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批判的限度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研究还能关心世界吗?文学研究若继续无视社会现实,沦为行话与扯淡的大本营批评理论若继续我行我素,回避对公众阅读经验作出有效回应文学学者们若不能对诗歌与小说有所感动,却只对反叛与发表倍感兴奋的话那么人文学科必将付出被社会不断边缘化的代价
内容推荐
传统的文艺研究与当代的文化批评,往往满足于哲学与理论话语的“高空作业”与“概念游戏”,与现实中的伦理与公共生活缺乏有效联系与回应。基于这一令人沮丧的现状,本书致力于在“后批判”的时代语境中,寻求文艺研究对现实生活的真正联系与介入,探索美学思想介入人类良好生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本书由四个板块构成。第一编集中探讨当代文艺美学在回应个体生活与社会现实的面临的困境。第二编重点发掘18世纪思想与文化所能提供的历史启示。在对沙夫茨伯里、卢梭以及莫扎特的考察中,我们能够看到在300年前,人类情感、艺术与那个时代的公共生活紧密联系。第三编着重呈现当代伦理学家在发掘文学的实践智慧以及在当代意义上重建“诗与哲学联盟”过程中所做出的很好贡献。第四编则从自身实践的角度来呈现我个人所致力的一种“公共写作”,这种公共性不仅体现在主题意义上,而且也体现在文体意识中。在此我信任韦恩·布斯的判断,修辞即伦理。
目录
第一编 理论的问题:超越批判话语
1 “后批判”浮出水面
2 反抗性话语与当代文论事业
3 德国文化中的深度诱惑
4 超越本真性迷思:论政治感
5 走出乌托邦话语:艺术与现实感
第二编 历史的启示:18世纪的审美文化
1 公共生活中的笑:沙夫茨伯里的幽默论
2 追寻真诚:论卢梭与现代自我认同
3 启蒙的眼泪:论18世纪的情感主义
4 歌剧与启蒙:论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5 名声与文明:18世纪的景观社会
第三编 当代的方案:20世纪的伦理转向
1 人如何生活: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定位
2 莱昂内尔·特里林:立场之间才是诚实之所
3 韦恩·布斯:文学共导中的友情
4 玛莎·努斯鲍姆:追寻美学的现实感
第四编 批评的实践:历史与现实
1 彼得·沃森:知识融通与人文判断
2 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与历史意识
3 约翰·凯里:文化精英的傲慢与偏见
4 玛莎·努斯鲍姆:用爱的力量赢得正义
5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批判的限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228299
开本 32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24000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