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论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作序,由马国馨院士、金磊副会长担纲主编,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组织10位院士大师及20世纪遗产方面的高校知名教授撰文。本书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近30年来出现20世纪经典建筑与重量大师的缘由,基于20年前马国馨院士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向国际建协递交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清单》,2008年国家文物局召开无锡论坛的《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无锡建议》及2008年国家文物局发文《关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自2016年至今公布推介的八批798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总体背景,充分说明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解读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作为一个新的遗产类型的必要性及迫切性。该书不仅向国内外彰显中国的世界眼光,还将在建筑遗产出版上填补我国在“申遗”项目新门类上的空白,也将展示中国建筑师及其作品自1900年以来的风采。书用“论纲”一词,旨在较全面论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理论框架,既要有方法论(价值论)、文化论、科技论、材料论、城市论、地域论、建筑师理念论,也要有中西方建筑师与作品的比较论,力求呈现在吴良镛先生《北京宪章》理念框架下,展示中国建筑师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做的贡献。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作序,由马国馨院士、金磊副会长担纲主编,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组织10位院士大师及20世纪遗产方面的高校知名教授撰文。本书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近30年来出现20世纪经典建筑与重量大师的缘由,基于20年前马国馨院士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向国际建协递交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清单》,2008年国家文物局召开无锡论坛的《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无锡建议》及2008年国家文物局发文《关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自2016年至今公布推介的八批798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总体背景,充分说明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解读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作为一个新的遗产类型的必要性及迫切性。该书不仅向国内外彰显中国的世界眼光,还将在建筑遗产出版上填补我国在“申遗”项目新门类上的空白,也将展示中国建筑师及其作品自1900年以来的风采。书用“论纲”一词,旨在较全面论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理论框架,既要有方法论(价值论)、文化论、科技论、材料论、城市论、地域论、建筑师理念论,也要有中西方建筑师与作品的比较论,力求呈现在吴良镛先生《北京宪章》理念框架下,展示中国建筑师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做的贡献。 目录 序一 单霁翔 序二 修龙 前言 马国馨 篇一 综论 理论建构 篇二 分论 地域类别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论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马国馨 金磊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30207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79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8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