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风流蕴藉 休闲审美与视觉创意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论著尝试采用专题分析的方法,对以电影、绘画、公共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等为代表的当代视觉文化创意为具体对象,通过对其观念、形式、意蕴及其传播的定位,从具体的案例出发,从下至上,通过学理层面的分析,进而对传统文化意蕴及其与视觉文化创意的关系进行饶有趣味的梳理与分析。本书运用艺术学、文化学、图像学、民族性、人类学等学科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以具体案例及其背后传统文化、观念、精神的分析解读,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创意的关系。本书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一方面对陌生的事物进行视角独特的观照,从而获得独特的观点;另一方面对大家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别开新面的读解与发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视觉思维:视像时代的文化策略 第一节 视像时代:人类文明目前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视像艺术学:艺术学学科的新建构 第三节 阅读转向观看:视像时代文学的呈现与接受方式 第四节 “文学”何以“艺术”:认识文学的一个新视角 第二章 观看之道:视觉文化创意的勃兴 第一节 观看之道:视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及其发展 第二节 传统的转化:创客运动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形象的力量: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 第三章 生长的空间:创意文化的空间建构 第一节 充实之谓美:上海靠前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建设 第二节 文化之魅:城市文化视野中的公共艺术 第三节 生长的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生态建构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第一节 东方之色:“青”的文化底蕴 第二节 口腹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特质 第三节 慎终追远:中国祭祀礼仪的文化意蕴 第四节 审美转型:从先秦到魏晋 第五章 元素魅力:建筑文化中的空间元素 第一节 海上花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博会中的运用及启迪 第二节 创意何为:视觉创意如何更好呈现国家形象 第三节 双峰并峙: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第六章 美的奠基: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 第一节 软驱动力:艺术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创意硬核:当代艺术素质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风流蕴藉 休闲审美与视觉创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少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498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85000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