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戏剧理论(从柏拉图到布莱希特)/当代外国戏剧理论与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戏剧理论》采用文本分析,阐释艺术,接受美学等戏剧现象研究模式,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戏剧理论史,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古典主义时期、启蒙时期,最后到现代主义时期,涉及众多西方戏剧史上重要理论家、戏剧流派与思潮。该书着重西方戏剧理论发展演变的关联性与逻辑性,详细阐述发生背景、原因,核心理念及影响。附录有戏剧专业术语汇编、戏剧美学理论家及作品年表、作家姓名索引等实用工具。
该书在法国1998年首次出版,后经修订于2010、2016年出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预计于2021年2月发行。自出版以来一直是戏剧、文学大学专业用书,及法国高级和中级教师资格考试相关专业参考用书,也是普通戏剧爱好者易读的戏剧理论书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古代
1 摹仿艺术
2 柏拉图的批评
3 亚里士多德的剧作法
4 贺拉斯的贡献
第二章 古典主义
1 从人文主义到古典主义
2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 行动整一
4 内在可然性
5 “在场的幻象”
6 纯粹美学
7 理想的悲剧
第三章 戏剧革命
1 洛佩·德·维加和正剧的先驱们
2 启蒙戏剧
3 莱辛,狄德罗的追随者
4 哥尔多尼,意大利喜剧的改革家
5 浪漫主义戏剧
6 自然主义戏剧
第四章 通往现代性的征途
1 抽象的戏剧
2 神圣戏剧
3 政治戏剧
结论
戏剧专业术语汇编
戏剧美学理论家作品年表
参考书目
姓名索引
插图
导语
《戏剧理论:从柏拉图到布莱希特》采用文本分析、阐释和接受美学等研究模式,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戏剧理论史,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经古典主义时期、启蒙时期,最后到现代主义时期,涉及众多西方戏剧史上重要理论家、戏剧流派与思潮。该书着重西方戏剧理论发展演变的关联性与逻辑性,详细阐述发生背景、原因,核心理念及影响。对整个西方戏剧理论有较整体统筹、脉络清晰的把握。篇幅适中,语言简洁、准确,思路清晰,大量的引文生动具体。
精彩页
第七节 理想的悲剧
一 悲剧的目的:净化
高乃依在 “第二论” (即 《论悲剧及根据可然律或必然律创作悲剧的方法》)中、拉辛在若干 “序言”中都提出了悲剧的目的,他们为悲剧设定的目的与亚里士多德相同,即产生净化效果。他们追随亚里士多德,把悲剧的规则建立在接受美学基础上,通过悲剧对观众的作用来定义悲剧。
这是拉辛最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比高乃依更接近亚里士多德,他的论述主要 涉及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创造悲怆(pathétique)。他从不论及有关悲剧编写规则的问题,很可能因为他觉得高乃依已经论述得足够充分,他没有要补充的了。在他手头的亚里士多德 《诗学》中,他在有关 “净化”的部分所做的思考和评注最多。他读到的亚里士多德对 “净化”的定义如下: “一种生动的再现,通过激发怜悯与恐惧来涤除或缓和这类情感。”他补充道:“即指它通过引发这样的情感而去除其中过分的和不良的成分,将它们恢复到缓和的、合乎理性的状态。”拉辛对欧里庇得斯赞誉有加,以之为榜样,他在 《伊菲革涅娅》的 “序言”中,因为欧里庇得斯 “极具悲剧性,或者说,他很好地引发了怜悯和恐惧,而这正是悲剧真正追求的效果”。从同时期的见证实录,尤其是拉辛之子路易的 《让·拉辛的生活及作品记》 (Mémoiressurlavieetles ouvragesdeJeanRacine)中可知,古希腊戏剧一直属于拉辛偏爱的读物之列。这份爱源于他青少年时代在皇港修道院 (Port RoyaldesChamps)的学习生活,他的老师们是当时最优秀的古希腊研究学者。“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和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一起
去修道院的树林深处,他几乎已把他们的作品熟记于心。”他十分喜爱这些古代作品,当他朗诵悲剧时,他会把自己的喜爱之情分享给所有听众。路易说: “他那时在欧特伊 (Auteuil),布瓦洛家中,在场的还有尼克尔 (PierreNicole)以及另外几位尊贵的友人。大家谈起了索福克勒斯,这是他十分崇敬的作家,他从来不敢使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素材。他当时就是这样满怀虔敬地拿起索福克勒斯的古希腊语原文读了起来,是 《俄狄浦斯王》,并当场译成法语。瓦
兰古尔 (Jean-Baptiste-HenrideValincour)先生说,他非常激动,所有听众都体会到了这部作品中充斥的恐惧和怜悯。他接着说: ‘我看到过我们最好的作品由我们最好的演员演出,但都不及这次讲述令我心潮澎湃。我在写这些话的时候,脑海中依然浮现出拉辛手持书本,我们惶恐不安地围在他身边的画面。’这可能就是人们以为他打算写一部 《俄狄浦斯》的原因。”
拉辛着重指出了古希腊悲剧中最悲怆的时刻并做了评析。 《厄勒克特拉》中有这样一个段落:俄瑞斯忒斯假扮成他人,告诉厄勒克特拉她的弟弟已死,然后又向她吐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拉辛在这个段落的页边处写道: “俄瑞斯忒斯来了,带来一个坛子,他告诉厄勒克特拉,坛子里盛着俄瑞斯忒斯的骨灰。这是最后一个展现厄勒克特拉痛苦的片段,诗人在此尽其能事激起怜悯。戏剧中最美的画面,莫过于厄勒克特拉在弟弟面前痛哭流涕哀悼弟弟的场景了,这位弟弟本人也被打动,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拉辛发现,若严格地从行动的角度看,古希腊悲剧中有大量无用的情景,这些情景的唯一目的就是强化悲怆。他在1669年 《布里塔尼居斯》的 “序言”中说: “因此,索福克勒斯几乎到处使用这样的情景。在 《安提戈涅》中他展现海蒙的愤怒和克瑞翁在安提戈涅死后受惩所用的诗句数目,与我用于阿格里皮娜的诅咒、茹妮的退隐、那喀索斯的受惩和尼禄在布里塔尼居斯死后的绝望之情的诗句数目相当。”高乃依偏好行动复杂的悲剧;而拉辛则赞成行动的简洁,师法古代的悲剧典范,古人尤其擅长制造悲怆。就这一方面而言,拉辛对 《贝蕾妮斯》完全满意,这部戏在观众中受到热烈欢迎,用拉辛自己的话来说,因为这部戏 “荣耀中浸满泪水”。他在“序言”中说:“行动简洁,甚合古人口味,长久以来我一直想创作一部这样的悲剧。”这种简洁给他招来了批评。拉辛辩道,这是以可然性的要求为基础的简洁。他在 “序言”中说: “悲剧只有可然才动人,一天怎会发生许多事? 那么多事放在数周之内才有可能。
有人认为这种简洁性是创造力匮乏的标志。他们没有想到,真正的创造是于无中生有,如果诗人文笔枯竭乏力,难以用一个简单的行动,并辅以激情之烈、情感之美和表述之雅,在五幕的时间里持续吸引观众,他才会以繁复的波折为掩护。”想要打动观众的愿望始终支配着拉辛对题材的选择。同时期的人批评他在 《布里塔尼居斯》里塑造的主人公过于年轻,拉辛在 “序言”中回应说,正因为布里塔尼居斯太年轻,所以才 “颇能引起同情”。
高乃依几乎逐字重述了亚里士多德 《诗学》中关于 “净化”的论述,他在 “第二论”一文的开篇中就说道:“悲剧通过怜悯与恐惧来净化类似的情感。这是亚里士多德定义的原文,告诉了我们两件事:其一,它引发怜悯和恐惧;其二,它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净化类似情感。”他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话,并以斜体着重突出。但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戏剧理论(从柏拉图到布莱希特)/当代外国戏剧理论与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玛丽-克洛德·于贝尔
译者 译者:吴亚菲//赵英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76007
开本 16开
页数 4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542
CIP核字 2023016009
中图分类号 J80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