里合察兀的儿子叫也客你敦,也客你敦的儿子叫□锁赤,□锁赤的儿子叫合儿出。

合儿出的儿子叫孛儿只吉歹篾儿干,其妻是名为忙豁勒真豁阿的女子。他们的儿子叫脱罗豁勒真伯颜,娶孛罗黑臣豁阿为妻。拥有名为孛罗勒歹速牙勒必的家奴和叫答驿儿、孛骡的两匹骏马。脱罗豁勒真伯颜有两个儿子,一为都蛙锁豁儿、一为朵奔篾儿干。

都蛙锁豁儿的额头上有只独眼,能看清三程远的地方。

一天,都蛙锁豁儿和弟弟朵奔篾儿干一起登上不儿罕山。都蛙锁豁儿从山上看见向统格黎溪走来的一群百姓。便说:“在那迁徙而来的人群中,有一女子坐在黑色车子的前头,是个不错的女孩。如未出嫁,将她娶给朵奔篾儿干弟弟为妻吧!”说完,便派朵奔弟弟前往探看。

朵奔篾儿干走过去了解到,那女子叫阿阑豁阿,未曾嫁人。她相貌出众,颇有名气。她是豁里秃马惕的首领豁里剌儿台篾儿干之妻巴儿忽真豁阿所生之女,生于名为阿里黑兀孙的地方。她的母亲巴儿忽真豁阿是巴儿忽真洼地之主巴儿忽歹篾儿干的女儿。这群百姓便是豁里剌儿台篾儿干首领的部众。

在豁里秃马惕,豁里剌儿台篾儿干因狩猎之事发生内讧,继而变成豁里刺儿氏。他们得知不儿罕山猎物众多,便向此地之主兀良孩投奔而来。如此这般,朵奔篾儿干便与阿阑豁阿结成了夫妻。

婚后,他俩生有两个儿子,一为不古讷台,一为别勒古讷台。

哥哥都蛙锁豁儿生有四个儿子。都蛙锁豁儿过世后,他的孩子们从不把朵奔篾儿干叔叔放在眼里,不久便弃他而去,变成了朵儿边氏人。

此后有一天,朵奔篾儿干在脱豁察黑温都儿山上打猎时,遇见了一个正在树林里烧烤猎物内脏的兀良哈歹人。便说:“把肉给我吧!”

兀良哈歹人听罢,取下鹿头,皮子和肺,其余全部给了朵奔篾儿干。朵奔篾儿干驮着鹿肉赶路时,又遇见了一个领着孩子的穷人。朵奔篾儿干问:“你是什么人?”

“我是马阿里黑伯牙兀歹人,现在极为饥饿。请把鹿肉给我吧,我把这孩子送给你!”

朵奔篾儿干依照那人的请求,把鹿肉一条后腿分给了他,之后领着那人的孩子回到了家,把他当做了自家的佣人。  生活如此地继续着。后来,朵奔篾儿干去世了。朵奔篾儿干去世后,他的寡妇妻子阿阑豁阿又生下了叫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孛端察儿蒙合黑的三个儿子。

于是,朵奔篾儿干所生的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两个儿子感到大惑不解,便背着母亲议论道:“咱的母亲,在既无丈夫又无房亲兄弟的情况下生下了三个儿子。家里只有来自马阿里黑伯牙兀歹的佣人,这三个孩子是他的儿子吧?”不久,阿阑豁阿觉察出了孩子们的这般议论。

P2-5

序言

公元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蒙古秘史》列为世界名著,并将其英译本收入世界名著丛书。同时,号召其成员国,于1990年为《蒙古秘史》成书75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对一部书籍而言,这是从地球上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和奖赏!

被中外学者誉为“蒙古史三大要籍之首”,“世界文学史上足以赞夸的神品”的《蒙古秘史》,不仅是一部填补世界历史空白的史书,更是一部描述马背民族成长经历的文学作品。一般认为,该书写成于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的继位者斡歌歹(窝阔台)罕时代。其蒙古语书名是《忙豁伦·纽察·脱卜察安》,直译下来便是《蒙古秘史》。学者们认为,该书的原文是畏兀儿体蒙古文写成的。但其畏兀儿体蒙古文原文,如同成吉思汗的安息之地一样至今尚未发现。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成吉思汗的安息之地,而《蒙古秘史》的畏兀儿体蒙古文原本有可能已经从大地上永远地消失了!可喜的是它并没有绝迹,而且以更奇特的形式留存了下来。这便是引发国际《蒙古秘史》研究之热潮的根基之作——明四夷馆的用汉字音写其蒙古语原文,逐词旁注汉译,并加分段节译的汉字音写本《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由于中世纪蒙古语的特有定式,加上汉字音写时的语音异化,再加上760余年的沧桑变迁,《蒙古秘史》便成为岩画般难以解读的“天书”。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典籍。它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阑勒写起,直至斡歌歹罕十二年(公元1240年)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多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书中既有蒙古高原父系氏族制时代的狩猎生活,以及与它相关的图腾崇拜现象的记载;也有从氏族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从而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的讲述;还有从狩猎文化嬗变到游牧文化的如实记录;更有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以他为代表的风云一代,抛头颅、洒热血,从夹缝中崛起,成就霸业的全程写照。这便是该书之所以成为解读蒙古民族全貌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原因。《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

《蒙古秘史》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独有的文献价值,以及完整系统的文化价值,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从19世纪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研究热潮,并取得了令人叹服的丰硕成果。已出版的研究专著、笺证、注释论著及多种语言的译本多得使人眼花缭乱,不胜枚举。对专家学者而言,《蒙古秘史》已不再是岩画般难以解读的“天书”,而是一杯清澈剔透,愈抿愈香的奶酒。但对普通读者来说,它仍然没有揭去其“天书”的神秘面纱。究其原因,研究性书籍部头大、分类繁琐、注脚释义连连,买起来既不经济,读起来又不方便。一句话,它尚未转化成大众文化产品。  我们总是认为,文化的产业化,不仅在于开发,也在于挖掘和转化。我们只有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挖掘出来,并将其转化成大众化的文化产品,我们的文化产业才能形成贯通的理念链,叠加的价值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冒昧地将一直被称为“天书”的《蒙古秘史》用现代汉语进行了大众化的翻译。在翻译中,我们在完整地保留其文献原貌的同时,对它特有的文学性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与此同时,为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欣赏,我们在参考吸收多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书中重要的人名、地名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与其内容相关的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做了力所能及的说明和解读。我们还用文献中出现的第一种写法统一了一种名称的多种不同写法。除此之外,我们翻译时尽量采用了具有蒙古语韵味的语句。

对一部神奇之作进行翻译,不但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更是一项难免发生疏漏的工作。何况这是一部世界上众多学者专家多年研究的《蒙古秘史》!我们在此真诚地期待着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特·官布扎布

阿斯钢

2005年7月于呼和浩特

后记

将祖先留下的神奇之作《蒙古秘史》,用自己的方式和视角介绍给广大读者,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一愿望在无数专家对《蒙古秘史》的研究翻译的已有成果基础上,在前辈学者的支持鼓励下,今天终于实现了!您正在捧读的这部《蒙古秘史》(现代汉语版),在她策划、翻译、编排、出版的全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和亲朋好友们的帮助。

散发着浓浓书香的这部《蒙古秘史》,让我们深感喜悦的同时,也让我们充满了感激之情。我们要说明的是,这部书之所以能够顺利出版,首先得感谢新华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卢仲云先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王启星先生,从本书的选题立项到出版的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和指导。本书策划刘广军先生和责任编辑白玉女士,则以敏锐的职业素质和较高的策划水准启发并帮助我们,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这部书的出版。

翻译、解读本书的过程中,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蒙古秘史》研究专家、我们的恩师阿尔丁夫先生,不仅给予我们无私的指导,而且在酷热的夏季里用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亲自为我们逐字逐句地修改和审订了译文;年逾古稀的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蒙古史学家金峰教授在对我们的译文予以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我们对这两位前辈专家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我们坚信有他们这样前辈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这些晚辈们,将会以加倍的努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使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应该说,选人书中的插图,幅幅凝结着作者对《蒙古秘史》乃至整个游牧文化的理解。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插图的作者们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我们使用。原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席思沁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画家,他早年创作的《蒙古秘史》人物画,在国内外美术界有较大影响,这一次他把全部作品交给我们,并嘱咐我们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由内蒙古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王延青先生不久前主创完成的《蒙古历史长卷》,无疑也是一个大跨度反映蒙古民族历史的大气磅礴的作品,而我们也十分荣幸地得到了王延青先生的授权,并在书中大篇幅地使用了这些精品之作。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乌日切夫先生,以《苍狼与白鹿》为题材创作的版画作品在国内外美术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得知我们正在翻译《蒙古秘史》的消息后,他欣然把作品提供给了我们。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主席额博先生的草原题材摄影作品,其影响之大、流传范围之广,是人所共知的。额博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上百张图片,让我们筛选使用。另外,内蒙古博物馆邵清隆馆长、张慧援女士,以及蒙古族历史题材图片搜集者哈斯必力格先生、青年摄影师阿音先生、蒙古文书法家白音查干先生、蒙古文篆刻艺术家朝洛蒙先生、摄影爱好者布仁赛音先生,还有新华社摄影记者张领先生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精美作品,帮助和支持了本书的出版,为我们的书增光添彩。拍摄民俗文物图片过程中,内蒙古大学乔旺、贺其叶勒图老师也以极高的热情为我们提供了工作上的方便。另外,还有一些已被选用珍贵图片,它们的作者我们始终未能联系上,望他们能够与我们取得联系!

《蒙古秘史》现代汉语读本正式出版之际,我们对曾经热情鼓励和帮助过我们的所有朋友一一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喜欢蒙古族文化,特别是喜欢本书的读者,永远记住这些蒙古民族的精英们和为文化出版事业而操劳着的兄弟民族的专家学者们的名字!

译者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古秘史(现代汉语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特·官布扎布//阿斯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73570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2005154888
中图分类号 K281.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8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