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 第十二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为基础,聚焦于当前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史、艺术批评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一方面重点刊发国内学界具有自觉本土问题意识的、未公开发表过的优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推介西方学界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性的重要理论文献。其最终目标在于搭建一个具有前瞻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内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健康发展。 目录 门类艺术的理论视界 三幅五代画作对视觉真实的追求 一件石柱的生命史:河南博物院藏“隋道俗五百人造像柱”研究 前卫话语的国际争夺:冷战视野中的两次表现主义论争 从哈德逊河画派到情境主义的建构逻辑 反思城市规划与都市空间研究的乌托邦视角 ——从历史地图考察长春近代都市空间(1899-1932) 艺术的跨媒介研究 图画书(绘本)的图像叙事及其反思 ——以《独生小孩》为例 “阿里斯托芬结构”:T.S.艾略特仪式化戏剧理论与古希腊传统 德勒兹的时间综合与奇异性运作 ——以图像小说“分镜”为例 营造技艺的地方知识 艺术学想象力的学科意义阐释 ——兼论“技一艺”问题的定位 因粮而筑 ——以福建省宁德地区福安大厝为例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 第十二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344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46000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55,J110.9-5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