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田炜印稿(全2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田炜教授师兼具学者和印人双重身分,一方面,他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另一方面他也是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因此,他的篆刻创作既能巧妙地借鉴古玺印,他的学术研究又具有实践基础,可谓以学治印,直师古人,艺术与学术并重。全书体现了他在篆刻创作中不仅重学问、讲学术,而且主张“阅读书法”,重视可读性和易读性:本书在印章部分皆配有释文,图文并茂,方便普通读者学习和阅读,对古印文化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青年古文字学者兼艺术创作者、中山大学田炜教授的篆刻、古玺论文作品集,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篆刻作品选,按创作时间收录印文99方;下编是以古玺为主题的11篇论文。创作和研究相融合,二者相得益彰。 目录 《田炜印稿 篆刻》 乙酉 不逾矩希言雅正戏无益千莴市邻经法 丙戌 拱辰楼后裔欢喜傲骨狮子吼田〔押〕七十学艺 丁亥 平安智一物冷暖自知永锡尔极得寸进寸宅兹中国 戊子 旦复旦锡圭无恙 己丑 天真惟意所欲适公器言鹿无用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张〔押〕 庚寅 田焯私印如是我闻 辛卯 静观众妙观自在安平太周而不比袖手何妨闲处看维日不足 壬辰 有馥其楚,胡考之宁为父三万堂得其环中三都赋大羹玄酒 …… 《田炜印稿 论文》 书评(媒体评论) 很喜欢这本书里的边款,书法功底扎实,不愧是古印专家。 可以看得出田炜对传统技法的运用很有功力,切刀、冲刀、单刀、双刀、凿款,都很好棒 篆刻界一般是仿古玺,以三晋小玺为主,田炜兄治印不拘一格,五系都很强啊! 来膜拜我老师来了,老师不仅是学术牛人,而且精通艺术,从小有童子功,实在太佩服了 精彩页 田炜学术上出自容(希白)、商(锡永)一脉,又得到有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教授指点,博采众长;在艺术上,他秉承了容、商以学治印、直师古人的创作传统,在篆刻创作中懂得充分利用古文字学发展的新成果,使得他的印作无论是用字还是艺术风格呈现都体现出了学术的进步,也具有了异于时流的文化特质,而文化内涵正是文人篆刻的核心价值与要义所在。 ——李刚田《田炜印稿序·以学治印 独树一帜》 时下印坛,多见为展览之需而产生的篆刻作品,或受命题所限,或逐波应景,虽然无可厚非,但毕竟缺少原创性。田炜兄作品则不然,不仅“自撰”,而且可以阅读。……在欣赏篆刻作品的同时还可以阅读,这与陈振濂兄近年来力倡的“阅读书法”正相呼应。 ——曹锦炎《田炜印稿序·古文字入印的典范》 学术界对古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主要成果是对古玺材料的著录以及古玺所属时代的基本确认;第二阶段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依靠零散古玺著录研究的时期;第三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是依靠综合性古玺汇编进行系统研究的时期。 ——田炜《田炜印稿·古玺研究概述》 我想当代篆刻创作要想成为传世经典,艺术与人文、社科的重新融合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当然,这种重新融合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要否定学科细化带来的学术进步,使现代科学重新回到混沌不分的老路上去,而是一种“必革新焉而有以异乎其前”的新发展,那应该是一种可分可合、彼此吸收、相互促进的状态。 ——田炜《田炜印稿·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田炜印稿(全2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5128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4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