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敌军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制定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法。
本书真实记录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一段光辉历史。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正确反映国民党军起义将领顺应历史趋势的正义之举。
图书 | 策反英雄/瓦解敌军纪实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瓦解敌军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制定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法。 本书真实记录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一段光辉历史。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正确反映国民党军起义将领顺应历史趋势的正义之举。 内容推荐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而组织编写的,已出版5册。出版后受到有关领导机关、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好评,并已脱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请各大军区的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认真地修订,补充了若干新的史料和照片,对原书稿存在的个别差错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订正。并根据每本书反映的瓦解敌军史实的不同之处,修改确定了丛书每册新的书名,使其更符合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瓦解敌军工作的不同特点。同时增补了出版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瓦解敌军工作的性质及其对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历史作用。我们将继续编写出版丛书的其他部分,使丛书更加真实、生动地反映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那段光辉历史。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国共两党决战在即潇湘大地风起云涌 第二章 程潜回湘主持军政工委进行策反准备 第三章 余志宏选准突破口程颂云初表和平愿 第四章 毛泽东提出和谈八条程颂云意欲独树一帜 第五章 刘斐说服小诸葛子良兵调长沙城 第六章 章 士钊突抵南京程颂公大释疑云 第七章 余志宏再担重任省工委双管齐下 第八章 广泛动员各界人士大力争取进步军人 第九章 长沙市学生大游行唐生智领导自救会 第十章 桂系欲调虎离山唐星搞瞒天过海 第十一章 密谈达成望年交程潜递交备忘录 第十二章 中共中央直接指导秘密电波艰难传送 第十三章 毛泽东亲笔写复信程颂云最终下决心 第十四章 程星龄带回“良药”陈明仁初医“心病" 第十五章 军统特务剑拔弩张地下党人以特制特 第十六章 游击队奋勇反“围剿"地下党用计护古城 第十七章 白崇禧步步进逼程颂云出走邵阳 第十八章 康师速回长沙城程杰巧让进军路 第十九章 程颂云虎口脱险李明灏衔命释疑 第二十章 国民党最后拉拢陈明仁突发大火 第二十一章 起义协议终于达成长沙城头红旗高扬 第二十二章 迎解放各界大联合庆翻身万众齐拥军 第二十三章 共产党诚信满天下两将军格外受礼遇 第二十四章 浏阳整编获新生剿匪治洪戍南疆 后记 再版后记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湖南的这种战略地位,决定了在蒋介石的“南朝”棋局中,不可能没有湖南这个桥头堡。而湘桂地理相连,桂系也一直将湖南视为其势力范围,决不愿放弃湖南。无论是南屏广西,还是北出中原,湖南都是它的一线阵地。因此,蒋、桂之间为控制湖南的明争暗斗也就不可避免。在国民党新军阀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蒋介石羽翼未丰,只能实行分权,成立广州、武汉、开封、太原4个权力很大的政治分会。桂系利用李宗仁任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的特权,曾先后决定鲁涤平、何键为湖南省主席,意欲使其成为桂系在湖南的代理人。但事与愿违,鲁、何权衡利弊,还是倒向了实力更强大的蒋介石。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先后派出嫡系将领张治中、薛岳、吴奇伟主政湖南。对此,桂系莫可奈何,但一直耿耿于怀。 1946年4月,蒋介石又任命长沙“马日事变”时任何键35军教导团团长的铁杆反共分子王东原为湖南省主席,桂系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王东原果然不负蒋委员长的厚望,大力贯彻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方针,实行三项反共措施:其一,清查户口,整顿保甲,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控制,强化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基础。其二,恢复征兵、军训,扩充反动武装。1946年10月蒋介石下令恢复征兵、军训后,湖南当年就征兵35700人;并在“寓兵于农”的口号下成立了72个国民训练队,在“寓兵于学”的口号下抽派40余名军官对青年学生进行法西斯军事教育。其三,大举清乡,“围剿”革命武装,还成立了“湘鄂川黔统一剿匪指挥部”,大力“围剿”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从而更加强化了国民党在湖南的统治,使湖南的共产党人及其地下斗争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也使得桂系争夺湖南的野心受到进一步的扼制。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任何野心家的意志为转移的。曾几何时,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迅速、大量地被消耗,蒋介石的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而直到南京解放,桂系的实力并未受到大的损失,特别是后来得到了美国的垂注,其地位迅速上升。于是,桂系野心再度膨胀,企图甩开蒋介石,大干一番,建立桂系的“南朝”王国。为此,它决心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蒋介石的手里夺回湖南,其办法倒没有什么创新,还是通过拉拢湘籍高官,使其成为桂系的代理人,从而达到间接控制湖南的目的。 程潜是国民党元老,在一般湖南人的心目中处于“家长”的地位。由于程与桂系有历史恩怨,不可能使程成为桂系的代理人。这一点,桂系人物心里都清楚,对他都不抱什么侈望。但出于政治需要,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首领在表面上还得注意尊重程潜,而不去得罪他。甚至在1948年4月副总统竞选中,李宗仁还与程潜达成了“攻守同盟”的口头协议。当蒋介石提出由国民党中央提名孙科为国民党惟一的副总统候选人时,李宗仁和程潜都站出来表示坚决反对;第二轮选举后,当蒋介石令程潜“自动”放弃竞选而将票改投孙科时,程严词拒绝,愤而声明放弃竞选,李宗仁也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跟着声明放弃竞选。这也是一次配合,一种基于自身利益的相互利用。 说到桂系所信赖的湖南人,当首推刘斐。刘早年在桂系与李宗仁、白崇禧等共事多年,特别是在1936年“两广事件”中,刘为桂系出谋划策,使桂系避免了一场大难。1948年秋,刘辞去国防部参谋次长职务后,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马上跑到刘家看望他,说蒋介石可能已经搞不下去了,他李宗仁可能接班,诚请刘斐先不要离开南京,有事好商量。刘说自己八次辞职终获批准,急需回湘休息一下再说。由国防部长外放担任华中“剿总”总司令的白崇禧得知刘斐回到了长沙,就天天打电话,要刘去武汉谈谈。见面后,白与刘无话不谈,包括桂系的“家务事”,还请刘回湘担任省主席,刘婉言谢绝。 还有一个湘籍高官颇得桂系信任,就是唐星。唐是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担任过黄埔军校的入伍生部副部长兼教导总队少将总队长。在“两广事件”中,他以参谋本部中将高参的名义,协助参谋总长程潜妥善处理事件,照顾了桂系的利益,被桂系视为朋友。抗战时期李宗仁担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时,白崇禧极力拉唐去5战区担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鲁苏皖豫边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等职,与桂系结成了深厚的关系。所以,白崇禧出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后,又邀请唐星任总参议。后也曾建议由唐取代程潜当湖南省主席。 序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45年9月至1950年5月,经过4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消灭了得到美帝国主义大力支持的800多万国民党军队,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 在这场伟大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实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的同时,大力加强了对国民党军的政治瓦解工作,策反和争取了国民党军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共计188万人,其中起义、投诚国民党军将领1500多人,飞机128架,舰艇97艘,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瓦解敌军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制定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法。为了真实记录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这段光辉历史,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正确反映国民党军起义将领顺应历史趋势的正义之举,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瓦解敌军纪实丛书》,并将陆续出版。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的编写采用纪实性的文体,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力求客观准确、真实生动地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瓦解敌军工作。为此在组织撰写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战略全局。即把瓦解敌军工作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殊死斗争的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放到中共中央关于“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战略全局中。真实反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敌军工作对象已由日伪军转变为国民党军的战略转变,对瓦解敌军工作的正确指导,从而在宏观上反映出瓦解敌军工作在解放战争的特殊历史作用。二是注重反映瓦解敌军是一项特殊、危险、艰巨的工作,必须有一大批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的优秀得力干部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长期埋伏,进行分化瓦解工作,从国民党军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才能使其在战争紧要关头,站到人民方面来。三是根据解放战争的进程,选取不同战略阶段有代表性的国民党军起义,记述在决定中国命运大决战的历史关头,我党我军敌工、策反人员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周密细致的长期工作,争取国民党军起义将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光明的历史过程。 由于《瓦解敌军纪实丛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工作,书稿在编写中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的关系。书中既反映了军事打击是消灭敌人的主要的基本方式,没有有效的军事打击,就不可能有有效的政治争取;又着重反映了政治争取的成功,能使军事打击具有更大的威力。二是领导亲自参加与广泛发动群众的关系。书稿中既记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和各野战军高级指挥员亲身参加和领导瓦解敌军工作所收到的巨大效果;又着重突出反映了我党我军大批瓦解敌军工作的优秀干部,秘密打入国民党军内部,发展组织,进行隐蔽的争取与策反所取得的光辉业绩。三是公开的政治攻势与秘密的策反争取的关系。公开的政治攻势与秘密的策反争取是瓦解敌军的两个重要方式。书中既反映了我党我军通过各种公开渠道进行政治攻势的光荣历史;又着重记述了秘密策反工作的艰巨、危险、曲折的历史真实。四是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分化瓦解敌军的政策和策略。书中既反映了我党我军在争取国民党军高级将领起义时的原则立场,又体现出在处理次要问题上的高度灵活性,使起义的国民党军官兵感受到我党我军的真诚与关心。 《丛书》的作者是各大军区对党史、军史有长期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创作人员。几年来,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认真调研采访、搜集资料,以严谨求实的创作精神,记载了我党我军这段光辉的历史,再现了从事瓦解敌军工作的英雄和国民党军起义将领的历史功绩。希望读过《丛书》的读者能够记住为了共和国的创建而英勇奋斗的无数先烈,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 编者 后记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而组织编写的,已出版5册。出版后受到有关领导机关、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好评,并已脱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请各大军区的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认真地修订,补充了若干新的史料和照片,对原书稿存在的个别差错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订正。并根据每本书反映的瓦解敌军史实的不同之处,修改确定了丛书每册新的书名,使其更符合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瓦解敌军工作的不同特点。同时增补了出版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瓦解敌军工作的性质及其对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历史作用。我们将继续编写出版丛书的其他部分,使丛书更加真实、生动地反映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那段光辉历史。 编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策反英雄/瓦解敌军纪实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佑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5575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3 |
出版时间 | 2009-02-01 |
首版时间 | 2009-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