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从践行“佛性"开始
有人说,我不信佛。稻盛和夫先生说:你可以不信佛,但人人都应该有佛性。佛性和你的宗教信仰无关。
什么是佛性?佛性即觉醒了的心!佛教中,人的本性称为佛性。经书中曾提到‘众生皆有佛性’,所显示的是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质。白隐大师曾说:“众生本来都可成佛”,就是这个意思。只是“佛性”被贪、嗔、痴、慢、疑遮着,所以需要修炼,需要践行。
现代著名教育家丰子恺在《佛性文心》中这样阐述人的生活: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95岁时接受记者采访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他在自传里面也写到,每隔半年都会找一个寺院静心修禅,去沉淀自己。
当时日本有个禅学家在聆听松下的言论后,总结了这样两句话:“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企业,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受松下先生影响颇深的另一位著名日本企业家也是一个一生践行佛性的人,他就是著名的稻盛和夫。
稻盛上小学之前,还是战争时期。有一次,他的父亲带他去一位亲戚家。那位亲戚是个佛教徒。在明治政府“废佛毁释”的政策打压下,他们将佛龛和佛像藏在山中偏寂的房里,偷偷保留佛教的传承。
稻盛父子提着一盏灯笼,沿着漆黑的山路,步履蹒跚地来到了深山里一问破旧的房子面前。进去一看,那里坐着一位和尚打扮的人,在念佛诵经。在他的身后,站着五个双手合十的孩子,他们都是小学生。
那位和尚看着稻盛说:“孩子,今生今世,只要你还活着,你就要念诵‘南曼、南曼,谢谢!’每天向佛陀表示感谢。如果你能照我的嘱咐去做,你的人生就会很顺畅。”
少年的经历在稻盛心中种下了向佛的种子,他的佛性被唤醒了。成年后,稻盛皈依到禅宗的佛门之下,取得了僧人的资格。早晚两次在家吟诵禅宗经书,每次最后,他一定说一声“南曼、南曼,谢谢!”。
稻盛认为,正是这种感谢之心,才造就了自己,造就了京瓷公司。
佛性无处不在。践行佛性,就是放下贪、嗔、痴之心,把生活、工作当成是修身的砝码,从中得到快乐与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到成长,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但是践行则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的点滴。
很久以前,一个小和尚在寺院负责撞钟。
寺院规定早晚各撞一次钟。起初,小和尚很认真,撞出的钟声洪亮、悠远。但是半年之后,他觉得撞钟无聊之极,于是,就开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就这样过了几天后,住持突然不再用他撞钟了,说他不能胜任撞钟的职务,把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住持:“我为什么不能胜任撞钟的职务?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说:“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却空泛、疲软。钟声不仅是寺里的作息时间,更重要的作用是唤醒沉迷的众生。所以,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你心中无钟,亦无佛,如何能担当撞钟的职务?”
小和尚顿悟,羞愧难当,决心潜心修炼,最后成为了一代名僧。
所谓佛性,简单地说可以看做人的真性情。人之佛性,源自于内心的蕴藏。但由于外界的种种迷惑、遮掩,如果没有一定的修炼,佛性就如蒙尘之珠,是不可能绽放光芒的。由此,觉醒要从践行佛性,让本心回归本性开始。
P26-28
工作是一种修行
2007年8月1日,是我的职业生涯转型期。那天,我从一名职业经理人转型到企业教育培训领域。为什么转型?源自对教育的热爱和使命感。
记得刚踏入这个行业时,我对自己写了一句话: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做没有效果的培训!每次课程我都兢兢业业,认真备课、用心授课。每次我都告诉自己,不管讲了多少场,把每次课程都当做生命中的第一场。
我把“传真道,授真业,解真惑,立真人”作为我的教育哲学,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坚守最基本的商业底线:为善,不害人!
我认为:一个人对他所选择的事业,爱就爱得深,干就干得好!正是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我享受每次课程带给我的成长,也正是在这种修行中,我个人的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成长。
工作中的修行就是“修正内心,改变行为”。“修”是过程,“行”是成果,我把其称之为“正心”。修行的前提是自省,自省才能知对错。修行的方式是把公司当做自我修行的“道场”;把岗位当做修行的“功课”;把“四法”当做修行的“课题”。
修行四法即“学”、“理”、“行”、“果”:
学即学习力,让自己拥有学习的氛围、动力、习惯,把所学转化成生产力;
理即明事理,知对错,不犯常识性错误;
行即持续践行,一件事只有持续践行才会有好的成果;
果即成果,是修行的行为表现。
修行让我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敬畏心、感恩心和利他心。我把教育定位成终身的事业,用一生去修行,从而形成了对事业的信仰,有信仰才有活力!
人有了信仰就有了方向,就有了精神的力量,有了信仰就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充分条件!
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享受物质带给我们的奢华,更是一次灵魂的修炼。对企业家来说,做企业也是生命的另一种修炼,是生命的另一种活法,是企业家带领员工一起寻找生命的另一种活法,让生命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变得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不但满足物质需求,更要找到精神的力量,从而形成对事业的信仰!伟大的企业家就是要通过成就员工来成就自己。
稻盛和夫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利和利他两个部分,两者的比例即人格。10%~20%为自利才是比较完美的人格,灵魂的修炼就是要不断扩大利他的比例,这就必须坚守“员工第一”。企业家要通过企业这个修炼的道场,使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就和幸福,而不单单是物质!
稻盛和夫先生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稻盛和夫有过关于做企业的论述:做企业的意义和目的要回归到做人的意义和目的。他说,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炼灵魂,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
我也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正是这种践行在我身上发生了质的改变,所以我要把这种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而变得与众不同。
导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001
第一章 生命的觉醒——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从钱谈起:你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吗?/007
工作是纯粹赚钱的工具吗?/013
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017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心的问题”/021
觉醒。从践行“佛性”开始/026
案例链接——施华洛世奇:小水晶中的工匠精神/028
第二章 工匠之魂——工作是一种修行
用信仰累积生命的厚重/037
心性转变是修行的原点/040
修行,从爱上工作出发/044
精进,把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048
开启心门,力行正道/052
案例链接:稻盛和夫——六项精进的修行之道/055
第三章 工匠之道——正念引领生命新航道
先做人,后做事/065
先专注,后专业/071
先增值,后回报/076
先沉淀,后成才/079
先有为,后有位/082
案例链接:经典缔造——解读爱马仕的百年传奇/085
第四章 工匠之术——用对方法,创造价值
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095
找准靶心,培养重点思维/099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103
问题就是人生,价值在于解决/106
慢慢来,比较快/109
案例链接——德胜洋楼:我们都是工匠/114
第五章 工匠之器——唤醒生命中的正能量
带着爱去处理人际关系/126
有效沟通,和他人一起修行/129
保持初学者心态/130
用智慧驾驭你的情绪/139
案例链接——原一平:价值百万美元的微笑/143
第六章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幸福与财富无关,和内心相连/155
投入感情,疯狂地爱上你的岗位/159
做一个时间的吝啬鬼/164
在工作中散发你的人格魅力/168
世上没有好工作,只有好事业/171
案例链接——乔布斯:最伟大的工匠/175
后记 工作是一种修行/181
后序一 明灯/184
后序二 你也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187
工匠小语/190
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192
参考书目/195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
我们身处的时代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百年企业成功的真正精髓是什么?在一味追求物质刺激而越来越乏力的时代,我们企业人的下一个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本书给了答案。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在全社会都在热议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今天,在时代热情鼓噪快公司大跳跃的时刻,本书提出的工匠精神似乎不合时宜。然而当你静下心来想想你才会顿悟,慢就是快!本书从魂、道、术的多维立体角度,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立场全面深刻阐述了工匠精神的来历、立论和实践应用,揭示了成功的本源!于企业家百年企业的梦想,于经理人成功阶梯再造,于财经工作者再研究,本书都提供了深入到骨髓的见解,所以我熬了一夜读完仍不能寐,欣然为此书作序。
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有信仰的踏实和认真!想想30年来无数个企业之星升起又陨落,再看看联想、华为、万科、海尔等~颗颗挂在天上的企业恒星,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企业精神?长青企业的本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像“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一样不能回避又不好回答。幸好守永先生做了次勇敢的探索,而且直奔主题。
我从事品牌营销研究22年,看惯了星起星落,再读本书时别有感慨。企业百年品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何谓品牌?我的答案是:品牌是一种信仰!长期以来我们很多人有误区,认为品牌是企业赚钱的工具,最多理解为品牌是产品附加值的符号,这真的是曲解。我首创的品牌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品牌认识为一种信仰。乔布斯把电子产品做成了信仰,三星卖的也不是产品,而是你对时尚科技的迷恋,当你的消费者对你的产品着迷时你还需要营销吗?你的企业还缺利润吗?好的东西总是那么惊人的巧合,守永先生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现代企业人的信仰。读一本好书,影响人一生。守永先生总是很谦虚说是我的弟子,其实他跟我学品牌营销是有一段时间,但是他真的悟性很高,这本书的整理出版代表他已经进入大师级行列,但是我却隐身于大市中偷闲。超越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的愿望之一就是我的学生超越我,看来守永快实现了!鉴于好书是良知,我推荐此书。是为序。
华红兵
(华红兵是中国新一代营销策划掌门人、中国最具创意思想品牌营销大师、中国唯一持有“策划金钥匙”的国家级专家)
《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由付守永编著。
《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讲述了:
工匠平静、安适、充实、愉悦、幸福。活在当下,强在内心;
打工者焦躁、忧郁、惶恐,永远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强悍,内心空虚。
工匠精神,是美国家族企业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秘诀,是瑞士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其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成为被需要、被尊重、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的事情做起,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内外丰盛的人生!
企业为我们搭建了实现价值的平台,你为你投身于这个群体而感到荣耀与自豪吗?你清楚地知道拿什么回报你我的企业吗?你拥有所有通向辉煌道路的优秀品格吗?千锤百炼铸就百年名企,精雕细琢传承工匠精神!
付守永编著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从魂、道、术的多维立体角度,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立场全面深刻阐述了工匠精神的来历、立论和实践应用,揭示了成功的本源!于企业家百年企业的梦想,于经理人成功阶梯再造,于财经工作者再研究,本书都提供了深入到骨髓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