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高尔基三部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童年》创作于1913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素材的一部小说,主要描写了“阿廖沙”不幸的童年生活。阿廖沙在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寄住外祖父家。但是在这个家境逐渐败落、恃强凌弱的家庭里,外祖父贪婪、残暴;两个舅舅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他们之间常常是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两个舅母先后被舅舅们毒打致死。在这个令人感到窒息、可怕的家庭里,只有外祖母善良、慈祥、乐观,真正疼爱、呵护阿廖沙,带给他些许温暖。外祖母给他讲的许多生动而又有趣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民谣,慰藉了他痛苦、孤独的心灵,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对民间文学热爱的种子,使阿廖沙对正义事业和美好未来充满了朦胧的憧憬和向往。 《在人间》创作于1914年,描写了高尔基少年时期走向社会后的生活经历。在他11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年幼的高尔基不得不外出自寻生路。他当过鞋店学徒工,洗碗工,做过苦力,面包工和装卸工,从事着苦役般的繁重劳动,经常遭受东家的辱骂甚至毒打。在繁重的劳动之余,高尔基还爱上了读书,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教益,为深处底层的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使他充满了精神力量来抵御各种不健康的影响。同时艰难的生活磨练和大量的读书教育也使他逐渐养成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性格,同时开始思考人民的命运和人的崇高使命。 《我的大学》创作于1923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小说中的很后一部。作品主要描写了“阿廖沙”16-20岁之间在喀山时期的生活经历与成长。阿廖沙抱着上大学的梦想来到伏尔加河畔喀山市以后,但梦想无法实现。他甚至无处栖身,与朋友共用一张床,做过流浪汉、码头搬运工、面包工人、杂货铺伙计工,但仍 目录 《在人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 《童年》 《我的大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尔基三部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高尔基 著;彭娜 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22005600000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7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58000 |
出版时间 | 2017-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7-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