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心解读--早期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百分妈妈教养知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儿童早期的情绪世界,有欢乐也有困扰,有鲜花也有杂草。然而,在儿童的早期,为人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聪明与否,却很少关注孩子的情绪世界,极少留意他(她)开心与否。许多父母都是在孩子的冲动、暴躁、恐惧、焦虑、忧郁、攻击性、孤独、嫉妒、胆怯、任性、自私、畏缩等情绪反应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表现和性格特征时,才猛然省悟。然后痛心疾首、后悔不已。本书是ECCE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著作主要研究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基础性和核心性问题,如“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语言发展与智能培育”等,进行了科学、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内容推荐

本书是ECCE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著作主要研究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基础性和核心性问题,如“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语言发展与智能培育”等,进行了科学、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血,是一套具有严谨的科学理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并具有很强的应用操作性和实践推广价值的学术与实践指导性成果。该成果对为人父母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和科学认识早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发早期儿童的认知、情绪、语言、学习等多方面的智力潜能,进行科学育儿和培育健康、快乐、聪明的儿童,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目录

序·关注童心

本书导读

生命潮汐:人类情绪AB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何谓情绪

“心为人之本”——情绪价值

“喜怒哀乐爱惧欲,七情之内本无忧”——情绪类别

要点回放

情感之旅:早期情绪特点

“有感于内,必形于外”——早期情绪特点

从生物人到社会人——早期情绪表现

“四月春草长”——早期情绪发展敏感期

要点回放

童年心魔:早期情绪困扰

为“情”所困——早期情绪困扰的表现

无心插柳——“培养”出来的情绪问题

驱除心魔——早期常见情绪问题矫治

亲情互动:早期情绪交流

情绪交流的原则

以智育情——早期情绪交流的策略

以心育情——早期情绪交流的方法

化解冲突——亲子情绪沟通的“雷区”

教育智慧——亲子冲突化解技巧

百分父母:情意智能培养

情意智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智慧“合金”——EQ与AQ的整合

百分父母——情意智能教育课程

要点回放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2~3岁是社会性情绪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进一步分化为:会关心人、关怀人。如,儿童会经常对父母或照料者说:“你在干什么?”“我来帮你!”

表现出亲爱的感情。会亲热拥抱和亲吻;希望得到爱抚;有占有欲和嫉妒心;会自动对父母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

寻求成人的注意和肯定、称赞。

故意装模作傻和喜欢逗别人笑。

美丑、是非、善恶感开始萌发。

两岁前后,喜欢模仿成人或动画片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

两岁半后,会用词语表达内心感受。如“好累!”“真好玩!”“真美丽!”“真高兴!” “真开心!”“不喜欢!”等等。两岁半前的表达还较为笼统,如用“好急!”表示快点、“加 油”或紧张等心情。]

会表示出同感和同情情绪。如,听说姥姥生病了,宝宝会说:“姥姥病了,很可怜。” 妈妈的手机丢了,和妈妈一起焦急地寻找;找到了,和妈妈一道开心。

出现得意、焦虑、生气、害羞、轻蔑、伤心等比较复杂的情感。

喜欢听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仍然十分依恋父母。如,若视觉范围没看到父母,几分钟就会呼唤一次。

表现出对父母的偏爱和偏向。一般是,男孩子多偏爱和偏向妈妈;女孩子多偏爱和偏向爸爸。

有初步的自尊感。如,没有学会的事情说?不好玩”。受父母批评,过了好一会才愿意接受父母。

出现不好意思、羞耻、尴尬等感觉,并试图掩饰,Hj聃理防御机制;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很害羞。

会用不耐烦、不情愿、发脾气的语气或动作表达不愿意、不满、拒绝等情绪。

情绪易变、易冲动、不稳定,容易受到挫折,并表现出破坏行为。

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和伤害别人。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常用“我不要你了!” “我不跟你玩了!”或用吐口水、打踢等不礼貌或粗暴行为方式表达不满情绪。

强倔,反抗。大人说不准干啥(故意)偏要干啥;故意说相反的话。

责任感萌芽。

P34-35

序言

            关注童心

在人类语言中,“儿童”是最最动听、最美好的字眼。因为,儿童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儿童”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及法律概念意义不尽相同。日常生活中的儿童泛指小孩;心理学上所指的儿童是0至18岁的生命个体;法律法规上所指的儿童指未满18周岁的所有未成年人。《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法律上的儿童概念赋予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等诸种权利。 “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早期关注”是儿童发展与教育的主题。这应该成为促进儿童早期情绪健康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童年早期(Early Childhood)的年龄范围为0—8岁,这已经形成了世界共识。这一阶段包含了O-3岁(婴幼儿)、3-6岁(幼儿)和6~8岁(小学低年级)若干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儿童需要早期关注。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早期关心与教育,以下简称ECCE)是当前世界各国儿童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早期发展与教育是一门学问,不能光靠经验想当然。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专门的学习。

以早期情绪发展为例,儿童情绪由最初的对冷暖、饥饱、疼痛、不适等生理刺激源的原始反应,扩展到具有亲情、关怀、期望、逆反、掩饰、是非感、正义感等复合丰富的社会性情感:由哭、笑等最初的面部表情发展到动作表情、体态表情、语言表情等多种表情与整合表情。这一切,在儿童早期基本完成。更重要的是,情绪是心灵的调色板,它赋予儿童品德、行为和人格不同的色彩:快乐开朗,抑郁孤独;和善友爱,粗暴攻击;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社会成就和人生幸福!

儿童早期的情绪世界,有欢乐也有困扰,有鲜花也有杂草。然而,在儿童的早期,为人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聪明与否,却很少关注孩子的情绪世界,极少留意他(她)开心与否。许多父母都是在孩子的冲动、暴躁、恐惧、焦虑、忧郁、攻击性、孤独、嫉妒、胆怯、任性、自私、畏缩等情绪反应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表现和性格特征时,才猛然省悟。然后痛心疾首、后悔不已。

童心渴望关注。需要关注,更期待关注。

关爱童心才会关注童心。关注童心需要爱心,需要真挚的感情。充满爱心,方能温暖童心。

关注童心才能解读童心。童心如同书本,解读童心需要平视的眼光,平等的态度。注意观察,用心阅读,才能真正读懂童心。

关注童心才能走进童心。走进童心需要途径。尊重理解和沟通交流,是走进童心的唯一通道。

关注童心寸能孕育童心。培育童心需要智慧。教育智慧是开启儿童情绪心智之门的钥匙。

关注童心,就是关注孩子的幸福。关注童心,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

关注童心,也是关注父母自己。关爱童心、解读童心、走进童心、孕育童心的过程,既是父母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也是父母向孩子学习,亲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儿童心理与教育专家李季教授的新作《童心解读——早期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是ECCE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著作主要研究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基础性和核心性问题,如“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语言发展与智能培育”等,进行了科学、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童心解读》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血,是一套具有严谨的科学理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并具有很强的应用操作性和实践推广价值的学术与实践指导性成果。该成果对为人父母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和科学认识早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发早期儿童的认知、情绪、语言、学习等多方面的智力潜能,进行科学育儿和培育健康、快乐、聪明的儿童,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注童心需要学习。愿天下父母和早教工作者学会关心儿童幼嫩的心灵世界。

                Dr.ZHE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陈哲博士,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人类发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儿童发展与教育专家。)

后记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教科文组织的ECCE(早期关心与教育)研究项目,“儿童早期身心发展与干预研究”课题“早期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书以大量调查、实验、观察、叙事、个案研究为基础,构成了早期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的基本模式,体现了现代早期情绪教育的前沿性研究成果。本书可用作社区亲子教育中心和家庭早期亲子教育指导书。

本研究得到ECCE项目的组织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支持与帮助。藉本书的出版,特别感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ECCE项目主研人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育副研究员、周卫研究员、李洪曾特级教师、黄娟娟副研究员、孙永强老师、丁昀老师,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傅淳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张洁教研员、河北省承德市实验幼儿园尤桂杰园长、上海市宝山区早教中心严建萍老师、闸北区早教中心沈华老师等真诚合作。感谢广东省和广州市妇联、广州市卫生局,以及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沈惠洁同志和广州市海珠区妇联主席单丽荷、副主席谢念红同志的支持。感谢本课题组其他研究成员温丹娜、叶文芳、黎小虹、江燕秋、刘培英、黄利、郭腱珠、王潇、高菲、宋盈、杨凤、周燕辉、廖雅琪、李淑玲、叶晓丹、裴光华、钟晓文、丁红艳、李静对本课题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本研究还得到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广州民航幼儿园、广州港务局幼儿园、广州越秀区教工托儿所、广州白云区教工幼儿园、原广州芳村区儿童福利会托儿所、广州市海珠区亲子乐园、湛江市锦绣华景幼儿园、东莞市东城幼儿园、广州白云区家长学校等众多早教机构的大力支持。“本研究在作者亲子交流研究与记录,以及访谈、问卷调查和个案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特别感谢为本研究提供对话交流和观察记录的其他1 2位婴幼儿小朋友李柱深、黎梓蕾、张诗琪、蔡梓麒、黎耀方、邱悦、罗雅婷、王元申、黄君闻、胡淳梓、何乐然、汪颜康,以及他们的父母。

“童心解读”专题,0~3和3~6岁儿童“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语言与学习智能培育”等系列研究,是一项长期性的持续研究课题。欢迎对本研究有兴趣的家庭、早期教育机构和有关人士加盟合作研究(联系方式:E—MAIL:LJMM666@163.COM)。

特别感谢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人类发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儿童发展与教育专家陈哲博士为本书作序;感谢著名心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莫雷教授对本研究的指导;感谢广东教育出版社刘小玲编审(著名专栏作家“小玲姐姐”),阮春林博士对本书撰写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谢广东省教育促进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百分妈妈研究所叶文芳老师,吴珊、侯双小姐为本书的撰写收集、整理和提供资料。由于她们的前期工作,才使本书得以如期完成。

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定然存在不少谬误与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同行和读者朋友批评、赐教。

                        作 者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心解读--早期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百分妈妈教养知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季//许燕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62813
开本 24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186
208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