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从“现代性追求”的角度切入,系统叙述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对这一时段中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重要的作家作品等有很好深入独到的分析。参与该书写作的5位作者,都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们的共同参与为这段文学史呈现了一个相对客观而全面的面貌。 目录 第三版前言/1 第二版前言/2 绪论/1 第一节文学启蒙的意义/1 第二节对启蒙的冷静反观/5 第三节国家现代化及文学的新要求/10 第四节现代化的中断与变异:中国现代文学前、后期 的形成/13 上编(1917-1937.6)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19 第一节“发生”的概念/19 第二节近代知识界的形成/21 第三节白话的兴起/25 第四节近代诗文界的革命/32 第二章文学革命与白话文学/37 第一节文学革命/37 第二节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41 第三节文学社团与创作倾向/45 第四节早期白话文学创作/49 第三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鲁迅/53 第一节鲁迅出现的意义/53 第二节《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58 第三节《野草》和《朝花夕拾》/65 第四节杂文/70、 第四章多种小说形式的探索/79 第一节郁达夫与“自叙传”抒情小说/79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抒情小说/84 第三节乡土小说的流脉/88 第四节“为人生”的小说/91 第五章现代散文的建立和发展/97 第一节“随感录”所开创的杂文/97 第二节周作人与美文的倡导/101 第三节朱自清、冰心等人的散文/104 第四节报告文学的兴起与演变/108 第六章新诗流派的多样化探寻/111 第一节“凤凰之再生”——郭沫若和《女神》/111 第二节小诗派与“湖畔诗人”/114 第三节“戴着脚镣跳舞”——新月派诗人的追求/118 第四节冯至及其他诗人/123 第七章现代话剧的孕育与进展/128 第一节文明戏与爱美剧/128 第二节丁西林与早期独幕剧/131 第三节田汉、洪深与浪漫戏剧/134 第四节夏衍与戏剧民族化的努力/138 第八章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142 第一节命运悲剧——《雷雨》/144 第二节《日出》、《原野》及其他/148 第三节文明的挽歌——《北京人》/152 第四节曹禺的戏剧观及其影响/155 第九章时代激流中的左翼文学/157 第一节红色年代的先锋旗帜/157 第二节激昂的左翼诗歌/163 第三节浪漫化的革命小说/169 第四节转向写实的左翼小说/172 第十章现代派文学思潮/176 第一节李金发与象征派诗人/176 …… 下编(1937.7-1949) 第二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光炜 等 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949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44000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6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