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儒家语录类文献论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语录体是中国传统学术著述的一种重要体式。从语源学来看,“语”是表示辩论、答疑的一种讲学和教育形式,语录是对讲学内容的记录。语录源于上古记言的语类文献,鼻祖是《论语》。琐言、史书、奉使伴使语录、诗话很多有语录之名而无其实。另外,禅宗虽也有语录,但无论从文化传统、编纂体例还是对话方式、口语运用都非《论语》嫡传,继承《论语》衣钵的是宋代兴起的理学语录,体现在结构内容、语言、编纂形式各方面,这一时期是语录体的黄金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后的元明清时期,语录体仍旧得到继承,但已经不复宋代的景象,到清中叶伴随子学兴起、经学衰落,语录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论题集围绕语录体的产生、发展,从各个方面论述其与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与传承的关系。 目录 【文体研究】 《论语》以三为纪表述单元的形态、思维、逻辑和结构 论《孟子》的书写体例与结构体制 ——兼论其编纂原则 似语录而非语录 ——论扬雄《法言》设论体的文体属性与文体特征 论语录体小说 【名实之辨】 论“语录”与“语录体” 宋代“语录体”对文学的影响 理学语录与禅宗语录关系问题再考辨 “语录不文”与中国古代“语录”观的形成 【话语建构】 “以意逆志”:先秦儒家话语方式的创变 《论语》的话语建构 ——兼论“语”的特质及“语录”的功能 扬雄《法言》的人物批评与西汉儒学 宋代语录体经学的发生、诠释及其影响 【文论与诗学】 略论董仲舒公羊学经义的文论意蕴 《孔丛子》孔子论《诗》及其先秦诗学性质 《白沙先生诗教解》的文本形态及其诗学观念 【书院与语录】 如聆謦咳:语录体与书院教学 宋代书院与语录体 中国古代“学则体”的体制特征及嬗变 【王言与训告】 甲骨文“王曰”及其思想文化史意义 制从长庆辞高古:元、白制诰的话语训诫与体式新变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儒家语录类文献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雪棠 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7356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13000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