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到深处/新教师成长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写作对于教育的意义早已被人们所承认——通过文字,可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见解,或公开自己的教育思想;但写作对于教师的意义,尤其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则未必被每一位教育者所认识。师用爱与智慧塑造民族未来的教育理念。本书抒发着作者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深情,对现实的无奈,对冲动的忏悔,对未来的憧憬!一笔一划都是他和学生心灵的相撞,一阴一晴都记录了他情绪的起伏。能够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即将走上教师之路的人,透过名师的足迹,感悟到“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的哲理,在名师的成长、探索故事中受到启迪。

内容推荐

《大学》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指不守旧,不固守常规,积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每天都有新面貌的教师。将“新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工作年限,而是他们是否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不满足现状、一直充满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目录

2004年12月

12月10日 引子/4

12月11日 期中考试后家长会上我的发言/8

12月12日 真心为师表,无意成“潇洒”/11

12月13日 和学生一起跑步/13

12月14日 教师,不要做两面派!/15

12月15日 柏琳的“自省”/17

12月16日 我和学生的“较量”/19

12月17日 “花枝乱颤”/21

12月18日 之痛?之痒?/23

12月19日 哀莫大于心死/25

12月20日 生命,不能儿戏!/27

12月21日 感动,就在一瞬间/29

12月22日 我就纳闷了!/31

12月23日 “感觉”德育/33

12月24日 语言到底是什么东西?/37

12月26日 像诗人一样的学生/39

12月27日 唤醒教育/41

12月28日 今天“发饷”了!/43

12月29日 我的教育“绝招”/45

12月30日 元旦晚会上的告白:“得、遗、望、醒”处/48

2005年01月

01月02日 做了个“傻”班主任/54

01月03日 今天班主任“放假”/56

01月04日 “政地政地,永不放弃”/58

01月05日 10班的“三剑客”/60

01月06日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昧/63

01月07日 我管得少,他扣得少/66

01月08日 快乐的体育课/69

01月11日 给一个迟到的理由/71

01月14日 你知道学生喜欢你吗?/74

01月18日 教师的风格/77

01月19日 学生是对的!/79

01月20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81

01月21日 点歌的故事/83

01月22日 我的教育“绝招”(续)/85

01月23日 学科歧视和职位歧视/87

01月24日 和学生一起午睡/89

01月26日 “进去”与“出来”/90

01月27日 2005年的第一次考试的苦和愁/91

01月28日 懒人写日记/93

01月30日 写给一个迷惑中女生的信/95

2005年02月

02月02日 数学啊,“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100

02月03日 高原现象/102

02月17日 新春讲话:“面对高三,你要满腔怒火!”/104

02月18日 话说收费/106

02月21日 又有一个孩子懂事了/107

02月22日无所谓,谁会气死谁!/109

02月23日得来哪不费工夫!/111

02月25日小虎,你会回来吗?/113

02月27日 “那些花儿”已谢了,但“暗香残留”/115

02月28日班主任,你不是警察!/117

2005年03月

03月01日 等待着共数华发吧!/122

03月02日 作为高三的班主任,我很害怕/124

03月03日 福兮?祸兮?/126

03月04日 治小班若烹小鲜——谈班级管理中的“色、香、味”和“火候”/128

03月05日 我批“自省”的感受之乐/132

03月06日 每个人部有位置,但不是每个位置都是中心!/134

03月07日 感谢各位的常来/136

03月09日 我希望自己可以创造一个纪录/138

03月11日 我也以成绩论英雄/140

03月14日 面对现实,我无力举起我的理想/143

03月15日 该回归正常了/145

03月16日 老师,还是不要有情绪/147

03月20日 话说老师的“一模”/149

03月21日 敢拍我肩膀的学生/151

03月22日 兢兢业业与自饮开怀/153

03月26日 为了心酸而高兴/155

03月29日 学生可以帮我排遣邰闷/157

03月30日 学生需要我们赶走吗?/159

2005年04月

04月02日 求的是一份心安/164

04月13日 有“幻想”,有行动,你就有了信心/166

04月14日 给学生一份正常的关注/168

04月15日 我不能坚持的原因/171

04月18日 年级组会议上我的发言/172

2005年05月

05月03日 我又回来了!/178

05月04日 他们记住的是我的“不好”!/181

05月05日 下课的时候,到教室里去体会真实/183

05月06日 不紧张的紧张/185

05月07日 监考的感受/187

05月08日 我们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189

05月09日 这个人就是娘/191

05月10日 现在的家长呀!/195

05月11日 黄鑫的道歉/197

05月12日 我想偷懒/199

05月13日 转机/201

05月14日 别和妈妈赌气/203

05月15日 吃饭的顾虑/205

05月16日 修炼成“静”/207

05月17日 别让金钱左右一切/209

05月18日 是金子不一定都会发光的/212

05月19日 让人担心的放松/215

05月20日 倒水事件/217

05月21日 瞧这老师当的!/219

05月22日 小偷来了!/221

05月23日 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223

05月24日 距离可能会产生美/225

05月25日 只要是放松就行/227

05月26日 性格难以改变/229

05月28日 拍毕业照啦!/231

05月29日 难得浮生半日闲/233

05月30日 我忽略的,用什么来弥补!/236

05月31日 别做一个太“懒”的老师/239

2005年06月

06月01日 都是我的错!/244

06月02日 什么才有价值?/246

06月03日 我爱你们,我的孩子,我的朋友!/248

(附:以前提前预备的最后发言)/250

06月04日 带着微笑去考试!/252

06月05日 再见了,我的孩子们!/254

试读章节

12月10日 星期五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克服自己的懒惰!

徘徊良久,还是觉得这里才是自己最理想的精神家园!

虽然自己现在带高三,虽然自己现在仍是班主任,虽然自己是第二次触摸高考的烽火(第一次是自己亲历高考),但是我还是要对灯发誓,要坚持把自己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来。哪怕有一天自己已经不在教育的岗位上,但是我还能保存最美好的记忆!

我经常戏称自己现在的工作状况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人家工作是“朝九晚五”,我是“朝五晚九”,而且还“住在乡村,享受城里的空气”。

做班主任虽然“兵法”很多,各位“妙招迭出”,但是我认为“大道至简”。本着一颗善良的心去为人,用自己的情感去操作,拿自己的真诚去交换,班主任工作也是可以轻松的!

开篇第一段,把自己去年高二结束时的班会发言作为引子吧!也是自己书写的基调!

情到深处有似无

——把快乐写在高二(10)班最后的日子里

2000年夏,我毕业了,带着“优秀毕业生”和四年“三好学生”、奖学金的证书,带着没有圆的研究生梦,带着对水乡的向往,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来到江南的一个小镇,开始了自己本来并不情愿的工作。当听到满街的麻将声,看到飘舞的废纸、陈旧的商品,看到只有一张学生床的宿舍,看到墙上发霉的印记,看到头顶40瓦的日光灯,听着“处处蚊子叫”,失望和埋怨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难道这就是我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没有山清水秀,又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经济强项,却有高消费。水是污浊的,空气是沉滞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也充满了灰色。

2002年教师节的时候,此前因为有一个老师生病,我临时代了6班2个星期的课,但是他们也给我送来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刘老师,虽然您是我们的代课老师,但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想起您时,我们的嘴边会不由自主地浮起一丝微笑!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从此,这就成了我的追求。我对我的学生说:我并不一定要求你们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不一定要求你们德智体美劳样样精通,只要你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足够了。在学习中,你们能体会到惊喜、快乐、开心、失望、惆怅、不甘、幸福等等本该你们体验的感觉,能懂得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重要,学会体贴人,乐于助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尤其是在我的地理课上你感受到的不是压抑、痛苦、无奈、被动,而是轻松、愉快、兴奋、亲切,那么我敢保证,在你将来准备废弃的所有学科中,地理一定是你最后忘记的1

2003年,在我选择了你们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渴望战胜了恐惧。

想想我们“有人格,有胸怀,有教养,有能力;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的班训,想想我们的班级岗位制和班规,我们的班级文化,我们每天的“自省”……形式不管如何变化,原则始终是一个:我一定要真正地当一个老师。半个学期下来,我们班的卫生工作我几乎从来没有插手过,但是在学校的量化打分扣分制中,我们几乎每次都是扣分最少的。我们开始的成绩是最差的,在寒假统考中,结果超过了预定指标8个名额。我们被评为校“优秀班级…‘先进团支部”,我被评为“优秀班主任”,10班也被授予“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实验班级”!最可贵的是,你们学会了善良、体贴、尊重、和善、自信,体会到了快乐!

冬去春来,在我以为我的春天也到了的时候,你们开始变化。经过半个学年的坚持和忍耐,你们身上原有的一些习惯在怂恿你们作乱,有的人有了暴力倾向,有的人有了早恋的想法,有的人开始整天与小说为伍,有的人开始上课睡觉,有的人在值日工作中开始偷懒,有的人言语变得肆无忌惮,班级内部的矛盾开始产生,和老师的抵触情绪开始放大……我开始不断地被领导和同事告知班里出现的各种“烦心”的现象。我逐渐又开始暴躁,开始生气,开始训斥,即使是面对自己的信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自己的浮躁,我感到无能为力,我在想,自己到底是对还是错?

一年来,我在10班这个集体里,有畅快淋漓,也有肝肠寸断;有迎风破浪的激情,也有随波逐流的无奈。

我记得自己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在任何挑战面前,我总是喜欢用胜出来证明自己。

我还记得自己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喜欢哭,喜欢笑,虽然哭的时候会背着人,笑的时候有点儿傻。

是你们让我更加自负,让我的感情更加丰富。

我记得自己还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

你们一个内疚的眼神,一个羞涩的微笑,一次脸红,一次开怀大笑,都让我感动。

喜欢和你们交流,不批阅你们的“自省”我会不习惯的。

喜欢你们微笑着看我的样子,你们低头的时候我更难过。

总喜欢跟你们唠叨,事后又后悔不该讲那么多。

有时会发火,事后又懊悔万分。

有时会把你们想得非常坏,有时又被你们的乖巧给“俘虏”。

有时会很讨厌某个同学,恨之入骨,有铲之而后快的想法,一觉醒来,又记起你上台演讲时的可爱。

有时真的很讨厌自己的心太软,有时又引以为豪。

至少,目前最让我牵挂的人,是你们!

早晨,唤醒我的不是闹钟,不是阳光,是你们。入夜,你们又喜欢把我从梦里惊醒。

你们喜欢抢我的睡眠,在我的脑海里和我周旋。我试着数羊,但数来数去,“羊”全变成了你们。

你们可以让我多吃一碗饭,你们也可以让我食欲全无;你们能让我激动得像个孩子,你们也能让我悲哀得如临暮年。

我一再告诫自己不要发火,是你们一次次让我违例。

我一再强调说下次一定要严惩,是你们又一次次让我食言。

我也问过自己,自己做对了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也问过你们,但你们拒绝回答!

我也希望你们一直在用行动来证明!

可是你们的行动有时像在刻意回避!

在高二(10)班的日子里,看上去好像平淡如水,但细心一点儿,就可以发现大脑里有一片如宇宙般开阔的空间。

我想问:拿什么来爱你们,我的孩子?我的朋友?

我想说:你犯错误时,我可以批评你吗?你失落时,我可以安慰你吗?你灰心时,我可以鼓励你吗?你口渴时,我可以送你一杯水吗?

我希望:在所有被你厌恶的老师中,我不是你最厌恶的一个;在你不屑的老师中,我不是最无能的一个;在被你遗忘的老师中,我不是被最早遗忘的一个。

我等着:明年此时,你们和我共同的欢呼!P4-7

序言

写作,对于教育的意义早已被人们所承认——通过文字,可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见解,或公开自己的教育思想;但写作对于教师的意义,尤其是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则未必被每一位教育者所认识。

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的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许许多老师是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作“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线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们作汇报时,我总是说:“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是一样,对教育的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惑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了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这是我的心里话。的确,在同样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前提下,也许恰恰是写作使我现在拥有了许多老师所羡慕的所谓“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不能设想,如果我的教育事业离开了写作会是什么样子。

但许多老师听了我的话却摇头:“哪有那么简单呀!你是专家嘛,有写作的水平,而对于普通老师来说,书可不是那么容易写的。”

于是,我给他们讲网友红袖(陈晓华)老师的故事:2001年7月,我在网上偶然结识了红袖,当时他很真诚地说他读过我的《爱心与教育》等许多书,“很受影响”云云。我在网上对他说:“我这些书,你都可以写的。只要你把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你的思考坚持不懈地记录下来,就是一本你自己的《爱心与教育》!”

四年过去了,红袖老师出版了《追寻教育的诗意》《守望高三的日子》等著作。前不久,我和他通电话时,他还在说:“当时你那句话对我影响真的很大,你说我也可以写出《爱心与教育》,于是我便开始拿起笔了。”现在,红袖又推出了他的第三本日记体教育著作《怀揣着希望上路》。

当然不只是红袖,还有这套丛书的其他作者:铁皮鼓(魏智渊)、二刘(刘国营)……他们都用自己的写作证明着自己的成长,更证明着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实践、思考并记录,这正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的关键所在!

完全可以这样说,就日常工作而言,绝大多数教师的敬业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且,所有教师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琐碎而辛苦;但最后,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成为了教育专家或专家型的教育者呢?区别就在于是否思考并记录。

教师成长为什么需要写作?

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其《生活体验研究》一书中有着非常精辟的论述:“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作是将思维成果跃然于纸上。写作是将内在的东西进行外化,它使我们离开自己直接面对的世界。如果我们审视纸张,审视我们所写的东西,我们客观化了的思维也在审视我们,于是,写作就建立了某种思考的认识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社会科学理论所具有的特征。”“写作是颇具创造性的活动。写作者写出了文章,写出的又不仅仅是文章,而是作者自己。正如萨特或许会说的:作者是他自己产品的产物。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写作使思想脱离实践,又让思想回归实践当中。”“‘实践’的意思就是‘思考活动’:充满思考的活动和充满活动的思考。”

近年来,“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成为比较时尚的教育科研词汇。其实,这里的“研究”首先是教育者自己对自己的研究,也就是说,教师既是研究者,同时也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怎么研究?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以写作为载体,反思自己的实践。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的作者,都是没有什么“知名度”(至少现在还没有)的普通老师。我们推出他们的教育日记,不是把他们当作已经被公认的“优秀教师”来树立“榜样”,他们现在所带的班级可能也还谈不上是通常意义上的“优秀班集体”。我们要展示的是这些老师成长的艰辛而富有探索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功成名就”的“结果”。正在成长并渴望成功的读者,可能会从他们的日常教育叙事中,“亲临”他们实践的现场,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把握他们成长的轨迹,进而恍然大悟:原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并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其实我也可以这样做呀!

我们就是希望这套丛书能够给广大的教师展示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因此,写作的确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的有效途径。

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坚信,更多正在成长的教师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2005年11月20日

李镇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到深处/新教师成长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国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133250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5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