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地下室手记》是而过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代表作,创作了一个文学目前独一无二的“地下室人”形象。全书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内容深刻,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全部艺术特色,因此该作品也被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艺术步入成熟的标志,是其后的五大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鬼》《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总序和纲领。
"
图书 | 地下室手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地下室手记》是而过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代表作,创作了一个文学目前独一无二的“地下室人”形象。全书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内容深刻,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全部艺术特色,因此该作品也被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艺术步入成熟的标志,是其后的五大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鬼》《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总序和纲领。 " 内容推荐 "【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19世纪俄国文学大师,世界文学巨匠。他以卷轶浩繁的创作,对人性的复杂和心理焦灼的阴郁进行了深刻描绘。其代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罪与罚》等,是知名度优选的俄罗斯文学代表作。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中篇小说,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一名年约四十岁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内容深刻,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全部艺术特色,因此该作品也被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艺术步入成熟的标志,是其后的五大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鬼》《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总序和纲领。 " 书评(媒体评论) "【媒体评论】 “几周前,我还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无所知,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因为我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也不看报纸!我在书店偶然看到了最近才被译成法语的《地下室手记》……亲缘本能立即在我心中萌发,我的喜悦非同寻常……。《地下室手记》]是心理学的典范,是对‘认识你自己’的自嘲。”——尼采 (德国哲学家) “这部小说(《地下室手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纪德(法国诺奖得主)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身上,以特别鲜明完美的文字描绘,写出了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堕落退化者的典型。”——高尔基(俄国作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地下室手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963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