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第一本重要的著作,主要在晚明思想裂变的大背景下,讨论西学的传入与晚明学者的回应。作者认为,明代在王阳明以后心学流弊丛生,佛门衰颓,思想界呈“裂变”态势,如何落实道德实践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难题。以晚明的这种现实问题为基本立足点,作者讨论了西学的传入过程、策略与基本内容以及相对应的晚明学者的回应,对西学之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对晚明学者立足儒家立场所进行的道德实践探索作出了精到的分析。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晚明思想的裂变1 第一节王阳明留下的任务2 第二节封域于意识的功夫展开7 第三节良知的内外落实与流产20 第四节佛门之衰颓、改造与失效37 第五节纠弹与问题43 第二章从世俗伦理到天主实义50 第一节目的与手段50 第二节论友道54 第三节斥佛合儒的原因73 第四节天主及其存在的论证77 第三章以耶易儒或以耶补儒97 第一节以耶易儒:不可能与不必要101 第二节以西政西,以中化中109 第三节云栖袾宏的斥耶115 第四节以耶补儒:科学的与教化的122 附:《辟略说条驳》的言说风格与身份意识145 第四章存于现世而面对后世的人163 第一节论灵魂164 第二节灵魂永恒的证明173 第三节人的位置190 第四节合目的与手段为一体的后世204 第五章为何破邪与如何破邪213 第一节南京教案214 第二节从行政禁抑到学理征伐226 第三节僧俗联手斥耶之自诠240 第四节全方位的破邪246 第五节破邪者的问题259 第六章《七克》:克性之谓道266 第一节《七克》的性质、文体及对儒家术语的袭用268 第二节服从上帝与后世报应278 第三节克性之谓道291 第四节改过与积善303 第七章《人谱》:成就人生之谱311 第一节回应邪说314 第二节性体及其展开321 第三节过错的产生及其分类329 第四节改过的方法342 结论350 参考文献353 后记361 再版后记365 索引36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何俊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6945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74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4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