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光学和激光扫描技术手册(原书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光机、激光扫描领域的经典著作,已经2版,由2位国际知名专家主编,26位各国专家合力编著;介绍的内容从单反射镜、转鼓到MEMS,覆盖面广,技术内容深入,特别是光机内部挠性结构、MEMS部分的内容实际深入,便于工程书现场应用;共16章、489图,提供大量设计案例,实例非常丰富。原书作者杰拉尔德·马歇尔先生和格伦·斯图兹先生,著作等身在美国及国际光学组织中都担任过要职,并且一直供职于商用光机、激光器的重要公司,在高能激光器、医用激光器、机载激光传感器、激光雷达、视网膜扫描、农产品检验、胶片印制、大尺寸测量、激光投影、显微术和印制电路板检验上都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熟的市场产品。他们与其他国际专家通力,将光机,特别是激光光机,有关的实际研发经验和案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对我国的光机/激光机的扫描领域应用和产品化,将有较大的帮助。本书译者周海宪曾担任613研究所总工程师,参与和领导过很多光学/光机科研产品任务。80年代作为访问学者曾到美国工作生活数年,对国内外光学领域的发展和技术都比较了解。他曾编写翻译过十余本图书,对我国光学领域的发展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内容推荐
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第 一,内容丰富,不仅有详尽的光学和激光扫描技术理论,而且给出许多实际的扫描实例;第二,覆盖面广,既介绍了常规的扫描技术(如单反射镜、转鼓),又阐述了一些利用诸如微纳米光学(微光机电系统)和全息光学的优选技术研发的光学和激光扫描装置;第三,为使本书能够充分反映光学和激光扫描技术领域的国际优选水平,汇集了该领域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26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本书可供光电子学、空间传感器及系统、遥感、热成像、军事成像、光通信领域中从事光学和激光扫描器设计和制造、光电子仪器总体设计、光学系统和光机结构设计的设计师、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书。
目录
译者序
原书第2版前言
原书第1版前言
致谢
第1章激光束特性:M2模型1
1.1概述1
1.2激光束特性(理论)发展史1
1.3本章内容的组织结构2
1.4混模激光束的M2模型3
1.4.1基横模:厄米特-高斯和拉盖尔-高斯函数3
1.4.2混模:纯模的非相干叠加5
1.4.3与光束直径相关的基模特性6
1.4.4基模光束的传播特性8
1.4.5混模激光束的传播特性:嵌入式高斯分布和M2模型9
1.5利用透镜对基模和混合模进行光束变换12
1.5.1利用光束-透镜转换技术测量激光束发散角14
1.5.2光束-透镜转换的应用:深聚焦的局限性14
1.5.3逆变换常数15
1.6基模和混模光束直径的定义15
1.6.1由辐照度分布确定光束直径16
1.6.2获取实用光束分布图的具体思考18
1.6.2.1市售扫描轮廓仪的工作原理20
1.6.3五种定义和测量光束直径(常用)方法的比较21
1.6.3.1Dpin(针孔分布1/e2限幅点的间隔)21
1.6.3.2Dslit(狭缝分布1/e2限幅点的间隔)21
1.6.3.3Dke(刀口扫描限幅点15.9%和84.1%的两倍间隔)22
1.6.3.4D86(通过总能量86.5%的同心圆孔直径)22
1.6.3.5D4σ(针孔辐照度分布标准偏差的4倍)22
1.6.3.6D4σ(对辐照度分布信噪比的灵敏度)23
1.6.3.7ISO选择D4σ作为标准直径的理由24
1.6.3.8直径定义的总结25
1.6.4直径定义之间的转换25
1.6.4.1M2是专享的吗?26
1.6.4.2转换规则的经验基础26
1.6.4.3不同定义直径间的转换规则28
1.7测量光束质量M2的具体问题:四切法29
1.7.1四切法的逻辑性29
1.7.1.1利用附加透镜形成可测束腰31
1.7.1.2束腰位置精度32
1.7.2数据的图形分析32
1.7.3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的相关讨论34
1.7.4市售测量仪器和软件包35
1.8光束不对称性类型36
1.8.1光束不对称性的常见类型36
1.8.2等效柱形光束的概念38
1.8.3其他光束的不对称性:扭曲光束,复杂像散40
1.9M2模型在激光扫描器中的应用41
1.9.1立体光刻扫描器41
1.9.2转换为统一的刀口法体系43
1.9.3为何使用多模激光束?43
1.9.4如何解读激光束测试报告?44
1.9.5利用等效透镜代替聚焦扩束镜44
1.9.6景深和扫描面位置处光斑尺寸的变化45
1.9.7扫描面上激光光斑圆度的技术要求46
1.9.7.1案例A:10%束腰不对称性46
1.9.7.2案例B:10%发散度不对称性46
1.9.7.3案例C:像散造成扫描面上有12%的不圆度47
1.10总结:M2模型综述48
致谢49
专业术语49
参考文献54
第2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56
2.1概述56
2.2激光扫描器结构56
2.2.1物镜扫描56
2.2.2物镜后置扫描56
2.2.3物镜前置扫描57
2.3光学设计和优化:概述57
2.4光学不变量59
2.4.1衍射受限60
2.4.2实际高斯光束60
2.4.3切趾率61
2.5性能问题62
2.5.1图像辐照度62
2.5.2像质63
2.5.3分辨率和像素数64
2.5.4焦深64
2.5.5F-θ条件65
2.6初级像差和三级像差66
2.6.1初级色差校正68
2.6.2三级像差性质69
2.6.2.1球差69
2.6.2.2慧差70
2.6.2.3像散70
2.6.2.4畸变70
2.6.3三级像差经验法则70
2.6.4匹兹伐(Pitzval)半径的重要性71
2.7具体设计要求71
2.7.1检流计式扫描器72
2.7.2多面体反射镜扫描72
2.7.2.1扫描线弯曲72
2.7.2.2光束位移72
2.7.2.3交叉扫描误差73
2.7.2.4小结75
2.7.3多面体反射镜扫描效率75
2.7.4内转鼓式系统77
2.7.5全息扫描系统77
2.8物镜设计模式77
2.8.1简单扫描物镜的设计剖析79
2.8.2采用倾斜面的多结构布局84
2.8.3多结构布局反射多面体模式84
2.8.4单通道多面体反射镜结构设计实例85
2.8.4.1CODEV程序中多结构布局物镜参数填写格式86
2.8.4.2物镜设计过程87
2.8.5双轴扫描88
2.9激光扫描物镜设计实例88
2.9.1300DPI办公打印机物镜(λ=633nm)89
2.9.2广角扫描物镜(λ=633nm)89
2.9.3中等视场角扫描物镜(λ=633nm)89
2.9.4长扫描线中等视场扫描物镜(λ=633nm)89
2.9.5适用于发光二极管的扫描物镜(λ=800nm)90
2.9.6双波长高精度扫描物镜(λ=1064和950nm)91
2.9.7高分辨率远心扫描物镜(λ=408nm)91
2.10扫描物镜制造、质量控制和最终检测91
2.11全息激光扫描系统92
2.11.1利用平面线性光栅扫描92
2.11.2扫描线弯曲和扫描线性度93
2.11.3扫描盘摆动的影响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光学和激光扫描技术手册(原书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杰拉尔德·马歇尔(Gerald F.Marshall),(美)格伦·斯图兹(Clenn E.Stutz)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594949
开本 16开
页数 55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889000.0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N27-6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