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催眠二十八讲
内容
编辑推荐

催眠术的应用范围

治疗神经症:如抑郁症、各种上瘾症、社交恐惧症、怯场症、厌学症、情感挫折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症、更年期综合症、失眠,等等。

生理障碍:如洁癖、性心理障碍、阳痿、早泄、慢性胃炎,等等。

儿童行为障碍:如咬指甲、吃手指头、儿童多动症、口吃,等等。

其他医学应用:如减肥、节食、术后镇痛、疼痛控制、改善机体抵抗力,等等。

增进自我价值感及能力:如增强自信、提高记忆力、提高运动能力、消除职业困扰、提高生活品质、促进个人创造力,等等。

《催眠二十八讲》由威廉姆·W.库克所著,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内容推荐

《催眠二十八讲》由威廉姆·W.库克所著,《催眠二十八讲》详尽地介绍了催眠术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具体的应用。在医学及心理学领域,催眠是比较神秘的一个学科。在近现代医学及心理学发展起来之前,一直被蒙上巫术的阴影,而为世人所不理解。随着医学及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慢慢了解到人类潜意识的存在,以及它对人心理活动、行为等方面的巨大能动性,从而使催眠术慢慢成为心理诱导、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一种临床技术。该书稿通过二十八讲,阐述了催眠术及催眠状态的特点,如何进行催眠,如何成为一名实施催眠的心理治疗师,以及催眠的作用及风险,使一般读者能够对这一心理治疗技术有所了解。

目录

引 言 传说中的神秘超能力

第1 讲 入侵潜意识

催眠术的实践意义——催眠术是严谨的科学——催眠术与其他科学分支的关系——对于催眠现象的解析——用一个实例演示来说明催眠术的秘密

第2 讲 精通催眠术的人

催眠师需要的天赋——无意间获得催眠的能力——身体健康对催眠师非常重要——自信力、成功的决心、无所畏惧、精神专注度、敏锐的感知能力、沉着自制

第3 讲 你的睡眠会被盗走吗

受术者的“催眠易感性”与天生抗性——最理想的受术者——成群的人更容易受到催眠暗示控制

第4 讲 它们让你无法入睡

催眠“顽固的”受术者——催眠场地需要的条件——催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对催眠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催眠治疗抑郁症与狂躁症——受术者的皮肤条件、皮肤干燥度与催眠能否成功的关系

第5 讲 危险的暗示

受术者的安全——催眠师的意外状况——避免突然打击,构成危险的原因——心脏不好的被催眠者——“催眠后暗示”的注意事项——窒息——引起狂躁的可能

第6 讲 催眠师的手段

水晶球——中国神像人偶——演讲者和牧师——耍蛇人咒语——音乐对动物的作用——对儿童催眠

第7 讲 “盗梦”的7 个层次

困倦——轻度睡眠——深度睡眠——绝对服从——梦游状态——催眠木僵——催眠昏迷

第8 讲 超视力——催眠中的“千里眼”

超视力——生活中的超视力——如何制造千里眼——千里眼并非读心术——超视者的最佳人选

第9 讲 自我暗示的惊人影响

睡觉是自然的自我催眠——如何自我催眠——催眠沉睡时间不宜过长——心脏病、控制心跳——臆想的坏处——提高总体幸福感

第10 讲 叫不醒的宝宝

睡梦中的游戏——叫不醒的宝宝——催眠婴儿是母亲的天性——催眠失眠的病人

第11 讲 精神控制

催眠力量是如何发掘出来的—— 消除受术者的精神抗拒—— 清除杂念—— 培养自控能力—— 培养个人影响力——纠正不良习惯——治疗身体小毛病——战胜敌对意识

第12 讲 强大催眠能力的证明

避开气场强于自己的人——初学者的最佳受术者——如何制造催眠状态

第13 讲 催眠师的磁力操控术

治疗头疼——缓解牙疼和神经疼——消除体内病痛——治疗失眠——调节呼吸

第14 讲 坏习惯与暗示

习惯的本质——暗示,疗养所的基本药方——治愈吗啡和酒精上瘾——催眠如何改变人的习惯——戒除烟瘾——口吃的原因和治疗——纠正其他坏习惯

第15 讲 罪恶的催眠:利用催眠真能干坏事吗

催眠术不会败坏道德——会催眠的罪犯——犯罪的可能性——身体伤害的可能

第16 讲 现代医学中的催眠术

心理对身体的影响—— 护士的免疫力—— 退休后的风险——闲散是疾病的温床——臆想症——预防疾病的方法

第17 讲 催眠能让痛苦消失吗

催眠消除疼痛——如何制造麻醉状态——在催眠中进行危险手术——催眠对外科手术的价值

第18 讲 疯子不易被催眠,抑郁的人则很危险

疯子不易被催眠——抑郁症——催眠是治疗精神问题的理性手段——治愈由不良习惯引起的精神问题——消除幻想

第19 讲 动物也能被催眠

动物具备催眠力量——催眠动物——驯狗及驯马——驯服野生动物——人就是动物眼中的神

第20 讲 商业中的催眠术:你为什么被导购说服

成功的商人——砍价——推销保险——游说团体——精神上的优越感——无法掩盖的气质——社交红人

第21 讲 狂热、虔诚或精神萎靡:或许因为你被催眠了

职业成就由催眠铸成——人气和成功的关系——催眠术和法律——演讲术和辩论中的催眠——成功的宣讲

第22 讲 催眠能否摧毁意志消沉的人

“期待”心理是一种催眠影响——寻找快乐——公众集会和集会的“属性”——有魅力的发言人

第23 讲 催眠术的延伸效应:醒来后还会被催眠师控制吗

在被唤醒后仍发挥作用的暗示——催眠无法改变人的天性——情感之事

第24 讲 无法唤醒的恐惧

受术者一定能被唤醒——催眠中的注意事项——延迟唤醒不会引起任何伤害——“催眠沉睡”状态下的受术者唤醒过程较慢——不可突然从“梦游”状态中唤醒——唤醒前的愉快

暗示

第25 讲 “心有灵犀”与意念力

思想的交流,心灵感应——婴儿的思想——难以掩饰的情绪——预感——如何进行思想传输

第26 讲 被催眠者的“怪异”征兆

催眠时身体上表现出的征兆——刺激感官——身体扭曲——歌唱与演讲——欢笑和哭泣——返老还童

第27 讲 没有痛感:神奇的自我麻醉

自我麻醉是天然的能力——动物自我麻醉的表现——诊所中的实验

第28 讲 小结:最基本的10 种催眠方法

道具法——入迷法——蜡烛法——穆坦法——南希法——麦斯麦术——意念力——旋转镜——印度睡眠——Od 理论及磁力、电流影响

试读章节

催眠术知识的起始点就是,我们能确切地观察到一个人是能够从精神上控制他人思想和行为的;而在施术者指示之前,已经受到控制的人通常无法取得独立思考和行为的能力。

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其现象,深入学习其基本原理,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催眠中最为寻常的场景。

催眠师坐在他将要催眠的受术者身前,他们都身体健康,心智健全,一眼看去,很难判断双方的身份,然而随后一方将发出命令,而另一方则服从。他们可能达成了统一,但却不是规定谁来指挥、谁服从这样直白。这一隋景看上去像是: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又像根本没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一切却显得理所当然。一方扮演施术者角色,另一方自然是受术者。一方表明了自己的强势,另一方或多或少地看上去表示顺从。无人提及关于此事半字,也无人受到身体上的逼迫,然而,双方就是在如此默契中实现了催眠。

施术者指示受术者摆出某种姿势,他说话不多,但每条指示都得到立即执行。受术者完全可以收回自己的注意力,拒绝执行施术者的指令,可他却选择服从了,按照自己接收到的指令行事。

施术者做出几个动作,之后随意编造一个场景或情况,受术者听后会对其深信不疑,完全放弃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性。他会相信最为荒唐的谬论,只需稍做暗示,他就会投入极大的热忱执行施术者的指示,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幻想的。实际上,受术者会执行任何来自施术者的暗示。

以上是催眠师从精神上影响受术者看法和行为的一个普通例子,我们需要充分理解这种影响力是如何获得的,服从性是怎么产生的。受术者从最初自主的顺从,变成彻底被催眠后无意识的服从,这种变化是逐步形成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有一个瞬间的变化点。

我可以将其看作是往天平一端逐渐加重,来平衡另一端的重量。砝码一点一滴地施加于天平一端,到某个临界点时天平达到平衡,再之后另一端的重物翘起。与此类似,在催眠中,施术者的意念力逐步战胜受术者的精神抗拒,当催眠术师的精神力量越过这个平衡点时,受术者的抵抗将消失,他就被催眠了。

下面我们通过比喻进一步加以说明。当催眠状态已经完全产生,施术者的意念力可以看成是天平完全填满砝码的一端;而代表受术者的一端则失去所有砝码,彻底失去了左右天平的重量。

在对陌生受术者进行催眠时,通常催眠师事先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意念力才能使受术者失去抵抗,而催眠的过程通常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受术者曾被成功控制过,那再次对他进行催眠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知道天平另一端受术者的抵抗重力,那么施术者就能迅速地添加相应的砝码将其翘起。

经验会告诉施术者需要投入多少力量来催眠受术者。有时,催眠术在面对某个受术者时,能迅速感知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其产生影响,哪怕是催眠技艺再高超也无济于事。

要有效地进行催眠,我们就必须了解自己该做什么。我们知道,对他人进行催眠是一个完全在精神上进行操作的过程,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这一过程。究竟什么才是思想行为,人们有自己模糊不全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往往比自己能够阐述出来的更为复杂和让人疑惑。

对职业催眠师来说,心理学理论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他们更关心如何操作,如何将自己的意念进行优化,以促进自己的工作。思想总是先于行动,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你的行为是没有经过明显的思想念力而发起的,有的思维也不会涉及任何行为。下文就是几个案例:

1.一个人看到葡萄藤架上结满了葡萄,该场景诱导出“吃葡萄”的念头,而这一念头诱导出“采葡萄”的意一图。于是人就产生了与葡萄相关的思想活动,这些思想继而诱导出走向葡萄藤架、采摘葡萄和吃葡萄的行为,这就构成了由思想主导的有意识行为。换句话说,人的思想转化成为一系列物理动作,而后产生动作的结果。

P3-6

序言

本书为迫切想了解催眠术,渴望掌握催眠术要旨的人所著。全书文字平实,易于普通大众学习,案例翔实可靠,依据真实场景。书中绝无夸张不实之处,严格杜绝仅为文字的轰动性而杜撰虚假内容,而真正的催眠术本身也比凭空想象的更为精彩。

读者应抛开成见,全心投入催眠术中,因为催眠术绝非“骗人的把戏”或“障眼的手法”。它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涉及人类精神和身体上的行为;催眠术只对人类原本就具有的天然禀赋进行发掘,而这一禀赋的确是可通过练习而得到开发的。

熟悉掌握催眠术原理和法则的人,不难发现这种能力可以给自己在社交、思维和商业上带来巨大好处,它能够拓宽人的思维,让“精神与身体的联系”不再充满神秘及误区,使人们破除迷信,拒绝盲从。

书中章节提供充足的实例,解释人的精神对身体的影响,这也是现代医学治疗中攻克疾病的关键因素。成百上千明白“信念”(falth)或“意愿之力”的人,在面对身体的微恙时,已开始抛开对药物的依赖,凭借自己的精神力量调动身体机能来使得身体康复,实则这也是对催眠暗示疗法的应用。

曾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医学界作家说:“过去,药物的使用充满神秘,我们盲目服用任何医师开给我们的药物,同时也吞下了药物的副作用;而如今,随着科学知识的进步,医学的神秘一扫而空。”所谓“是药三分毒”,但先贤不曾了解,人体自身的生理机能同样可为恢复健康发挥作用,因此,许多思想独立的学者投身基督科学教会、信念治愈会以及其他许多反对药物治疗的机构组织。

这场反药物治疗的运动随之掀起,在运动早期出现了很多过激行为;在面对使用何种方式治疗疾病问题上,分歧的双方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极端对立之中,但正是这样的对立才最终形成了日后理想的折中方案。合理的餐食、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水和没有副作用的药物,这样的“药方”带来了出色的疗效;再辅以“人的信念”或精神疗法,也就是催眠暗示疗法,其综合效果可以说是超乎想象。我们希望,无论是过度依赖药物的人还是完全摒弃药物的人,这样的折中方案都能满足其需要,也让当代医学知识体系进入更为理想的阶段。而对催眠术的合理研究则可以加速和促成这一理想状态的实现,这同样是作者由衷的希望。

科学催眠术并无吹嘘玄幻之处,它的本质就如同其他任何科学分支一样简单易懂,但正是它质朴的属性,使人类忽视了其巨大的价值。

科学领域的任何知识都可能被人们误用作无谓的消遣,甚至是用于实现不义之事,当然催眠术也不例外。但作者由衷地希望本书的读者能将其催眠知识用于善途,使其从正面影响自己,造福他人。

威廉姆·韦斯利·库克博士

于芝加哥,埃文斯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催眠二十八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威廉姆·W.库克
译者 范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23729
开本 32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2013311778
中图分类号 B841.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3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