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第一本家教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最权威、最系统、最实用的家教宝典。本书分为了解孩子的不同心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三个篇章,从生理到心理,从安全到健康,为父母培育健康的孩子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该书内容涉及的都是父母育儿的细节问题,因此它是一本父母必读的健康育儿宝典。

内容推荐

《我的第一本家教书》分成了解孩子的不同心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三个篇章,从生理到心理,从安全到健康,为父母培育健康的孩子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父母在养育孩子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这些问题虽小,一旦忽略,却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作为父母,应该尽早知道这些细节,就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与一般智力教育图书不同,本书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这也是弱小的孩子对安全的最基本需要。由于内容全面、系统,是一本父母必读的健康育儿宝典。

目录

第一篇:了解孩子的不同心理

0一1岁

抱抱我/5

爸爸妈妈,笑一笑,请笑一笑/7

我要妈妈/8

陌生人使我紧张/10

请让我随意地爬/12

你们能懂我吗/14

我该练习走路了/15

为我祝贺第一个生日吧/17

1—2岁

妈妈别为我担心/2l

奶奶,那不是桌子的错/22

爸爸,请蹲下跟我说话/24

哇!这个世界好精彩/25

我相信一切都是真的/27

我学得很像吧/28

我哪儿错了/30

别吓唬我/31

我能玩沙子吗/32

为我加油吧/34

我告诉奶奶去/36

你们感觉到我的进步吗/37

2—3岁

我自己来/41

我不是故意捣乱/42

多陪我玩会儿,好吗/43

我就想要嘛/45

谁是最重要的/46

我什么都想知道/48

别当着客人的面说我,多难为情/50

我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51

我害怕打针/53

又犯错误了/54

我的心受“伤”了/56

3—4岁

我一定要去幼儿园吗/61

我们要分离了/62

我不喜欢幼儿园/65

听话就是好孩子吗/67

别在意我的小毛病/68

请给我讲清道理/69

要是总看电视该多好呀/71

我和小朋友吵架了/72

爸爸妈妈又吵架了/74

男孩儿和女孩儿为什么不一样/75

我不想自己干/77

我该学什么呢/79

4—5岁

其实我很复杂/85

大人总是对的吗/87

为什么不听听我的意见/88

妈妈,让我帮你吧/89

我该去特长班吗/90

我不能复制/9l

我是独一无二的/93

我不比别人好吗/94

原谅我,好吗/96

你们爱我吗/98

女孩子,男孩子/100

带我去更远的地方吧/102

5—6岁

我自己睡吧/107

谁帮我穿衣服呀/108

我喜欢过生日/109

爸爸过生日,我该送他什么礼物呢/111

地球是谁“发明的”/112

今天我心情不好/113

我要上学了/114

第二篇: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

如何爱你的孩子

爱的原则/119

接纳与爱/120

教导与管教/124

关注孩子的健康/126

关注孩子的“第二皮肤”——服装/130

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家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物质环境/137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心理环境/140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142

如何给孩子布置房间/147

为孩子挑成长的伙伴-

玩具——孩子的甜天使和伙伴/153

游戏——孩子的生活和学习/159

图书——孩子的良师益友/166

自然——孩子最好的教科书/168

公共场所——孩子的第二课堂/170

提高孩子的智慧与能力

平凡的家庭生活同样造就孩子的智慧与能力/177

了解孩子的不同表现,合理开发孩子的內在潜能/183

“多元智力”中八种智力的具体表现/184

矫正孩子的坏习惯

早晨睡懒觉/191

偏食、厌食/192

不爱洗脸刷牙/195

乱扔东西/196

不愿上幼儿园/197

说谎/199

好发脾气/201

偷拿东西/203

鼓励与惩罚/205

迷恋电视/206

破坏行为/208

过分以自我为中心/209

胆小恐惧/211

残害小动物/213

抽搐/214

揪头发/216

儿童强迫症/217

儿童神经性抑郁/219

儿童多动症/220

第三篇: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

这些地方,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

在街道上/233

户外游乐设施/234

嬰儿车/235

自行车/235

汽车里/236

游泳池和戏水安全/237

带孩子旅行/238

航空旅行/239

起居室/240

卫生间/241

厨房和餐厅/242

卧室/243

预防坠地/244

孩子独自在家/244

孩子头面部受伤怎么办

头颅外伤/249

面部损伤/252

眼睛/254

耳/256

鼻/259

牙/261

孩子躯体受伤怎么办

颈/265

胸部/265

腹部/267

背部/270

手/271

脚/274

腿/277

骨折/279

让父母为难的各种意外伤害

孩子淹溺怎么办/287

孩子烧伤怎么办/289

孩子被电击伤怎么办/294

孩子被冻伤怎么办/299

孩子被晒伤怎么办/300

孩子被刺伤怎么办/301

孩子被割伤怎么办/304

孩子被擦伤怎么办/306

孩子被戳伤怎么办/307

孩子关节脱位怎么办/308

孩子的身体进入异物怎么办/309

孩子窒息怎么办/318

孩子中毒怎么办/322

让父母心焦的各种特殊意外伤害

火灾伤害/337

地震伤害/339

儿童虐待伤/341

翻车、车祸伤害/342

汽枪误伤/343

来自动物的意外伤害/344

如何进行家庭急救

家庭急救箱的配置/349

父母必知的家庭救生技术/350

试读章节

我是独一无二的

接纳和欣赏自己的孩子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助力。

戴尔·卡内基调查了遗传学家之后说:从遗传学角度看,一个人成为这个人的机会是三十亿分之一。也就是说你孩子的形成非常偶然和难得,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孩子的长处一部分已经表现出来,也可能有一部分还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父母的责任是了解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发挥潜能,同时,也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肯定自己,喜欢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另一方面,每个孩子也都有自身的短处,有些是可以改正的,也有些难于克服,了解孩子的短处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改正,也在于使孩子在发展中能扬长避短。对于孩子难于克服的弱点,与其徒劳无功地去矫正,不如当做孩子自己的特点来接纳。心理健康的人是能看清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的人。

有两个人,都不太聪明,其中一个人说:我不如想像的那么聪明,我简直一无是处。另一个人说:我虽然不如想像的那么聪明,但我还有其他的优点,我仍然能生活得很快乐。第二个人的心理很健康。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希望他心理健康,生活快乐,就要用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优点也好,缺点也好,只要是你孩子所拥有的,就完完全全地接纳下来。在这样的年龄,孩子是通过大人对待他的态度和对他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有些父母说:我的孩子太淘气了,太活跃了,太外向了,我真希望他变得老实点儿,规矩点儿。有的父母又嫌自己的孩子太内向,不爱说话。有的父母煞费苦心地矫正孩子粗心大意、做事虎头蛇尾的毛病。有的孩子脾气大,被认为缺少家教。

当这些父母向我抱怨时,我问他们:“赤橙黄绿青蓝紫,哪种颜色更漂亮呢?”有人会告诉我:“绿色最漂亮,因为我喜欢绿色。”还有人说:“红色才是最漂亮的。”也有人会喜欢黄色或其他颜色。

我再问:“如果抛开自己的好恶,你能说哪一种颜色更漂亮吗?”很多人都会明确地回答:“不能。”因为每一种颜色都有他独特的魅力,在自然界中,他们相互映衬,不可替代。在纷繁的事物中你可以有所偏好,但自然有自己的安排,世界终归是因多姿多彩而美丽。在人类社会中,各人的脾气、禀性不同,我们又何必强求一律呢?怎么可能千篇一律呢?我不比别人好吗

若希望有一个自卑的孩子,就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的孩子比。

我很欣赏把自己又聋又哑的女儿培养为一个自信又有才华的大学生的周弘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说的话: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得到赏识,就孩子的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他还说道,“哪怕天下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这个万物之灵而自豪。”

有一句俗话说“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可是我却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恨不能把所有孩子的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如果说以前家中有几个孩子,可以分担父母的期望的话,而如今却只有一个孩子来承担全家的期望。我听到有的母亲这样教育孩子:“你看看你们班的张浩琴弹得比你好,李佳画儿画得比你好,王伟吃饭吃得又快又好,赵鸣乒乓球打得好,你跟人家比比,向人家学学。”

其实,任何一位母亲都最疼爱自己的孩子,她是不会同意拿她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所谓好孩子交换的。只是因为望子成龙心切,而掩藏起对自己孩子的疼爱、欣赏,充分表露出不满足。在表达对孩子的赏识、鼓励时非常吝啬;而在鞭策、责怪孩子时却十分慷慨,这似乎成了我们教青;孩子的一大特色。

比较东西方家教的不同特色时,我们发现:孩子的算术同样考了98分,当孩子把成绩单拿给爸爸妈妈看时,西方的家长通常会蹲下身来,给孩子一个热烈的拥抱,说“约翰,你真棒!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孩子为他这一阶段的努力成果兴高采烈。我们的家长通常会站得笔直,严肃地问:“你们班上有几个考100分的?你知道错在哪儿了吗?怎么那么马虎!下次注意啊!”孩子悻悻离去。

鞭策是一种激励方式,鼓励也是一种激励。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差距而奋起直追,也需要时常体验成功和满足,需要表现和确认自己的能力,嫩弱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我们的扶植、培育。孩子的自卑、白惭形秽最初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评价、接纳程度,因为这么小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依赖于大人。

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送给孩子未来的最好礼物。不希望有一个自卑、自惭形秽的孩子的父母请经常提醒自己: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每一点儿进步都值得我们欣赏。

            P93-P95

序言

我是一个6岁男孩子的母亲。每晚,孩子安睡之后,我开始写作这本书。

孩子房间的门半开着,柔和的灯光泻进屋子的一角。我稍一侧身,便能看见他熟睡的样子,使我不禁想起以前的事。

想起我们曾如何盼望他的来临。每天晚上,卷起纸筒听他在腹中的动静,感受他的小脚或小拳头或小脑袋的冲撞。可是,当他出生时,面对那一身红通通、皱巴巴的皮肤和拼命的哭叫,我们又是那么不知所措。

初为父母,如同刚来到世上的新生命一样盲然无助。但是,无沦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他说来就来了;也不管我们多么慌乱,他都用一双真挚的眼睛看着我们,似乎他一开始就相信:我们是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是他唯一值得信任、值得依靠的人。他把他的一切都托付给我们,而我们又不能把他视为已有。我们可以爱他,必须养育他,但却不能拥有他;我们可以为他付出一切,但他却不能以一切来回报我们。

我喜欢纪伯伦写给父母们的诗句,“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犹如弓上射出的生命之箭,射手看得见无限之路上的靶子,他用力把你们拉弯,好把他的箭射得又疾又远”。

6年来,我感受到了“弓”被用力“拉弯”的辛苦,也体验着其中的欢乐。记得他l0个月时,第一次清楚地喊出“妈妈”的情形,还有他的毛茸茸的小脑袋扎在我怀里的感觉;3岁半时,他第一天上幼儿园;5岁时,第一次和我们分室而居的焦虑不安的神情。每一点回忆,甜蜜中都夹杂着一些痛楚……孩子高烧不退时,被磕得头破血流时的那一种揪心的疼痛;晴天丽日的阳春,一家三口奔跑在嫩绿的草地上,看到孩子淌着汗珠的笑脸时的那一种对生活由衷的满足;我想,这都是我一生中无以替代的最深切的感受。

当我几乎忘记了整夜安眠、从容就餐、悠闲自在的滋味时,他已长大了。3天前的一个早晨,睡梦中恍惚听到房门被轻轻推开,睁开眼看见半个小脑袋探进来:“你们多睡会儿吧,一会儿我把早餐给你们送来。”

感动中又觉惊奇:孩子真的已经长大了!当我们还未准备好时,他就来了;当我们已习惯了对他呵护倍至时,他已开始学习关照我们;当我们觉得还没有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时,他已不再需要。

在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孩子举杯祝我们快乐,我们几乎同时脱口而出:“有了你,我们更加快乐!”

从一个生命形成开始,一天天,一年年,为人父母会感到陪伴孩子成长的路如此漫长,而回顾来路又是转瞬即逝。珍视与孩子相处的每一时刻,把握共同迈出的每一步,就是对孩子的最好关爱。

         李慧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第一本家教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慧生//李红//甄中科//杨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85130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6.31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