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一定要在春花最浪漫的时候、夏日最清凉的时候、红叶醉了的时候、白雪纷飞的时候,在我此生最美丽的时候,与你携手同行。或许,你从未到来;或许,你正在来的路上;或许,你刚刚离开。无论你何时归来,或者你终将离去,我将永远盛装以待,炽热纯情,一直在唐家河等着你。

马晓燕著的《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力求解读的,是洋溢在青川、唐家河山水世界里的缱绻情意。

内容推荐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力求解读的,是洋溢在青川、唐家河山水世界里的缱绻情意。作者马晓燕用细腻的笔致,一一勾连起隐藏的音符,让被描摹与触动的每一道风景都随着叙述的行程流转、摇漾,吐露出自己的秘密。而还不只此,打开书页,读者更能发现作者精心搜集的民俗传说、民歌、古诗文、作者本人的徒步行纪、乃至数百幅摄影作品,它们彼此应和,共同构成了全书华美的旋律。

目录

壹 青溪古城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01 艳遇青溪

 02 从岁月深处走来

 03 一座城池的血脉

 04 来这里,感受岁月静好

 05 雕花的门

 06 味道的真谛

 07 风水边城

 08 行走古城

 09 邂逅七品轩

 10 隐身古城,在尘世里修行

 11 这里才是你的柔软时光

贰 阴平村

 忘不了的乡愁

 12 藏在深山的世外桃源

 13 水墨阴平

 14 陌上春光

 15 寻找远去的童年

 16 来这里,过一辈子

 17 系在炊烟上的乡愁

 18 铿锵的歌子

 19 阴平村,你前世的家

叁 阴平古道

 一条裹挟着寂寞与繁荣的时空隧道

 20 向袁驴子致敬

 21 石牛寺,佛门与红尘的距离

 22 马鞍山的图腾

 23 云中的高桥

 24 会绣花的涌泉

 25 能吐活鱼的溶洞

 26 关虎石畅想

 27 醍醐美酒的秘密

 28 催人奋进的官帽顶

 29 那年,我们穿越阴平古道

肆 唐家河

 这里还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30 来自远古的传奇

 31 春访唐家河

 32 绿满唐家河

 33 秋醉唐家河

 34 冬舞唐家河

 35 国宝踪迹

 36 羚牛絮语

 37 蓝面精灵

 38 难忘激情漂流

后记

 一个山里娃的唐家河

试读章节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要带你踏上镌刻阴平古道千年历史的风雨廊桥,沿着蜿蜒曲折的回民街巷,穿过雄伟古朴的东瓮城门,来到庄严肃穆的清真寺,在千年皂角的树荫下,在清泉汩汩的护城河畔,在宣礼塔阿訇的诵经声里,做一次深深的跪拜。我知道,是我坚定的信仰,成就了我们的传奇。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要带你到星月广场跳薅草锣鼓,站在八景楼上揣摩“二龙戏珠”的风水奇景,窝在古城墙跟儿喝着浓酽的盖碗茶,向路过的陌生人点头示好,对荷锄而归的农人笑脸盈盈,与顶戴白帽的回族老人聊三国那些事儿。就这样,我们隐身于青溪古城熙熙攘攘的市井里,直到日落,直到晨起。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要带你探寻建文帝隐跸的华严庵,把古刹内破败的杂草一一清除,将天子之塔龟裂的墙体密密夯实。我们一起攀登晨雾笼罩的马鞍山,脚步轻轻,这位丰腴慵懒的美人,还在金色的霞光里酣然入眠。我们一起登上南山,给石牛古寺再添一把香火,为四株千年古柏新挂一缕红绫,祈求世间一切神灵赐予我们幸福。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希望和你初次邂逅的季节是阳春三月,我会带你去看青溪的油菜花,我要你骑着自行车,载着我穿梭在金色的城堡,惹得蝴蝶蜜蜂追着我们嬉戏。我会带你到南渭河里捡石子儿,到青竹江边打水漂,把浣好的衣服晒在鹅卵石上,然后,我们挽起裤腿,赤脚走在芳草萋荽的田埂,让细腻的泥土钻进趾缝,把我们痒痒得咯咯直笑。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让我们一同走过阴平村口挂满风铃的铁索桥,在你有力的臂弯里听你的心跳。让我们坐在农家乐吊脚楼上懒懒地晒太阳,看黛瓦白墙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让我们躺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坡听虫鸣,听你说我是前世给你三颗痣的人,我说脸上有酒窝、脖子后有痣的人你千万要珍惜。让我们在七里香盛开的山谷。修缮茅屋、栽种花木、整理菜畦,转身四目相对,含情脉脉无语。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要带你品尝回族炭烧铜火锅和清真九大碗。在热气腾腾、喷香扑鼻、琳琅满目的盛筵前,我要看到你垂涎三尺、狼吞虎咽的标准吃货相。我要你喝喝村民自酿的蜂蜜酒,在二面麻柳叶的情歌对唱中,折服于酒的醇香、情的柔长。我要你尝尝阴平的冬梨,让这积蓄了一年阳光和水分的果实,给你冬天的力量和惊喜。我会和你一起体验唐家河激情漂流,证我们在氤氲着云雾、弥漫着花香的森林大峡谷呼啸而下,感受火热的激情和清爽的刺激。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会和你携手同游十里紫荆花谷,在黄蝶纷飞的千年银杏王前留下倩影,让圣洁的鸽子树见证我们忠贞的爱情。我们一起深入唐家河腹地。偶遇大熊猫的憨态可掬;一起畅游灵猴谷,惊异川金丝猴的高贵伶俐;一起登上岩羊岭,观赏斑羚的自在顽皮。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那我们就在森林里露营,在这天然大氧吧里,听着风声水声入眠,与野生动物相伴而息,该是何等的惬意。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会和你骑马重走千年阴平古道,领略三国名将邓艾的魅力。我们在他曾裹毡而下的摩天岭感悟他的视死如归,在点将台上凭吊他的凌云志向,在写字崖前追忆他的豪情万丈。如今,英雄们已化作诗词歌赋、雕刻彩绘、声光电影,镌刻在古城钟鼓楼里,点缀在阴平廊桥里,复制在唐家河的博物馆里。而你,却藏在我的心里,长在我的命里,无可代替。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会带你到水淋沟瀑布下戏水,感受森林浴场夏日的清凉。待到红叶醉了,层林尽染,我们就到碧云潭边拾捡五彩斑斓的树叶做书签。我会跟你爬上大草堂,体味一览众山小的壮阔,饱览羚牛成群结队的奇观。还有那美丽的绿尾红雉,像妖艳花朵散落在碧绿的草甸。那么,我们就在这里拍下婚纱照吧,随便一张,都能胜过影楼的千挑万选。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一定要带你入住奢华的唐家河大酒店。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就坐在别墅落地窗户前,一边喝咖啡,一边偷窥对面森林里野生动物的约会。繁星满天的夜晚,我们就围着篝火,跳锅庄,吃烤羊肉,和新认识的驴友声嘶力竭地拼歌,粗犷豪迈地喝酒。推杯换盏,醉眼曚昽,你厚实温暖的大手始终牢牢抓住我柔弱的小手。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我还会带你泛舟西南水都白龙湖,在澄澈碧蓝的湖水里撒网捕鱼,尝遍每个巧手渔婆做的美味河鲜。我们一起探秘地下天宫荞鱼洞,一睹万年石花的芳容,看看那画满怪异符号图形的丛人山洞,是不是我们前世留下的暗语。我会带你去百合花盛开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见证灾难无情,感悟大爱无疆。我们一起去青川县城,手捧你送给我的红色玫瑰、蓝色妖姬,在美丽的天街相拥相偎,俯瞰人间的灯火阑珊。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一一我一定要在春花最浪漫的时候、夏日最清凉的时候、红叶醉了的时候、白雪纷飞的时候,在我此生最美丽的时候,与你携手同行。或许,你从未到来;或许,你正在来的路上;或许,你刚刚离开。无论你何时归来,或者你终将离去,但我永远盛装以待,炽热纯情,一直在唐家河等着你。

P1-3

序言

犹如一支歌遇到另一支歌

大至行星与彗星,小至微观的粒子,世间万物总在相遇。如果我们接受物理学的严格定义,所谓“相遇”,不过是对“多个观测对象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的简称罢了。但这样一说,大家又有点儿不甘心,科学定义毕竟太死板僵硬、太果头杲脑。人们至少会问,除了同时抵达同地的偶然情形之外,在相遇前后,在“观测对象”上是否还存在过某些因缘或条件,产生过某种余波或回响?没错,对于发生在一个名为“唐家河”位置的相遇,人们也不免会提出类似问题。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换个方向,从历代经典中寻找答案。中国古典诗学传统曾经把诗文中情绪的展开比作流水的行程。水流虽然貌似有确定的方向,但每当经过沟塘汊港、藻荇礁岩,却都免不了要去倾注、去拂动;凡遇到水草,就必会一起漂游;遇到藻带,也必会一起摇漾。与此类似,大凡高明的诗文作者,也会让情感像水一样流转周游,自如地与辞藻、声音、典故相遇,穷尽它们之间的所有可能性。所谓“情生文、文生情”,一篇华美的诗文,无非是对这样一番相遇的记录与重新定义。

如果我们甘冒离题的风险,再把目光放远一些,西方诗学的思路也许还能投射更多光亮。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名篇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遇,好比是漫游者经过森林,走入了一座会发声的庙宇;芳香、色彩和声音在殿堂里彼此应和,“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牧场”,都在与我们的心灵与感官一起激荡、谐振。这样说来,相遇的本质类似于电路之间的调谐,一旦我们与自然接通了频率,就会发生谐振与应和,就像一张琴遇到一张堪配的瑟,一支歌遇到另一支合调的歌。

在四川广元市的青川县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被篡位的明建文帝朱允炆逃出追杀的罗网,化装成僧人辗转漂泊十多年。一日在几名随从护卫下来到了当地,看到青川山水的不凡气韵,建文帝突然心有所动,选择就此隐居深山古刹中。至今青溪城外的华严庵,还有多处遗迹可以为此佐证。

对于一位帝王来说,隐遁深山当然未必是最好的结局,但如果从我们的“相遇”主题角度考虑,这或许倒算得上绝佳的事例。被黜的皇帝在漫游途中,仿佛象征派诗人讲的那样,找到了与自己冥合暗契的庙宇,定下了自己余生的归宿一一这该是一次典范式的遇合。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那位历经磨难的旅行者?大概只有亲身到过青川的人,才能获得满意的解答。

无论是从川北或是从陇南,我们驾车驶入广元市地界,都会顿觉精神为之一振,满眼的山水风光倏来忽往,使人应接不暇,直欲感叹身在仙境。广元多山,青川的山歌尤其闻名遐迩。人们在耕耘劳作时有歌,相爱相许时有歌。他们的旋律与绚丽壮美的风光相互融合与应和,因此在山梁水景、古道村落之间,似乎也都隐藏着音符与曲调,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厚意。

本书力求解读的,正是洋溢在青川、唐家河山水世界里的缱绻情意。作者用细腻的笔致,一一勾连起隐藏的音符,让被描摹与触动的每一道风景都随着叙述的行程流转、摇漾,吐露出自己的秘密。而还不只此,打开书页,我们更能发现作者精心搜集的民俗传说、民歌、古诗文、作者本人的徒步行纪、乃至数百幅摄影作品,它们彼此应和,共同构成了全书华美的旋律。这无疑是人与自然遇合的最佳方式。

借此,作者定义了人们与唐家河无论在“书中”,还是在“书外”的相遇。正如书中所言,这不仅与某个特定的地名及时刻有关,而且还包含着更深广的因缘:就像一股流水遇到一束藻带,一个漫游者遇到他的殿堂,一支歌遇到另一支合调的歌。

刘天北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内容总监

后记

一个山里娃的唐家河

初识唐家河,是在小时候婆婆的故事里。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爷爷为了讨生活,经人介绍跑到唐家河当了伐木工人。那个时候,唐家河还是国营林场,为正在修建的宝成铁路特供枕木。林场保障了伐木工人的基本口粮,使得爷爷和许多山里人在困难时期中得以糊口为生。

唐家河方圆几百里都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大森林,大概正是为此,山谷里的人都管唐家河叫“老林”。婆婆告诉我,“老林”里有吃人的蟒蛇,眼睛有灯笼一般大,不分昼夜地在森林里游走,看见人就一口吞下。每到暴雨如注的天气或山洪暴发的季节,婆婆进出家门时总在唠叨,这天是要漏了啊,这“老林”里又要走啥妖了啊。她神情恐慌而惊惧,仿佛妖怪就要破门而入似的。就像这样,山间流传着许多鬼怪故事。在众多阴森可怖的妖魔鬼怪里,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人们传言“老林”里走了一条小红蛇妖。“那是龙王的幺女儿,她终归是要入海的”,婆婆用混浊的眼珠直楞楞地盯着门外扯直了的屋檐水告诉我。我后来才知道,“走妖”就是要“成仙”。“凡人是不能看见妖的,看到了就等于泄露了天机,妖走不掉了,千年万年修行也毁了,它就会发怒把看见它的人吃掉。所以妖也总是小心翼翼,常以刮风、下雨、打雷、涨洪水来作掩护。”我很听婆婆的话,所以每当天上下大雨的时候,我就乖乖蜷缩在瓦窑背黑魃魃的老屋里、潮乎乎的被子中,还紧闭着眼睛,是为了不惊扰一心想成仙的妖,也是为了避免妖看见可怜的我。小时候,我总是在雷雨交加的黑夜里做着同样的梦:我迷失在黑洞洞的大森林里,许多妖怪潜伏在黑暗深处……我也常常在深更半夜里惊醒过来,满头的汗,肉身虽还躺在床上,灵魂却早已飞到素未谋面的唐家河。

我读书的学校在山脚唯一稍显平整的河谷地带上,山谷里所有的溪涧水都会汇入到学校背后的大河里。沿着山里的每一条小溪,最终都能一路走到学校。牵引我上学的小溪,是否也曾经助妖成仙呢?有时,我会傻傻地想,不觉唤醒了暗藏在心底的恐惧。所以,每当我一个人上学时,便常常绕道山腰的公路。其实走在公路上,也是眼界大开的。那时,我总会碰到一个面部扭曲的男人开着冒着黑烟的手扶式拖拉机呼啸而过。听大人们说,这个人从前常在“老林”里做打黑熊、割熊胆的勾当,大概得逞了许多次,也就愈发胆大。有一次他离黑熊很近,没想猎枪先走了火,激怒了原本是他的猎物的黑熊,黑熊照着他的脸一巴掌拍下去,脸皮就撕成了两半,还好捡了一条命回来,脸却彻底毁了容。他没钱整容,就用白色的胶布拉扯着,努力让五官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却愈发别扭,像一个长得惨不忍睹的妖怪。

再后来,听说乡里有一个贩熊猫皮的年轻人被逮去坐了大牢。县里在公社粮站晒场坝子里召开了公审大会,此人作为犯罪典型在台子上声泪俱下地作了检讨。他戴着手铐的样子很是狼狈;他年轻的妻子和亲人们则在台下哭成了一团。人们都没有见过被称作“国宝”的大熊猫,只听说熊猫皮的市价要比牛皮高出许多倍,让一心想发大财的年轻人为此铤而走险。再后来,听说“老林”成了保护区,国家派专人保护这些堪称国宝的动物们。

在我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逐步接触到更多关于唐家河的确切信息。父亲那时是乡政府分管农业林业的副乡长,他的办公室也是寝室,其中玲琅满目的书刊任我翻阅。我那时已经具备认识一本书80%以上汉字的能力,但晦涩难懂的理论著作和枯燥的农村实用技术图书,实在不惹人喜爱,我顶多只是浏览下插图而已。书架上让我爱不释手的是一本介绍唐家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报告文学。我并不认识封面上龙飞凤舞的草书汉字,但几十年过去,依旧清晰记得那本书的轮廓、纸张质地和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那本书,我第一次知道了唐家河是国宝大熊猫的家园,是川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土;我们平时所称的“盘羊”还叫“四不像”、“扭角羚”、“羚牛”。书中生动描绘了这些珍贵的动物们在保护区员工的宠爱下顽皮自在,与人类亲密无间的生活场景。这本书在同学间互相传阅,最后不知所终,令我伤心许久。

正是因为这些童年的机缘,我一直都想去看看唐家河,想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给儿时无限的暇想一个真实的答案。二十岁那年,我在县电视台作了节目主持人,第一次去唐家河,竟是要与县里的作家、摄影家组成的“阴平古道徒步考察队”一起徒步走完全长265公里的阴平古道。盛夏时节,我们沿着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开辟阴平古道的足迹,深入了唐家河腹地。尽管我从小在大山深处长大,尽管唐家河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里和憧憬中,但我初见它时,还是被深深震撼了。满眼都是翻滚的绿浪,一波接着一波,起伏连绵,没有尽头,没有空隙。醉人的青翠、野花的暗香、清新的空气排山倒海般地向每一个靠近唐家河的人涌过来。那像是深情的拥抱,像是热烈的呼唤,那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身心的疲惫倏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唯一想做的,只是停下来,隐身山野,永不离开。

队友们说,我们这次唐家河之行是一次前无古人的“驴子洗肺”之旅。我相信,在青川历史上,前赴后继奔赴唐家河的“驴子”定然是很多的,但有完整文字、图像与影视记载的仅此一次。那年,我刚二十岁出头,也是队伍中唯一的女性,尽管道路艰险、身心困顿,但我还是在队友们的帮助下咬牙坚持走完了全程,与电视台同事圆满地完成了电视系列片的拍摄任务。这也是青川历史上首次完整介绍唐家河的电视片。我们制作的“明建文帝朱允炆隐跸青川华严庵”的新闻一经央视播出,很快成为全国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而这段埋藏了几百年、仅流传于民间的真实历史终于得以重现天日,广而告之。也正是借助这条新闻,青川美丽的生态、厚重的历史首次为世人所知晓,青川发展生态旅游的魅力和潜力初露头角。后来,同行的一位同事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人生的另一半,谁说这不是唐家河之行做的媒呢?回过头来,看十年前走过的路、发生的事,有时我会默默地想,当年唐家河之行,难道是历史的召唤和命运的安排吗?

正因为曾经走过阴平古道,曾经用文字、声音和图像记录过唐家河,二十三岁那年,我到了唐家河入口处的青溪镇政府工作。唐家河、青溪古城、阴平村是我在青溪工作六年时间里的三点一线。这期间,青川遭遇了“5.12”特大地震。一时间,山河改观、满目疮痍。经历了三年史诗般的灾后重建,在浙江省温川市援建指挥部的倾力帮助下,经过战友们艰苦卓绝的奋力拼搏,唐家河、青溪古城、阴平村、阴平古道已实现了华丽转身,相继建成国字号的旅游景区。尤其是近几年来,在青川县委县政府着力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强力推动下,唐家河景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游客逐年增长,唐家河真正成为了青川的名片。

二十九岁时,我调回了青川县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闲暇之余,开始提起手中稚嫩的笔,书写下关于唐家河的点点滴滴。尽管都是一些涂鸦之作,但很多人通过我的文字,深深地爱上了唐家河,不远千里地奔赴,只为一次次迷人的邂逅。

我是如此深爱着唐家河,我又是如此幸运,能够从事我喜爱的旅游工作。冥冥之中,我知道,唐家河将伴随我的一生。而此生,亦是我无怨无悔、温暖从容的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果我在唐家河遇见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晓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龙门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846736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2015321651
中图分类号 S759.992.714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