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张珍玉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书中按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详细介绍了张珍玉先生一生的理论成就与实践经验。其中医家小传介绍张珍玉先生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学术思想形成过程等,记述了其立志学医、磨砺成才的心路历程和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全面展示了张老的生平和医学贡献;专病论治充分反映了张珍玉先生临床独到之处,是其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诊余漫话为张珍玉先生多年临证的体会及部分学术研究、读书心得。 目录 医家小传 一、严父施教苦学医 二、初出茅庐曾无奈 三、谦虚好学,博采众家 四、“三折肱”工巧神圣 五、年近不惑执教鞭,岁至耄耋锲不舍 专病论治 咳嗽 治咳之要在宣降 脱发 治脱发离俗,求治于肺 消渴 治消无分上中下,唯取都气加黄芪 心悸 勿执养心安神,唯务燮理阴阳 慢性腹泄 气虚湿停是病本,脾肝肾同治为要法 前列腺炎 从肝论治前列腺炎 失眠 “胃不安”与“卧不安” 阴茎痛 阴茎勃起痛,温肾暖肝平 口疮病不大,可恶顽固化 诸病皆可从肝治 胃脘痛、头胀痛、遗精、子宫肌瘤 冬季菌痢治验 纵隔囊肿治验 胆石症辨治 血燥疹 皮肤顽疾缠绵难愈,辨治有方 罕见奇异病,得术能治好 咬牙、乳泣、触按腰腹嗳气 诊余漫话 癫狂与痴呆,心肾当分开 脾胃同为后天本,临证辨治不可混 吞酸吐酸,证治有别 下法的临床运用与体会 温法的临床运用与体会 理气法在治疗中的作用 通法俚言 东垣重脾胃阳气,治用风药慎助阳 中药具性味,配伍见疗效 处方用药量小药简效宏 方剂命名有深义 漫话平胃散 参芪紫癜汤 永记继承与创新 年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张珍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迟华基,魏凤琴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5613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0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9.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