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章回之祖(罗贯中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罗贯中不像其他一些历史文人,对其作专门研究者似乎不多,可供查询的史料有限,其存世的作品,也因为有多人校注、多种刻本,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都增加了为其写传的困难。受史料所限,作者没有在作“传”上着力,而在对罗贯中作品分析与阐释上的作“记”上用笔,下足了功夫,绕开了对罗贯中的性格、情感、思想的描写与表现,把笔墨放在了对其生长环境、历史背景的分析介绍上,放在这样的历史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上。对其能写出《三国志演义》这样一部历史名著,可以说是旁征博引,以有限的资料,尽可能完整地勾勒出罗贯中的文学形象。 目录 楔子 第一章/元将失其鹿 第二章/罗贯中之谜 第三章/有志图王者 第四章/三国之史事 第五章/小说的成立 第六章/儒生与兵家 第七章/隐没的肖像 附录一/罗贯中生平及《三国志演义》传播系年 附录二/读三国志法 附录三/参考书目 后记 导语 重大国家文化出版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力争新传水平应当高于已有同一人物的传记作品。 作者具备深厚文学功底,为创作本书,前期准备工作耗时三年,潜心阅读古今中外各类著者之手的数百本图书,走访全国十多个或与罗贯中生平相关或与罗贯中研究不无牵涉的省市区县,从资料积累和实际感受等多角度做足准备。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以平实的创作态度,通过对传主极其有限 之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利用,最大限度地还原 了罗贯中一生的经历、事迹、创作活动、在中国小 说史上的成就及其地位,并且还尽可能地考辨、补 充、澄清了一些关于罗贯中传记方面的历史疑窦, 因此是一部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罗贯中传记作品 。作者以擅长散文和小说创作著称,但是这部传记 作品充分体现了对历史人物传记书写所应具有的严 谨性和学术性之追求,因此读这本由一知名青年作 家所撰写的罗贯中传记,一定能使您获得一种新鲜 的感受。 ——文史专家 党圣元 元末,或在农民起义军张士诚部做了十年幕府 的罗贯中淡出江湖,改以小说抒写其“霸业胸襟” ,遂有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与文学结合的政治 军事题材小说。作品所塑造的众多典型人物,则成 了几百年来中国舞台上耀眼的鲜明形象。作者在浩 繁的史料中抽丝剥茧,以真切生动的文笔展现了罗 贯中起伏跌宕的一生,解析了历来对罗贯中“文不 甚深,言不甚俗”评说的原委,使我们得以读书而 识人,识人而知史。 ——文学专家 程步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章回之祖(罗贯中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闫文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2233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56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42 |
CIP核字 | 2023096819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