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飘舞的黄丝带
内容
编辑推荐

2007年,“感动”成了见诸镇江城市报端最频繁的词汇,“黄丝带”和“爱心天使”陈静成为镇江出镜率最高的城市名片。这一年里,镇江满城尽飘黄丝带,演绎了一场感人肺腑的爱心接力运动,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凝聚着人们对爱心的礼赞和呼唤。书中采用了丰富的纪实图片,真实的记录了这段曾经的记忆与感动……

内容推荐

2007年,“感动”成了见诸镇江城市报端最频繁的词汇,“黄丝带”和“爱心天使”陈静成为镇江出镜率最高的城市名片。这一年里,镇江满城尽飘黄丝带,演绎了一场感人肺腑的爱心接力运动,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飘舞的黄丝带》一书详尽地记录了这一事件全过程,叙述了一座爱心城市与一个爱心天使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生动画卷……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凝聚着人们对爱心的礼赞和呼唤。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爱心天使”不幸遭遇白血病

第二章 爱如潮水,从网络涌来

第三章 满城尽飘黄丝带

第四章 北京,天使在这里重生

并非结语 感念黄丝带

后记

试读章节

春天真的来了!小草绿了,燕子南飞了,花蕾绽放了。苏小丹的心情会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渐好起来吗?十天之后,陈静再次拨通苏小丹父亲的电话时,听到的却是话筒里泣不成声的痛哭声:“小丹是没救了,几十万的治疗费,我们哪能拿得出来啊!小丹拉着我的手说,我们现在就回家吧!但我怎么忍心呢……”

来不及多想,回到宿舍后,陈静立即翻出存折,跑到学校附近的银行,将自己一年多来勤工俭学辛辛苦苦存下的500元钱汇给了苏小丹。“小丹,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帮你,我知道这点钱是那么微不足道,可除了这样,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帮你!”那一夜,陈静彻夜未眠。这个消息实在太残忍,一下子撕碎了所有美好的回忆。“我一定要想办法去帮助小丹,哪怕只是让她多活一天,也不能向病魔轻易屈服!”

几乎是一气呵成,陈静连夜完成了《无可取代》这首歌的创作:

如果生命只剩一格电,

我就是你的充电器,

因为你是我的姐妹,

因为你是我的宝贝,

无可取代的是你的鼓励。

从听筒里听到这首歌时,已是旭日东升的清晨,苏小丹感动得热泪盈眶。“小丹,我们不要放弃,相信我,让我们用爱共同去感动上苍,让我们用爱共同去创造奇迹,好吗?”听筒这边,陈静坚毅地说;听筒那边,苏小丹坚毅地点头。

陈静十分清楚,自己汇过去的500元钱,对于高昂的治疗费用,无异于杯水车薪,几十万的治疗费,对家境并不宽裕的苏小丹和陈静来说,毫无疑问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到哪里去筹这笔钱呢?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陈静陷入了冥思苦想。

春意越来越浓了。江南的四月,处处散发出醉人的芬芳。走在镇江城人来人往、商家林立的闹市区,陈静眼前突然一亮:“去募捐!”

这个念头闪过脑际时,连陈静自己都吓了一跳。但此时,除了募捐,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从那一刻起,陈静开始了这个大胆的、被周围很多人认为根本无法实现的“爱心行动”。

在汇聚着上千户个体业主的大型商场,陈静走了进去。面对人来人往的一节节柜台,一个个忙碌的业主,陈静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应该向什么人开口。犹豫之后,她壮着胆走向一名看起来面貌和善的中年女业主。没想到女业主听陈静说明情况后,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了,抛过来一句话:“你的骗术也太低了吧,说得天花乱坠的,哄谁呢?快走快走,别影响我做生意……”刹那间,陈静的眼泪差一点就夺眶而出。

一想到躺在病榻上的苏小丹,陈静强忍住眼泪,鼓足勇气,走向了另一名业主。但结果和前一次几乎一样,那名业主根本不相信她说的话,甚至连解释的机会也不给她,就将她推出了店门。

一次,两次,三三次……无数次的碰壁,无数次的羞辱与讥讽,整整一天,只有一位好心的老大爷给了陈静20元钱。但失望而归的陈静坚信,自己的爱心,总有一天会打动好心的人们。

几乎是每个周末,陈静都会抱着募捐箱去募捐。为了省钱,她连公交车也舍不得乘,步行到离校十多公里的市中心商业区募捐。到了商业区,陈静一节柜台一节柜台地讲述同学遭遇的不幸,一次又一次地描述同学治病面临的绝境: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她还有许多的梦想,可是她现在患上了白血病,你们能不能帮帮她啊?

人们终于被感动了。看了陈静的学生证,看了陈静手巾苏小丹的照片,越来越多的好心人相信了陈静的话,他们为苏小丹的不幸遭遇而惋惜,更为陈静这样一名女大学生为挽救同学生命的义举而深深感动!  10元,20元,50元……回到宿舍,打开捐款箱,陈静兴奋地数了起来。这一天,她共募集到300多元钱!陈静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信心。这个晚上,她睡得格外香甜,睡梦中,她依稀看到了苏小丹那张熟悉的笑脸,她俩又依稀手挽手,走在茵茵校园里……

在学校各院系、班级举办的各类晚会上募捐,在各个校区巡回募捐,在街头捧着募捐箱不停地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述说、恳求……陈静的真诚和爱心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加入到募捐的人群中。很快,陈静为苏小丹募捐的事就传遍了江苏大学校园,师生们被深深震撼了,他们用实际的行动,表达对陈静的一份钦佩和支持——10元,20元,100元,200元……

捐款在一天天增加,爱心在一天天累积。

呵,捐款超过了1万元;

呵,捐款超过了2万元;

呵,捐款超过了5万元……

这似乎是不可能创造的奇迹,但陈静用她的爱心创造了这个奇迹:短短半年时间,陈静为苏小丹募集的善款超过了10万元!

躺在病床上,苏小丹手捧着这10万元沉甸甸的捐款,泪水怎么也无法止住。苏小丹非常清楚,这10万元的背后意味着什么!这里面凝聚着多少委屈!多少心血!P10-13

序言

2007年,“感动”成了见诸镇江城市报端最频繁的词汇,“黄丝带”和“爱心天使”陈静成为镇江出镜率最高的城市名片。这一年里,镇江满城尽飘黄丝带,演绎了一场感人肺腑的爱心接力运动,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飘舞的黄丝带》一书详尽地记录了这一事件全过程,叙述了一座爱心城市与一个爱心天使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生动画卷,读来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作为黄丝带行动的参与者,我真正被爱心镇江感动和震撼着。2006年,因救助他人而被称为“爱心天使”的花季少女陈静,不幸也患上了白血病,陈静所就读的江苏大学师生通过互联网发出了求助呼吁。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情“天使”的不幸,更感动于“天使”的爱心,陈静的事迹一时间成了网上热点话题。为救助这位充满爱心而又遭遇不幸的女大学生,镇江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飘舞的黄丝带”为主题的爱心救助行动,由名城镇江网协同全市八家网站共同发起“情系陈静,爱在镇江”网络救助行动。镇江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加入,他们的强势宣传使陈静的故事走向了千家万户。救助行动很快从网上走到了网下,2007年1月,政府与民间联手,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起爱心捐赠系列活动,在全市掀起了一场数万网民参与,数十万市民响应的“爱心风暴”,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至普通市民,纷纷慷慨解囊,传递爱心,挽救天使。一个月时间募集到70多万元爱心捐款,演绎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爱心传奇,使镇江这座江南古城因为爱的主题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爱的温暖从镇江走向了盐城、南通,走到了北京,而人们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一直延续着对“爱心天使”毫不减退的热情和关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网络和网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民的热情和义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救助活动进程,让我们看到人们内心深处涌动着巨大的爱的潜流。

作为生活在镇江的普通市民,我更是时时为和谐镇江感到骄傲和自豪。黄丝带行动并不是偶然,它是爱心接力所导致的必然现象,是有着近三千年文明的古城人与人之问和谐相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江相继涌现出扎根农村近50年无私奉献的农业专家赵亚夫、一生资助他人的老教师毛芊、不顾生命危险勇擒歹徒的民警赵宇振等等,他们都是平凡的人,都在用自己不平凡的举动传递着一份爱。因为爱,人生才显得那么美好;因为爱,生命才显得那么珍贵;因为爱,社会才显得那么和谐。爱在传递中不会削弱,而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正是这一份份爱的施与和爱的传递,才有了由黄丝带见证的倾城之爱。爱心是对和谐社会最温暖的注解。

天使陈静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幸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陈静已经成为一个象征,一种期待,一份希望。本书的出版,既是对爱的褒奖和礼赞,也是对爱心接力的推动。黄丝带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爱的接力棒还在继续传递,我相信,未来的社会必将会更加和谐。

中共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甫雄

后记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凝聚着人们对爱心的礼赞和呼唤。我们真实的记录是为了珍藏这段曾经的记忆与感动,是为了让黄丝带系住人间真爱,为了让黄丝带永远飘扬!

《飘舞的黄丝带》这部书稿从策划、组织编写到出版,历时4个月,得到镇江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共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甫雄十分重视,多次听取编写工作汇报,并欣然作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卫多次主持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本书编撰工作,并负责本书的统稿工作;镇江市史志办原副主任陆潮洪在接受编写任务后,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资料汇集,收集素材,采访当事人,理清事实,形成初稿工作,付出大量心血;镇江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习斌在短时间内对初稿进行了修改润色;市文联副主席丁伟民承担了大量组织工作,并对本书审改定稿;镇江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孙悦萌对书中图片进行了编辑加工和注释;镇江日报老编辑曹德璋承担了本书校对工作;市委宣传部网络新闻管理处包建国承担了具体协调工作;众多热心关注陈静的网友也为本书的创作献计献策。

江苏大学出版社突破常规的出版模式,全程参与了书稿的策划和编写。获得莱比锡“世界警美的书”大奖的著名设计家朱赢椿为本书提供了封面装帧设计。此外,江苏大学张明平、王玉辉、潘朝根,以及网友“晨阳斜影”、“阿呸”等,也为本书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和帮助。应该说这本书的诞生是整个爱心救助行动的延续,是爱心感召和传递的延续,是黄丝带飘舞的延续。

本书采用了丰富的纪实图片,为版面需要,文中未一一列明作者及出处,这里一并致谢图片提供者:孙悦萌、丁伟民、谢戎、陈丽、周以泰、徐霖、程新桥、朱小东、张桂安、吴锦平、刘东进、李晓兵、王玉辉、张明平、金胜春、杨智、网友“Sunjing”等。

因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2008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飘舞的黄丝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00161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