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江山之助:国家景观视野下西北视觉形象构筑(1931-1949) |
内容 | 内容推荐 《江山之助》是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术家赴西北写生实践的研究著作。在当时民族危机与抗日救亡的时代语境中,西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与因战争带来的文化焦虑之感促使美术家们走出斋轩,深入西北。美术家在文化自觉与内省的过程中,通过现场写生的行为缔造个人与民族、国家的联结。这一时期美术家的西北写生实践构筑出一条整合民族意识、建立民族认同的有效路径,观者通过美术家的作品了解与认知西北,建立起自我、集体与西北之间的联系。此时的西北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区域,更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话语空间,国家与民族的身份认同在丰富的西北图像中得到了扩展与接纳。 目录 第1章导读 1.1西北的地理空间范畴 1.2民族志性质的写生类型 1.3国家与民族景观的理论视野 第2章西北写生的缘起、方法与路径 2.1西方踏查:国际东方学热潮 2.2外部刺激:知识分子与艺术家的觉醒 2.3内部危机:战争之下的文化焦虑 2.4西北写生者的身份、目的与路径 第3章西北写生的自然景观图式与观念 3.1江山之助:"天山"图像与意象重构 3.2戈壁驼影:骆驼形象构建与象征生成 3.3草原牧歌:西北写生中的草原景观 第4章西北写生的历史景观图式与观念 4.1历史与记忆现场:西北写生的遗迹、废墟与建筑 4.2再造地景:西北的古道与公路 4.3寻访古迹:石窟的壁画临摹与写生 第5章西北写生的现实景观图式与观念 5.1西北写生与女性形象的塑造 5.2西北写生中的民族生活与习俗 第6章风格转向与重塑地域想象 6.1荒凉、苦寒与寂寥:想象中的西北形象 6.2自觉、体认与变化:西行后的风格转向 6.3重塑西北:西北之行的展览与传播 第7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走进西北的美术家 附录B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西北边疆相关的期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山之助:国家景观视野下西北视觉形象构筑(1931-1949)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6613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2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