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东亚一体化新战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所资助的课题“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的结题成果,收录的文章曾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国情报告》上,专供省部级领导同志决策参考,分析了中国的战略新气象和东亚地区的新格局,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如何制定和推行地区一体化战略。

目录

导论

胡鞍钢 门洪华: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地区主义新论点

门洪华胡鞍钢: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

耿协峰:地区至上——新地区主义的核心价值

中国战略新气象

胡鞍钢 门洪华:中国对外开放与融人世界

苏长和: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基本框架

东亚地区新格局

门洪华:聚焦东亚——中美的冲突与合作

胡鞍钢:“威胁论”还是“互利论”:中国经济崛起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庞中英:地区主义和新的亚洲秩序——探索中国与东盟的共同战略目标

胡鞍钢刘莹:中日韩美四国贸易结构实证研究

常志霄:东亚货币一体化展望

推进一体化新战略

胡鞍钢:如何通过全面开放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

门洪华:参与、创设与主导——以国际制度建设为中心推进东亚一体化

胡鞍钢:积极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加速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孟健军杨韵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方向

胡鞍钢温军:西南国际大通道建设与贸易自由化

庞中英:货币地区主义、社会地区主义和安全地区主义

——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

东亚一体化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全面开放和战略崛起为标志,中国的国家实力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开始全面融人国际社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新兴市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开始进一步融入东亚地区政治经济之中,积极提供地区公共物品。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已经从典型的封闭者和边缘者演化、进步到开放主义者,正在迈向全球主义者,且其地区主义者的角色正在凸现。

在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并行不悖发展的世界潮流之下,任何国家的超常规发展,不仅需要天时、人和,更需要地利。换言之,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有其战略依托地带。中国天然处于东亚的中心,因此,东亚就是中国崛起的地缘战略依托。

要实现中国的战略崛起,必要有大战略的谋划,而地区一体化战略应是这一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战略价值将会越来越重要。①长期以来,中国不是从地区(Region)角度出发来处理与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关系,而是在双边层次上处理与各相关国家的关系。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开始积极接受地区的概念,并将战略重点放在促进东亚一体化进程上。以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两大趋势并行不悖为观照,这一转变显然深得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之三昧。《孙子兵法》云:“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①在诸大国均以促进乃至主导本地区一体化作为未来国际竞争基础的情势下,东亚一体化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将加强东亚一体化视为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实为长远之举。鉴于此,中国地区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将会进一步凸现,其研究更具有了深远的价值。

中国的战略崛起

中国崛起,是20世纪的晚霞,更是21世纪的曙光。20世纪前半叶,中国尚处于不稳定的国际体系的底层,所求者首先是恢复19世纪失去的独立与主权;20世纪下半叶,中国迎来历史性的崛起,国富民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现实的期望;尤其是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主动开启了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并逐步成为国际体系一个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可预期的塑造者。②改革开放成为现代中国崛起的历史性序幕,经济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追赶模式成为当代中国演绎的绚丽传奇。③中国已经由世界低收入国家进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平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发展指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贫困人口急剧减少,贫困人口比例明显下降,总体上人民生活已经由贫困或温饱进入到小康水平;从总量上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工业产品第一生产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资吸引国。概言之,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综合实力大国。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把国内事情作为第一要务、改变自己的面貌、培养国民健康的大国心态仍将是中国崛起至关重要的任务。……P3-4

序言

1978年以来,中国抓住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革故鼎新,开始了全面开放并走向全球主义国家的努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抓住了新一轮地区主义的浪潮,开始了由地区主义的被动者、消极观望者到主动参与者、议程创设者的转变,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安全等方面成为东亚地区一体化的推手。中国逐渐成为东亚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宏观经济的稳定器、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地区矛盾的协调者,在东亚一体化中的导航地位逐渐凸现出来。

我们必须强调东亚作为中国崛起之战略依托地带的核心价值,推进东亚一体化应成为中国基本的大战略目标乃至基本国策。地区一体化战略是协调国内战略和国际战略的着眼点,是中国大战略得以实施的落脚点,同时也是实施全球化战略的着力点,在中国大战略框架中发挥着支点作用。

后记

本书是《中国:大国崛起》一书的姊妹篇,系研究中国大战略的地利之作。

地缘政治被视为大战略谋划的地理坐标,历来为战略家和决策者所重视。在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并行不悖发展的世界潮流之下,任何国家的超常规发展,不仅需要天时、人和,更需要地利。进一步说,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必有其战略依托地带。中国天然处于东亚的中心,鉴于此,东亚就是中国崛起的地缘战略依托。

1978年以来,中国抓住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革故鼎新,开始了全面开放并走向全球主义国家的努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抓住了新一轮地区主义的浪潮,开始了由地区主义的被动者、消极观望者到主动参与者、议程创设者的转变,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安全等方面成为东亚地区一体化的推手。中国逐渐成为东亚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宏观经济的稳定器、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地区矛盾的协调者,在东亚一体化中的导航地位逐渐凸现出来。

长期以来,中国不是从地区(Region)角度出发处理与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关系,而是在双边层次上处理与各相关国家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开始积极接受地区的概念,并将其战略重点放在促进东亚一体化进程上。在诸大国均以促进乃至主导本地区一体化作为未来国际竞争基础的情势下,东亚一体化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将加强东亚一体化视为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实为长远之举。

地区一体化战略是协调中国国内战略和国际战略的着眼点,是中国大战略得以实施的落脚点,同时也是实施全球化战略的着力点,在中国大战略框架中发挥着支点作用。我们呼吁,强调东亚作为中国崛起之战略依托地带的核心价值,将推进东亚一体化提升到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促动下,我们对中国的东亚一体化战略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本书就是我们研究的初步成果。在理论层面,我们认为,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存在着战略性张力,而地区主义扮演着联结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的桥梁作用。三者相辅相成,构成谋划中国大战略的基本因素。我们要强调国家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中的基础地位和全球主义的宏观视野,但更突出地区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中的核心价值。中国应确立明晰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包含以富民强国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战略,以创设、主导国际制度为目标的地区主义战略和以参与、分享为目标的全球主义战略。在实践层面,我们分析了中国的战略新气象和东亚地区的新格局,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如何制定和推行地区一体化战略。我们认为,中国必须通过全面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以此作为推进一体化战略的基础;中国必须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目标,以参与、创设和主导地区国际制度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东亚一体化。

本书收录的文章曾发表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国情报告》上,专供省部级领导同志决策参考,现结集出版以飨读者。本书是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所资助的课题“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的结题成果,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谨对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慷慨资助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是一个上进、高效的团队,为本书编辑出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谨在此对中心所有人士尤其是陈寿烈同志和张玲英小姐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蔡玲平先生,他为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建议,其严谨而细致的编辑作风使本书增色生辉。

胡鞍钢 门洪华

2005年5月28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亚洲大陆,中国已经在地缘政治方面占有主导地位,中国在地区内越来越自信,以便与其历史、地理和经济的内在要求相称,这是十分自然的。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安全等方面成为东亚地区一体化的推手,在东亚一体化中的导航地位逐渐凸现出来。

——胡鞍钢

10年、20年后,一个既有的大国(美国)和一个兴起的大国(中国)究竟应当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应当如何进行合作?这是超越两国目前许多争论的最重要的战略问题。

——约瑟夫·奈

中国应确立明晰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包含以富民强国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战略,以创设.主导国际制度为目标的地区主义战略和以参与、分享为目标的全球主义战略,而地区主义战略即东亚一体化战略应被视为这一大战略框架的核心。

——门洪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东亚一体化新战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鞍钢//门洪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30789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00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31.054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9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