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老歪》塑造了一系列性格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余百眼儿、余百牙、莲芝、老百岁、小百顺儿等。而最成功的形象自然是王老歪了。青年农民王老歪带着梦想进城打工,本以为出力挣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没想到大小老板不仅随意克扣、拖欠民工的工钱,还千方百计地增强民工的劳动强度……这一切,王老歪完全可以因为老板妹妹对自己的爱慕和老板对自己的信任而免受其害。但是,王老歪此时表现出了传统农民很少具备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巧妙与包工头周旋,最终维护了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
图书 | 我叫王老歪/双百大地印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叫王老歪》塑造了一系列性格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余百眼儿、余百牙、莲芝、老百岁、小百顺儿等。而最成功的形象自然是王老歪了。青年农民王老歪带着梦想进城打工,本以为出力挣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没想到大小老板不仅随意克扣、拖欠民工的工钱,还千方百计地增强民工的劳动强度……这一切,王老歪完全可以因为老板妹妹对自己的爱慕和老板对自己的信任而免受其害。但是,王老歪此时表现出了传统农民很少具备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巧妙与包工头周旋,最终维护了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 内容推荐 青年农民王老歪,怀着挣钱娶媳妇的愿望进城,做了一名建筑工。本以为出力挣钱,就像做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样简单,没想到这里面却充满了各种陷阱。大小老板不仅随意克扣、拖欠民工的工钱,还千方百计地加大民工的劳动强度,甚至还利用美色勾引民工。为了自己的权益,为了帮助工友讨回血汗钱,王老歪发挥自己的聪明机智,巧妙地与工头进行周旋。他利用老板妹妹对自己的爱慕,为民工赢得休息的权利,又利用老板对自己的信任,帮助工友讨回全部工钱,维护了自己和工友的利益。然而,面对老板妹妹的爱情,他又束手无策…… 目录 引子/1 第一章 美人计/4 第二章 苦肉计/15 第三章 讨工钱/25 第四章 新工地/44 第五章 谈恋爱/56 第六章 除内奸/70 第七章 监视器/84 第八章 异乡妹/106 第九章 牵红线/122 第十章 零花钱/135 十一章 姑嫂斗/145 十二章 工程款/156 十三章 算总账/170 十四章 小百顺儿/182 十五章 胡麻子/190 十六章 蔫猫子/197 十七章 王秃子/203 十八章 余百牙/207 试读章节 01 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这个找不到对象的“歪东西”,一进工地就被爱情撞了一下腰,还差点成了“俘虏”。 赶到这家工地时,我大约穿了九条大街,拐了七道胡同,闯了五次红灯,撞了三位行人,挨了一顿臭骂,终于看到了我要去的建筑工地。只见它正处在繁华闹区,四周交通环绕,路上车水马龙,明明工地近在咫尺,却像隔着千山万水,左绕右拐才能赶到。好不容易钻过围板一进工地,仿佛立即置身一个乱象丛生的世界:地面坑坑洼洼,空中尘土飞扬,一排排简易平房胡乱搭建在工地四周。一座大楼架子已经竖了起来,一只“大吊”在头顶上转来转去,忙不迭地运钢筋、递混凝土。开“大吊”的那个家伙稳稳地坐在驾驶室里,双手机械地操作着,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脚底下,如同驾驶一架飞机,神气活现的。在“大吊”下面,一群钢筋工戴着安全帽,身系安全带,正站在木板上,一手拿着一只弯钩,一手握着一把钢丝,仰着脑袋绑钢筋。我也仰着脑袋看他们,脸上流露出无比羡慕的样子。 “妈呀,这就是盖大楼呀?”我长吸一口气。记得有一回,电视里播放纽约世贸大厦被飞机撞倒的场面,乡亲们大惊失色,惊的不是世贸大厦倒了,而是世贸大厦的高度。有人说:“天啦,盖这么高的楼,得要多少砖呀,得和多少泥呀,得搭多高的梯子呀,万一让大风刮倒了可咋办呢……”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都在惊叹这件事。原来,大楼也不全是砖砌成的呀。 远处,搅拌机的轰隆声阵阵传来,切割机在钢筋上擦出尖厉的声音……这热闹的声响,刺激我的神经,使人陷入无限的兴奋之中。较之田园的宁静来,这里真让人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这时,保安骑着自行车,挥舞着电棍追了过来,气势汹汹地喊:“站住!干什么的?” 我回过神来,朝他点头哈腰道:“同志,我是来打工的。” 保安朝远处一个角落指了指,觑着小眼说:“瞎闯什么?没看见那里正在盖库房吗?他们要招瓦工,你去试一试,不行马上离开,不准东张西望!” “哎,哎。”我点点头,正着脑袋,马不停蹄地朝那个方向赶去。远远地,就看到一些瓦工正站在架子上砌墙。我心里有点打鼓:瓦工?我连瓦刀都没摸过!于是就站在他们脚下,看他们砌墙:如何削砖头,如何抹泥浆,如何码砖,如何瞄线…… “喂,你叫什么名字?”一个戴着干净安全帽、套着崭新手套的家伙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大约三十来岁,长得枯瘦如柴,一脸黄肉,样子极丑恶,不过态度倒还和蔼。刚才,就是他站在架子下面,对干活的民工指东道西。此时,那双小眼睛一眨不眨地审视着我,让人产生极不自在的感觉。 我见他目中无人,脖子梗直,就像我们村的支书和村主任,便断定他是一位老板,满脸堆笑地回答:“啊,啊,我叫王老歪。” “是来打工的吗?” “是想找点儿活干。” “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吗?” “哥们儿,你真会开玩笑。如果小偷小摸的话,我就不到这里来受罪了。”我大笑起来。 “那你在哪里享福?” “劳改场呀!享受国家职工待遇,就是工资少点儿。” “屁话!会做墙吗?” “会!会!”我胡乱答道。听人说过,工地上最爱招“熟工”,工钱还高。所以,我不能太老实了,不管会不会,先答应下来。 “来,做几块给我看看。”小老板扔给我一把瓦刀,让我到墙上去试试。我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照着刚才看到的样子,掂起一块砖,麻麻利利地削了几下,用瓦刀挑一团泥浆抹在上面,然后码在墙上,眯着眼睛,像模像样地瞄了瞄。那人眉开眼笑,一块砖还没有做完,就迫不及待地说:“好了,一看你的架式,就是一个师傅。从今之后你就是这里的大工了,上架子吧。” “老板哥贵姓?”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我姓余,名叫余百眼儿,人们管我叫余老板。你呢?” “我叫王老歪。我说过了,王八蛋的‘王’,老脸厚皮的‘老’,歪门邪道的‘歪’。” “嘻,王老歪,好好干。干几年,哥包你娶上媳妇儿,还盖三间大瓦房。” “哎,不瞒你说,我出来打工,就是为了娶个媳妇儿,盖三间好房子。听了哥这话,我就放心了。” “嗯!好小子,你还真有福气!我现在就将我们建筑队的美女余百牙送给你使,做你的小工。你等着!” “哇——”我有点儿晕,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只是不知道这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但我一点儿都不敢怠慢,趁工头不在的工夫,继续操刀练手。一块、两块、三块……真没想到,练到第八块砖上,就手不生线不斜了,有点像瓦工了。这大工真好当,原来就这么简单呀!正暗自庆幸,忽然看见一个女子,风风火火地跑到我脚下,喊:“你就是王老歪?’, 我低下头,仔细一看,暗吃了一惊。这女孩的身段真不错:两条腿修长,腰部也苗条,中间那座浑圆的屁股便被衬得绷绷鼓鼓,一动身就左右摇晃。再看看上身,线条分明、凸凹有致,脸色红润光滑。这时,她正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犹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军人。从整体来看,虽不如城里女人妖艳,在柴火妞儿中间肯定是首屈一指的。我的眼睛立马直了,嘴角儿湿漉漉的,心中暗忖:这样的妞儿.在我们村里可是宝贝疙瘩呀,像香火一样供着,一边四处打听好人家嫁出去呢;这么好的姑娘到建筑队来出力流汗、消耗青春,男人真是死光了!心里骤然平添几分怜惜。 “看什么看,问你呐?”那女子不耐烦了。 意乱神迷之后,我稳稳神,回答道:“是的,我就是你要找的王老歪。” “王老歪,你要砖还是要泥浆?”她抬头喊。 妈呀,她还真是我的小工呀?我有点儿不知所措。我问:“你就是那个什么‘余白牙’?” “什么‘余白牙’,是余百牙!说吧,要砖还是要泥浆?”余百牙不容商量地说。 “天啦,别折磨我了!”我一蹲身,从架子上跳下来,“一个大爷们儿站在上面,干瞅着一个姑娘干活,我可受不了。”说着,我先替她把一堆砖递上了架子,又把一盆泥浆扔到架子上。“跟我干活,你多歇着点儿吧。” “王老歪,你中!你是个好男人。”余百牙显得十分高兴。 “这话怎讲?”我耍起了滑头,“难道再没有好男人了吗?” “我跟好几个男人帮下手,他们巴不得把我累成驼子、瘸子,出洋相才快活,一会儿让我干这个,一会儿要我干那个,分明是糟践我!你懂得尊重妇女,哪个姑娘嫁你,真是好福气。” “那你嫁给我吧。”我趁机挑逗她。 “好哇,就怕我没这个命!” 我无话可说。我回味着余百牙的话,心里真有说不出的快活。要知道,这可是有史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大姑娘的赞扬啊,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就有些飘飘然。站在架子上,一抬头,远处有几片白云点缀在蓝天红日里,从一栋楼顶上慢慢飘去,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白云底下飞来飞去,这里的天空就像乡下的天空一样淡雅而清新。只是这里的天空下面不是田野、不是丘陵,更不是绿油油的庄稼地,而是一丛丛高低不同的楼房,一条条纵横交叉的马路和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刺激鼻腔的也不是油菜花的甘甜、稻花的清香,和人粪尿的臊味,而是汽油味和煤气味混合的那种令人作呕的气味。如果不低头往下看,还真以为自己正站在自己家乡的山顶上干活呢。 忽然,一阵微风轻轻飘过,拂在我的脸上,好凉快呀!我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P4-7 序言 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了。这些作品,浸润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雨雪风霜,散发着神州大地的泥土芬芳,书写了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无比辉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令人为之自豪,令人为之骄傲!当前已经推出的作品由小说、散文、诗歌、故事、戏剧、书画等组成,堪称体裁多样。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是新中国农村沧桑巨变的生动写真,是当代农民鲜活形象的人物图谱。通过这些农民作家的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的清晰走向,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在物质方面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国的创作史上,还很少有过这样全方位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过这样成规模出版的农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集中出版的意义就不容小觑。 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是当代农民反映新中国农村辉煌历程、扫描农村全面跃进历史、倾诉自己人生体验的作品,视角独特,意义不凡。60年来的新中国成就,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30多年的改革风云,书写了一个民族凤凰涅槃的整体记忆;13亿人口大国横空出世的进步嬗变,其对人类贡献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尤其是它镌刻在丰饶沃土、广袤农村的改革履迹,更让我们叹为观止。今天,这些农民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巨变的现实——从北国的山村到南国的水乡,从西部的黄土高坡到东部的新兴市镇,新中国的建立使苦难落后的农村换了人间,新一代的农民正英姿勃发地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作品还让我们理解了中国现代历史的艰难进程,改革开放的深度内涵。面对这些,农民作家们怎能不将激情诉诸笔墨,用多种文学体裁来言说自己的喜悦,勾画自己的憧憬,抒发自己的感喟,表达自己的诉求!可以高兴地说,这些作品正是他们——历史见证者参与者的农民作家自己的切身感受。 不仅如此,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表现自己独特审美追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佳作,风格是质朴的,文本是厚重的。作者特殊的精神站位和农村丰富的文学资源,彰显出农民创作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作品自然流露出的乡土色彩,朴素乡音、独特方言的恰当运用,也是这些作品的一个亮点。 “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意义十分重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非常动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翼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民的这些作者,他们所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农民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只有农民作者队伍壮大了,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才可能持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获得绵绵不绝的文化原动力。而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则是专业作家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本次活动中,许多作家和农民作者结成帮扶对子,热心辅导农民作者的创作。这既提升了农民作者的文学水准,又使作家自身获取了鲜活的生活素材,创作的艺术灵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实现牵手双赢。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添一份力量,中国作家协会还将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同时,中国社会出版社大力发现、培育、扶持农民作者,出版百部农民作品,为新农村建设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更是一件意义非凡之举措。因此。我很高兴地应邀为之作序,更看重这些农民的作品本身即是镌刻在农村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书评(媒体评论) 我很喜欢金波的作品,尤其他的有关“打工”的小说,很是让我对他产生“青睐”。在中外文坛,文学家的写作经常会以一种回忆的方式出现,在回忆的过程中,作家总能够发现那些令人惊诧的事物与人间悲喜。作为“京漂族”的金波,自然也不例外。 ——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 孙方友 金波的小说是须经历过底层生活的艰辛,才写得出的。这与大款、富婆、吧台小姐、前卫青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金波熟悉这些人,了解这些人,同情这些人,也就能写深、写透、写活他们。这是金波的优势。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学会秘书长 凌鼎年 金渡从小生活在农村,过着艰难的生活;后又到城市打工,也是历尽艰辛。艰苦的生活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而且为他提供了极丰富的素材,这是得天独厚的。这就决定了他的刨作,不是为了消遣,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抒发农民兄弟心中的块垒;他的小说不是用墨水写成的,而是饱蘸着血和汗写就的。 ——文学评论家、博士生导师 顾建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叫王老歪/双百大地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7278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54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