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诗偈三百首2:闲到心闲始是闲》是台湾心理催眠大师廖阅鹏二十年禅修心得之大成,是禅学入门的最佳读本,是禅修进阶的理想指南。
书中,精心选择的禅学经典,画龙点睛的白话翻译,慧眼独具的现代诠释,方便易查的源流图解,三百篇被升华的诗情,让人在浑沌困惑中,找到单纯相待的原点,从此和生命把手言欢。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北大教授、学者张颐武,心理咨询专家陶思璇倾力推荐。
图书 | 闲到心闲始是闲(禅门诗偈三百首2) |
内容 | 编辑推荐 《禅门诗偈三百首2:闲到心闲始是闲》是台湾心理催眠大师廖阅鹏二十年禅修心得之大成,是禅学入门的最佳读本,是禅修进阶的理想指南。 书中,精心选择的禅学经典,画龙点睛的白话翻译,慧眼独具的现代诠释,方便易查的源流图解,三百篇被升华的诗情,让人在浑沌困惑中,找到单纯相待的原点,从此和生命把手言欢。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北大教授、学者张颐武,心理咨询专家陶思璇倾力推荐。 内容推荐 许多时候,不可说的禅,在禅诗里却以诗的语言说得明明白白。 《禅门诗偈三百首2:闲到心闲始是闲》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 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禅门诗偈三百首2:闲到心闲始是闲》由廖阅鹏编写。 目录 151 琼花一夜满空山 152 更求何地可忘机 153 为爱寻光纸上钻 154 崖前花雨纷纷落 155 篱边金菊预闻香 156 林下水边人罕到 157 几度卖来还自买 158 平生爱骂人 159 万机休罢付痴憨 160 只是旧时行履处 161 一例清风满目前 162 万事无如退步人 163 森罗万象分明说 164 家中四威仪之一 165 家中四威仪之二 166 家中四威仪之三 167 家中四威仪之四 168 不风流处却风流 169 月明非为夜行人 170 多谢流莺能助我 171 梦幻空花 172 三十年来住此山 173 学道犹如守禁城 174 一曲渔歌少人唱 175 少年一段风流事 176 游山未到山穷处 177 只为渠侬识梵书 178 桶底脱时大地阔 179 五月卖松风 180 懒翁 181 春天月夜一声蛙 182 六十年来狼藉 183 千圣同归一路行 184 昨日夜叉心 185 自己猫儿已走失 186 从来生死不相干 187 干藏 188 孤猿啼处月华明 189 踏花归去马蹄香 190 拍手惊他不肯飞 191 雨散云收后 192 业镜高悬 193 贫家无所有 194 流水落花拦不住 195 水深不似恨深深 196 不依本分要参禅 197 一灯在望 198 一自人亡家破后 199 颂佛成道 200 尽情都说了 201 未动舌头文采露 202 大道无门 203 了身何似了心休 204 颂平常心是道 205 口缝才开 206 未举步时先已到 207 石榴 208 好鸟关关知我意 209 人传师死已多时 210 月自飞来到面前 211 石头大小尽黄金 212 未动舌头俱吐露 213 用巧人多用拙稀 214 有形有相落凡尘 215 一路通时路路通 216 万事不相干 217 全体承当全体是 218 有声为到不平处 219 少室门庭冷似冰 220 坐享一身凉 221 山中景之一 222 山中景之二 223 怨春风 224 赠永中禅人 225 红香满径扑人飞 226 开门匝地花 227 撒手须亲到一遭 228 壁黏祖偈风吹落 229 铁牛无力懒耕田 230 云庵 231 千金难买一身闲 232 寻山莫畏深 233 人生犹如幻中幻 234 眼前尽是家乡路 235 黄叶任从流水去 236 半窗松影半窗月 237 山居吟 238 大地山河一片雪 239 鸽 240 行看流水坐看云 241 同看孤云自在飞 242 闲到心闲始是闲 243 百年寿命一弹指 244 虚空迸出日轮红 245 颂风铃 246 言语从来赚杀人 247 直取骊龙颔下珠 248 残红逐水流 249 送无极道人礼宝陀 250 如此而已 251 应缘而已 252 明月清风吟弄 253 三千诸佛同一母 254 唯为大因缘 255 示六一居士 256 冉冉天香上衲衣 257 世界光如水月 258 雪里梅花初放 259 不知谁是主人公 260 但能放下自天然 261 水上莲花舌上经 262 死尽偷心活计 263 脚跟踏遍水云乡 264 天边鸟去不送 265 无始劫来只这个 266 蛙鼓偈 267 如今无处觅深山 268 除夕 269 白云与我最相知 270 东兴隆主人借阅大藏 271 十牛图颂之一:未牧 272 十牛图颂之二:初调 273 十牛图颂之三:受制 274 十牛图颂之四:回首 275 十牛图颂之五:驯伏 276 十牛图颂之六:无碍 277 十牛图颂之七:任运 278 十牛图颂之八:相忘 279 十牛图颂之九:独照 280 十牛图颂之十:双泯 281 我有神珠一颗 282 檐头雨滴 283 春至百花开 284 主人公 285 春在枝头已十分 286 山川俱在目 287 一切都没有我的份 288 仔细看来无别人 289 岩头一夜东风起 290 万紫千红总是春 291 难把家私说与人 292 听雨偈 293 始悔从前错用功 294 无心之地 295 举眼无亲真丈夫 296 催眠秘方 297 雁宕山 298 风月接待 299 蜜蜂 300 爆竹 后记 原文书目 禅师传承表 试读章节 闲到心闲始是闲 恕中无愠 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方可话居山, 山中剩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 《恕中无愠禅师语录》卷六, 卍续藏第一二三册页八七八下 【注】*本诗原题名《松岩杂言》。 *恕中无愠(1309-1386):六祖下二十三世,嗣法于竺元妙道,有《恕中无愠禅师语录》六卷行世。 【白话新唱】 真正的清闲不是行动上的自由自在 而是心里清闲 心里清闲了才有资格谈住在山里 山中的生活在世人眼中闲得没事干 如果心里不清闲的人来住山里 就像关在监狱里一样痛苦 【分析与鉴赏】 无事,是悟道者的心情,他不必做什么,内心自然与道契合,有着源源不绝的喜乐源泉。凡人呢?总要做些什么事,不然就闲得发慌。 是以,真正的清闲,是当下就清闲,不必等以后,不必等做完某一件事。即使现在手边有事情正在处理,内心依然是清闲的。因为,清闲是一种心灵品质,不是没事干就是清闲。对很多人而言,没事干反而痛苦不堪。 人们很难相信,那种“内心不闲”的感觉是莫名其妙来的,我们其实可以经由觉知到它的存在,而立刻让它消失,内心马上处于安然自在的状况。 当我们感到“内心不闲”的时候,不要找任何借口,说是因为这个因为那个,因为事情忙,因为责任重……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不敢面对心的真面目,我们害怕没事干的“存在的孤寂”……可是人们却为了自己的不能心闲,虚构了许多理由。 在北极的冰山上,一只小熊爬到母亲身边问说:“妈妈,我是哪一种熊?” 母亲回答:“你是北极熊,儿子。” 小熊又问:“你确定我不是台湾黑熊吗?” “非常确定!儿子,”母亲回答,“你是北极熊。” 但是那只小熊仍然不满意。“妈妈,”它说,“也许我是一只灰熊。” “你问这些问题干什么?儿子。”母亲说,“你是一只北极熊,没错。” 然后小熊又爬到冰山的另一面去问父亲。“爸爸,”它说,“我是不是一只猫熊?” “不,儿子!”父亲说:“你是北极熊。” “不是无尾熊吗?”小熊问道。“不,你是北极熊,”父亲问道,“你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呢?” “因为,”小熊呻吟着说,“我觉得好冷!” 243 百年寿命一弹指 恕中无愠 行脚见人须带眼,着衣吃饭要知时, 百年寿命一弹指,急下功夫也是迟。 《恕中无愠禅师语录》卷六, 卍续藏第一二三册页八八O下 【白话新唱】 参禅人出外行脚要具备识人的眼睛 穿衣吃饭要知道适宜的时机 百年的寿命虽然很长 等到大限来到时也像一弹指那么快 佛法虽然随时都可以开始修行 可是若不知道当下即是佛 急着要下功夫修行也是迟了 【分析与鉴赏】 这个偈子有四句话,每一句都是一部卷帙繁浩的大藏经。 前两句留给读者慢慢咀嚼,先从“百年寿命一弹指”说起。 人生活到一百岁,够长了,百年人瑞也不多,可是对他们来说,他们又觉得怎么一眨眼就活到一百岁了,好快! 还没到的时间,总是来得特别缓慢;已经逝去的时间,总是去得特别迅速。随便举个例子,等待公交车的五分钟、等候姗姗来迟的情人十分钟,都仿佛一世纪那么漫长,可是一眨眼,我们却从小孩子成长到目前的年龄! 心理学家弗兰克曾经说过:“在集中营,一小段的时间,譬如一天当中由于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痛苦和疲惫,感觉上好像遥无止期。较长的时间,譬如一星期,则似乎过得很快,当我说营中一日,长于营中一周,许多难友都表示有同感。” 悟道者看世间,也与集中营差不多了。 我们唯一能掌握的,就是当下一刻!想修行,就从当下立即开始。 但是,为什么恕中无愠又说“急下功夫也是迟”呢? 从常理来看,应该是“不下功夫才是迟”! 但是从悟道者的心情来说,人本来即是佛,不需要下功夫就已是佛了,越下功夫就离佛越远! 是以,“急下功夫也是迟”是从第一义谛的观点所说出来的,属于悟道者境界的话。而所有的悟道者也都是经过“下过一番苦功夫”之后,才明白这个甚深的理趣。 从现实的观点来看,就从此时此刻开始修行,则永不嫌迟! 修什么呢?让穿衣吃饭没有多余的动作,让待人处事没有多余的想象,这样就够了。 244 虚空进出日轮红 乌石世愚 时时睹面不相逢,吃尽娘生气力穷, 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进出日轮红。 《续指月录》卷七页一四三 【白话新唱】 佛性,我们的本来面目 时时与它相见却不能相逢 就算有心想与它碰在一起 费尽全身力气也毫无办法 直到夜半时分 我忽然忘记了追求佛性的想法,也忘记了佛性的存在 虚空中就进出红艳艳的日轮 【分析与鉴赏】 这是乌石世愚的悟道偈。 乌石世愚曾参访多位名师,也曾独自在南屏山闭关三年,却毫无证悟。这时他听说止岩成禅师出山弘法,就前去谒见。止岩成举出南泉普愿说的话:“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什么?”问乌石世愚有什么看法,然而他感到一片茫然,所以又回南屏山。 有一晚,听到隔壁的僧人在诵《永嘉证道歌》,一直到“不除妄想不求真”时,当下有省,感觉身心如释重负,叹说:“佛法原在目前,人自远之耳!”便作了这个偈子。 所有的开悟,都是水到渠成。时机未到,强求无益,徒增感伤而已。 人不要为自己不能掌握的事而忧愁烦恼,开悟正是一件我们掌握不来的事情,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做好悟前的准备,然后耐心地等待时节因缘的成熟。 这偈子里,“夜半忽然忘月指”是颇为有趣的。禅宗常说,禅是不可言说的,说则不中,所以只能以指见月,为学人指引一道方向,让人自己去见月。然而,悟道的人,体认到一切都在佛性中,再也没有指与月的分别了。 至于“虚空进出日轮红”,并非指太阳真的从虚空中进出来,它就像“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样,是禅宗特有的一种表达语言,传达泯除二元对立、打破自性见的悟境。 P180-18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闲到心闲始是闲(禅门诗偈三百首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廖阅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168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1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