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的病
内容
编辑推荐

只把沈从文当做一个美文作家,你已经错了!

这是作为思想家的沈从文先生的文字!

直指中国人的劣根性,尖锐、透彻不让鲁迅!

他一生都在呼唤一个明媚的新中国。你读你知道。

由沈从文编著的《中国人的病》精选了沈从文各个时期关于社会与人生问题的思考文字,编选视角独特,所选文章均具代表性。在沈从文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宏阔的社会主题和悲悯人生的生命哲学。给喜欢沈从文的人,或者还不了解沈从文的人,以新的思考。

内容推荐

《中国人的病》由沈从文编著。

《中国人的病》讲述了: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

一个国家政治上多,不倒翁式的万能官僚,却少有深远眼光巨大魄力的政治家,学术上多对于强权晾会文巧的新式谶纬家,却少有对国家民族具无私热爱的哲学家和诗人。

不让作国民的感觉“国”是他们自己的,不让他们明白一个“人”活下来有多少权利——不让他们了解爱国也是权利!思想家与统治者,只责备年轻人,困辱年轻人,俨然还希望无饭吃的因为怕雷打就不偷人东西,还以为一本孝经就可以治理天下,在上者那么糊涂,国家从那里可望好起?

目录

 题记 检讨民族发展的一切抽象原则/刘红庆

第一辑 我的存在为的是返照人

 1.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原题《时间》

 2.我的人生信念的形成 原题《无从毕业的学校》

 3.思索生命,将生命化零为整 原题《时空》

 4.当因远虑而自觉同上帝争斗 节选自《烛虚》

 5.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或意识边际 节选自《烛虚》

 6.对生命的美特具敏感 原题《潜渊》

 7.任何一种骄傲自大都无意义 节选自《青岛游记》

 8.用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价值 原题《水云》

 9.怎么说我老不进步,还不快乐工作 原题《政治无所不在》

 10.应该有“我”还是应该无“我” 原题《一个人的自白》

第二辑 精神的浸润将形成未来

 1.凤凰:游侠者精神 原题《凤凰》

 2.童心不失·信仰永存 原题《青色魇》

 3.正直而有信仰,始终相信善 原题《黑魇》

 4.教育出青年女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节选自《烛虚》

 5.放大女性的生命与人格 节选自《烛虚》

 6.重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节选自《绿·黑·灰》

 7.将生命贴近土地,单纯而庄严 节选自《绿·黑·灰》

 8.年青生命倾心于实际事业,便可见国家将来 节选自《绿·黑·灰》

 9.将精力和信心粘附到民族发展需要上去 原题《自魇》

 10.用美与爱重造我们的国家 原题《美与爱》

第三辑 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权利

 1.中国实在毫无光荣出路可言 原题《“中国往何处去”》

 2.国家的悲哀在于做人没有神圣庄严感 原题《找出路——新烛虚二》

 3.中国人的病:失去了创造性与独立性 原题《中国人的病》

 4.悲观与乐观:切不可完全浮在表面上 原题《悲观与乐观》

 5.读经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原题《从“小学读经”到“大众语问题”的感想》

 6.读经与国民的道德建设 原题《论读经》

 7.知识阶级不应该沦落为政客的附庸 原题《读书人的赌博》

 8.知识阶级要用“意志”代替“命运” 原题《长庚》

 9.多数人观念与真理相反 原题《生命》

 10.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原题《抽象的抒情》

试读章节

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一切存在严格的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问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来真正的意义同价值,不过是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是无意义无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无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同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来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既如此单纯:“活下来,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这分歧是一看即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想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习惯,保护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伙。)

两种人既同样有个“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找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声音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同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人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并不多,可是间或有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个时间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问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头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问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很寂寞!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着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同,相同的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而跳跃。P3-5

序言

检讨民族发展的一切抽象原则

刘红庆

二十多年前,只要肯花八块五毛钱,就有一列从太原出发走走停停的破旧的慢车,愿载着你穿过重叠着乌烟的太行山,再穿过闪烁着星光的河北大平原,把你撂到脏乱不堪的北京南站。列车前一天下午启程,次日凌晨到达终点,它在山上山下蠕动的过程需要十几个小时。在这十几个小时的漫长时间里,你没有座位也没有尊严,与无数上上下下大兜小兜肩着拎着的陌生人,胸贴着胸,背靠着背,在列车的脏腑里,呼吸着它的呼吸,循环着它的血液,你的向往也就成了它向前的动力:嗵喀喀嗵喀喀嗵喀喀……

我第一次被它撂在北京南站,天还未完全放明,车站广场上到处蜷缩着三五成堆的旅客。我被一路公交车拖过长长的正在苏醒着的前门大街,在大栅栏站被放下。然后我摸索着找到了旧京八大胡同之首的石头胡同,挤进窄可容一人穿行的小石头胡同,爬上危危的二层木阁楼,有一张铁床属于我。这就是我的目的地了。

就是这段奔波着的青春的日子,我与沈从文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里相遇了。

先生告诉我,他早于我六十五年从更其遥远的湘西小城来到的北京。那时节只有二十一岁的他所住的杨梅竹斜街,距我住的石头胡同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先生说从他的住处西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地——琉璃厂;东去,是现代都市文明的集散地——大栅栏。在先生的启发下,我也曾徜徉在城南的胡同间,寻找六十五年前被先生顶过的那片云,清明着先生清明的那声声鸽哨,焦虑着先生焦虑的那团团炊烟……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二十多年来,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许许多多的沈从文的文字。沈从文几几乎成了我人生的全部宗教。醉心于沈从文的世界,我经历了阅读的“成瘾性”。而这“成瘾性”的产生,远非文字表面营造的边城长河给人的欣赏愉悦,在其文字背后,隐藏着宏阔的社会主题和悲悯人生的生命哲学,会让我怅然之后,继续怅然。

“独立人格”,“自由思想”,道家的通达观,墨家的勤勉风范,儒家的忧患意识,这一切都从沈从文的文字里汩汩汹涌而来。由此,我看到的沈从文便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成了二十世纪时空里中国作家最重要的骄傲与荣光!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沈从文面临外部世界对他的不理解,孜孜以求而苦苦思想的是一个伟大的主题:“检讨民族发展的一切抽象原则!”在那时,救亡固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但是打败外敌之后,我们自己怎么做?沈从文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给出了全中国一个异常明确而坚定的回答:从长远计,从国民的素质抓起,从这个国家每个人的庄严感培养起,创建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把这个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国家有序地治理好!

在今天看来,沈从文的思想是过分地超前了。他倡导“思”而非“信”,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民族衰弱的本质原因,他是能够准确地把清这个东方民族命脉的。他说出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说的话。在这一点上,他应该比他的好朋友梁思成先生更早地觉察到了变革时代的荒谬。如果说梁思成先生没有能够保住北京城墙是民族的遗憾的话,那么在梁思成竭力保城之前,沈从文用自杀的方式,要保的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权力!

但是,在时代洪流面前,沈从文的“先觉者”形象与“先觉者”的真知灼见,被一个又一个节节胜利着的大决战湮没掉了。沈从文的孤独,他的像屈原一样的孤独,让他在乱世中重演了“独醒者”的悲剧。这不是沈从文的悲哀,这是整个民族的无以言说的厚重悲哀!

当整个国家的人民只需要信仰不需要思考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来了。  沈从文是应该哭呢,还是应该笑?

他是哭笑不得。

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面对朋友们的哀荣,沈从文泰然处之,用墨家的朴实的工作态度来报答国家。他虽然不再抗争,但他也从来没有妥协过,在沉浸于文化遗产的无休止的工作中,他保持着自己的执拗,也保持着自己的尊贵。

我们今天学习沈从文,不是要读几个猎奇故事,而是需要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在时下依旧纷扰着的环境中,长于独立思考,时刻葆有自己的清醒判断,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我们判断清晰不是为了自己获利,而是为了不让全社会甚至子孙受损。

重新阅读沈从文的时候,我把大师关涉社会人生的思想性文字,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其生命哲学畅谈,二是其国民素质思考,三是其社会问题批判。他的话他都说清楚了,我是有点多余地突显出几个文中的句子而已。

在选编本书的时候,我主要使用了《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我想说的是,我对《沈从文全集》所有工作人员表达由衷的敬意与感谢!正是你们的辛苦付出,世界才拥有了一个思想大师的完整思想形象。我还要感谢我的助手弓宇杰,他录入了全部书稿,并进行了初校。

现在太原与北京间往来,动车只需要三个小时,今天的学子们出行,便不再有二十年前的尴尬了。但是,沈从文一直担心和抨击的制度制定者“没有长远打算”的现象,今天一样盛行。依着领导喜好,学子们一时被要求唱京戏,一时被要求跳交谊舞,一时被要求唱红歌,一时被要求对家长施跪拜礼。唯一不要求他们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说自己的话……

面对此,我想问的是:中国何时才能让沈从文的忧虑不再是忧虑呢?我得不到答案。但是我愿从沈从文的文字中,寻找“民族发展的抽象原则”。我希望你也如此。

二○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的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3668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1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9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