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外貌特征。任何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都起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形成:统一埃及的美尼斯;雄心勃勃的腓力和他一样志向高远的儿子亚历山大;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还有那扼住大陆交通咽喉的,庞大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由向前和文扬编著的《历史探索》中外皆录,古今纵览,文图并呈,通过探寻历史文化的碎片,与读者一起回顾世界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去感受历史、见证历史。
数千年的人类历史沧桑,映射了各种文化的兴衰更替、东西方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冲撞,展现了一幅幅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本书《历史探索》精选了几十个代表人类文明发展不同时期的精彩瞬间,兼顾东方历史和西方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王朝,从新世界的探索与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直到世界范围的民族自由与独立运动,将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较为清晰准确地展示给广大读者。
《历史探索》是青少年科普百科全书之一,由向前和文扬编著。
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生平
拉美西斯二世的出生日期至今仍是一个谜,我们只大致知道他出生于孟斐斯。他的父亲塞提一世娶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的女儿杜雅为王后,他们共生有四个儿女,两男两女。但大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这使拉美西斯顺利地登上王位。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保证他将来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国王。
拉美西斯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无论是在征战,还是在建筑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在埃及没有一处土地不留下他的足迹。
拉美西斯二世卒于公元前1224年左右,享年约90岁。在执政的67年间,拉美西斯二世曾数次远征叙利亚,但由于难以取胜,最终与叙利亚国王签署了世界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国际和约。
◎卡叠什之战
历史上埃及和赫梯两国一直在争夺叙利亚和今黎巴嫩的资源和商道。卡叠什是叙利亚北部的交通重镇,最早由埃及人控制,赫梯人在打败了米坦尼人的帝国后便夺取了卡叠什,而当时正值阿克那顿法老在位期间,因此埃及并没有出兵。塞提一世上台后重新夺取了卡叠什,但卡叠什实际上仍然处于双方争夺中。刚刚登上王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仅25-30岁,年轻气盛,立志要超过他的父亲获得更大的军事成就。于是他在原有的三个埃及军团上增加了一个军团,四个军团分别为阿蒙、拉、布塔和塞特,阿蒙军团为法老的本部。在结束了对阿穆鲁的战争后,在法老在位的第四年(有前1312、1301、1300、1299、1296年等多种说法),四个军团在拉美西斯城休整之后,便开赴卡叠什。
战争进行得艰苦卓绝,互有胜负。战争的最后,双方还是签订了著名的卡叠什条约,规定了双方的疆界和义务,包括同盟、通商和互相防御的义务,甚至还有经济援助的义务。这个条约为两国换来了大概80年的和平,直到两国衰落。这个刻在黏土墙或石墙上,以楔形文字或象形文字描述的和平条约(4000多年前签订的一项现代式的和平条约),就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争冲突的第一个实例。
卡叠什之战以后,埃及人与赫梯人之间的冲突一直延续到穆瓦塔里什国王去世之后,他的继位者阿图西里什与拉美西斯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国际条约。目前,人们找到了该条约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刻在卡纳克的石柱大厅墙上的象形文字,另一个是在挖掘赫梯族首都哈图萨废墟时发现的刻在黏土板上的巴比伦楔形文字板。促使两国议和的原因是阿西里人的威胁,这个好战的民族不断骚扰两个王国。和约于公元前1269年左右在拉美西斯这座由拉美西斯新建的首都签订,这个条约具有很多现代意义。根据该条约,两国人民之间不再发动战争,在遭受敌人攻击时互相帮助,互相维护对方国王的权益,引渡在对方国家避难的犯人。
◎阿布·辛拜勒神庙
每一座神庙,无论是凿在岩石上的还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它的建造必须遵循放置第一块石头的奠基典礼,这第一块石头至关重要。拉美西斯二世事事过问,他和他的矿务工程师一起挑选石块,然后把这些石块雕刻成带有自己头像的圆柱。
阿布·辛拜勒神庙被看成是拉美西斯最伟大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建筑瑰宝。四尊从山体岩山中凿出的巨型雕像高20米,象征着坐在宫殿大门口的法老,如今它们已经变成了埃及文明的象征。
这座神庙建在一个山坡上,开凿的深度有60米,它本意是供奉三位主神,阿蒙、拉、布塔,但实际上它只为一位“真神”——拉美西斯本人服务。阿布·辛拜勒的岩窟庙依山傍岩,在峭壁斜坡上开凿洞口。大庙门面或许可以称为塔门,高32米,长36米,塔门洞口两旁雕刻有高约21米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洞口内还有柱厅以及位于庙内深处的供奉上述主神及其本人的雕刻坐像的内室。洞窟内全长60米,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以及10月21曰拉美西斯二世加冕日时,阳光可穿过60米深的庙廊,洒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而他周围的雕像则享受不到太阳神这份奇妙的恩赐,因此人们称拉美西斯二世为“太阳的宠儿”,把这一天称为“太阳日”。由于建筑阿斯旺大坝,1968年开始,庙址迁移到离尼罗河201米远的65米高处,“太阳日”也分别延后一天。30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不知是巧合还是古埃及建筑师精心计算的奇观之谜,一直未能破解。 P6-9
历史大戏,可谓精彩纷呈。古语云: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每一次改朝换代,人的穿着打扮、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等就变了。但是每一次改朝换代,人的思想的内涵就又丰富了一些,往前进了一步。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遗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科学家通过大量艰辛的工作,对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痕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为解开这些历史之谜,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果和借鉴。人类历史安排的主线就是铸造今天人类思想观念的过程。人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思想,首先得归功于历朝历代的人给世间带来了他们固有时空的文化,在人生命的最深处沉淀与积累,经过时光的洗练,孕育今天人类的思想、智慧。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外貌特征。任何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都起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形成:统一埃及的美尼斯;雄心勃勃的腓力和他一样志向高远的儿子亚历山大;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还有那扼住大陆交通咽喉的,庞大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本书中外皆录,古今纵览,文图并呈,通过探寻历史文化的碎片,与读者一起回顾世界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去感受历史、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