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精)/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
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由文化大家刘梦溪先生主编,本套从书既是《中国文化》杂志三十余年优秀成果的选编,也可视作近三十多年我国学术界中国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
《中国文化》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创刊三十年来始终秉持“深研中华文化,阐扬传统专学,探究学术真知,重视人文关怀”的办刊宗旨,提倡从现代看传统,从国际看中国,在广为汲纳国外各种新观念的同时,刻刻不忘本民族的历史地位。了解此刊的行内专家将“它厚重,它学术,它名士,它低调,它性情”,视作《中国文化》的品格。创刊以来已出版55期,总字数逾2000万,获国内外学界人士一致好评。
为汇聚成果、交流学术、留住历史,特编选“《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分十二个专题,厘定为十二卷,涵盖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学、艺术学、民俗学,以及按传统学术分类的易学、诸子学和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等专门之学,更兼有文化现象学、民间信仰与民俗等跨学科领域。所收大都是名家之作,如钱穆、冯友兰、、钱锺书、季羡林等老辈,以及新时期活跃的学者王元化、冯其庸、金耀基以及李零、葛兆光、陈平原、刘小枫、扬之水等中坚力量。
这部中国文化的精要文选是关心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有识之士必备的案头参考书,也是学术研究者和写作者们的问道津梁,更是有志于在汉语世界立言者们的启程之阶。本卷主要探讨中国文化的特质、价值取向和对人类的普世意义,包括总论、分论、与其他文化系统比较研究及对未来的展望。
目录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钱穆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季羡林
天人合一论即各家的托天立论
读钱穆先生最后一篇文章有感 蔡尚思
如何回应钱穆先生的“澈悟”? 杜维明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脉络及当代意义 景海峰
原始儒学“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的“两行之理” 白宗让
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甲午存稿之一:与友人 熊十力
中国哲学的底蕴精神 冯友兰
中国文化的深层意识 张岱年
如何发扬中国固有文化 蒋天枢
论中国传统文化 金景芳
中国文化思想“三才主义” 周汝昌
中华文化与人类前途高明136汉字在人类文字中的历史地位 周有光
中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孙震
“中外为体中外为用”中国文化现代化刍议 周策纵
论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陈方正
阴阳五行:中国人的宇宙观 李泽厚
五行之源起流变及其哲学意义 邓立光
由巫到礼 李泽厚
论中国古代轴心时期的文明与原始传统的关系 家和
回到轴心时期
金岳霖、冯友兰两先生的哲学思考和中国文化的展望 余敦康
作为物的“有”与作为道的“无”
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的“有无”观念 刘军宁
微言不绝中国文化精蕴中一个深层次的东西 茅冥家
“中华民族”商释 蔡美彪
从民间文化看文化中国 李亦园
古代的幽默 柳存仁
论中国文化史上的笑与传统中的庄严 [德]汉志杰
“若保赤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之政 伍晓明
剑与侠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陈平原
中国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与宗教精神 何光沪
王莽变法与中国文化的乌托邦精神 阎步克
试论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文化与历史渊源兼及与中国的比较 陈方正
中国人缺少什么 周国平
汉字文化圈 周有光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汤一介
普遍性:同与通 陈嘉映
文化交流中的别异与认同伍晓明642叉子与筷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通 林安梧
中华文化与基督教 吴梓明
逝去的童话早期德国汉学家巴耶尔的中国猜想 张国刚
莱布尼茨和中国 张汝伦
《中国文化》创刊词 本刊主编
为中华文化护法传薪《中国文化》20周年戊子岁尾雅集发言集锦
序言
☆作者阵容强大,大师云集,包揽20世纪海内外华
文世界的一流学术人物。如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
钱穆,现代新儒家代表冯友兰,学界泰斗饶宗颐,甲骨
研究第一人胡厚宜,精通吐火罗文的语言学家、教育家
季羡林,“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史学家余英时,红
学家冯其庸,以及现在活跃的陈来、李零、葛兆光、陈
平原、叶嘉莹、扬之水等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是对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成果的高度总结和全面
梳理。不仅能为我们清点和盘理已拥有的收获,也能为
未来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复兴提供方略和进路,其文献价
值、学术价值自不待言,同时对当下国家社会文化发展
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疑难,也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学科涵盖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各个领域。从儒释道
思想、经史之学,到甲骨学、敦煌学、红学等专门之学
,更兼有信仰与民俗、古代科技与文化等跨学科领域的
研究成果,一套书在手,即能见出中国文化五千年的发
展与演变,以及近三十年国内外学界的文化变迁。
☆每一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大研究专题,学术成果
具领先性和突破性
丛书每一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大研究专题,由于作
者皆是国内外一流学者,使得每一个专题的研究都具有
相当的学术深度,往往具有领先性和突破性。每一个专
题都关乎时代社会和文化重大的学术命题及文化专题,
中国文化人的当代视野、格局和关怀,于此丛书一览无
余。
☆刘梦溪主编,戴逸、张岂之作序,众多名家推荐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梦溪先生亲自主编,人大清
史研究所所长戴逸教授,西北大学著名教授张岂之先生
作序推荐,著名学者杨振宁、莫言、叶嘉莹、葛兆光、
李零、陈平原等诚挚推荐。
☆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华有识之士的首选
有识之士的首选。这套文集必将是关心中国和世界
发展的有识之士们的参考工具,是官产学各界精英人士
的首选读物;这部文集也是学术研究和写作者们的津梁
,是有志于在汉语世界立言者们的基础起点,研究者、
写作者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化立身之阶;这部文集还是读
书人的试金石,是对学术思想有兴趣的读书人的首选收
藏。
☆规模宏大,12卷,1080万字,9000页,一部全新
的中华文明史
本套丛书精选520篇文章,按专题厘定为12卷,共
1080万字,9000页。同类期刊还没有第二本跨度可堪比
拟,丛书更大的意义在于重整国故,赓续前贤之志业,
明证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功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精)/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刘梦溪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33031
开本 16开
页数 7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56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552
CIP核字 2019277109
中图分类号 K203-53
丛书名
印张 4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