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秦汉刑罚制度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在学术上有突破:其一,固有中国法制史往往抱持持、杖、徒、流死五种刑罚,本书研究了连坐刑、爵制的变异和刑罚,将刑罚种类与刑罚制度联系起来,更加完整呈现刑、罚、执行的连续环节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其二,使用信使材料和考古文献,如《汉书?刑法志》、洛阳郊外的刑徒墓及阳陵附近的刑徒墓、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考古材料,特别是后者材料,其实物分析的证明力更加充分。其三,具体刑种选择方面,突出重点研究劳役刑、财产刑、族刑、迁刑,体现秦汉社会团体本位在刑罚制度上的反映。而团体本位的刑罚制度是早期国家刑罚制度的通例,如西方日耳曼法,也是团体本位的法律,就此中西一致,反映法律文明早期的一些特征。总之,本书的出版传播,补充中国法史研究在秦汉断代方面的一些缺陷,有助于推动中国法史积极深入研究。 内容推荐 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迄今为止研究成果众多。这些研究均以文献史料的可见记述为依据,将汉代法制看作对秦代制度的承袭进行论证。而本书从到目前尚未明确的秦帝国法律入手,灵活运用新出土的近期新资料,对秦代和汉代刑罚制度的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尝试颠覆旧学说,投石问路,在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道路上投出一块新石头。 本书整体由四编及补编构成。第一编和第二编是秦代和汉代的刑罚制度考证,第三编为连坐制问题,第四编阐述秦汉爵位制度与刑罚的关系,补编则论述秦汉时代的刑罚理论,诸如约与律、罪与罚、刑罚的目的与功能等。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富谷至 译者序言 柴生芳 朱恒晔 第一编 秦统一后的刑罚制度 第一章 秦刑罚的文献资料 一、刑罚的种类和刑期 二、《汉旧仪》和《汉书·刑法志》 第二章 秦的刑罚――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一、刑、耐、黥、完、罪 二、刑罪――肉刑 三、劳役刑 四、赀刑――财产刑 五、赎刑――另一种财产刑 六、死罪――死刑 第二编 汉代刑罚制度考证 …… 第三篇 连坐制的诸问题 第四篇 秦汉二十等爵制与刑罚的减免 补编 秦汉的刑罚――其性质和特征 参考文献 附录:睡虎地秦墓竹简新旧版编号对照表 后记 跋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秦汉刑罚制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富谷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94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4.0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