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是根据企鹅出版公司的原始版本译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姚锦镕、王逢振、许德金等担纲翻译。本书译文流畅,内容完整,以忠实原著为准则,收录了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全部作品,共计《血字的研究》、《四个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4部长篇小说和《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最后致意》、《新探案》5个短篇小说集(56部短篇小说),既是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的侦探小说巨著,更是每一个推理迷案头必备的不朽经典。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大侦探福尔摩斯的脚步,来开始一段神秘离奇、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吧!
1930年,71岁的英国侦探小说家、剧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将自己从27岁时开始创作的侦探小说系列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命名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交由企鹅出版公司出版。此书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的“黄金时代”,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的侦探小说巨著,被推理迷们称为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从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各国相继出版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00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球。其主人公福尔摩斯机智勇敢、疾恶如仇、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私人侦探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已成为世界通用的名侦探的最佳代名词和众人崇拜的英雄,同时他也是英国小说中刻画得最生动、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柯南道尔也因此获得了“英国侦探小说之父”的美誉。
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余家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这套作品,总印数超过了2000万册。本次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是根据企鹅出版公司的原始版本译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姚锦镕、王逢振、许德金等担纲翻译。本书译文流畅,内容完整,以忠实原著为准则,收录了“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全部作品,共计《血字的研究》、《四个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4部长篇小说和《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最后致意》、《新探案》5个短篇小说集(56部短篇小说),是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每一个推理迷案头必备的不朽经典。
我同伴的理论又一次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我不得不承认,这的确让我大吃一惊,我对他的分析能力也因此更加钦佩了。但是我心里仍然隐藏着某些怀疑,恐怕这是他事先设好的圈套,打算捉弄我一下;至于为什么要捉弄我,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这样想着,看着他,他已经读完来信,两眼茫然出神,若有所思。
我问:“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呢?”
他粗声粗气地问道:“推断出什么?”
“嗯,你怎么知道他是个退伍的海军陆战队的军曹呢?”
“我没有工夫讨论这些琐碎的小事,”他粗鲁地回答说,随后却又微笑了,“请原谅我的无礼。你打断了我的思路,但这没什么。这么说,你真的没看出来他曾经是海军陆战队的军曹?”
“真的没看出来。”
“判断这件事是很容易的,可是要说明我是怎样判断它的,却没那么简单。同样的,如果要你证明二加二等于四,你也会觉得比较困难,但是你却知道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刚才我隔着一条街就看到这个人的手背上有一个刺青,是蓝色船锚的图案,这是海员才具有的特征。而且他的举止很有军人气概,还留着军人式的络腮胡子;因此,我就可以判断,他曾是个海军陆战队队员。他的态度有些自高自大,还有一种发号施令的神气。你肯定也注意到他那副昂首挥杖的姿态了吧。此外,他的外表显然是一个既稳健而又庄重的中年人——根据这些情况,我就坚信他当过军曹。”
我情不自禁地喊道:“太棒了!”
“平淡无奇,”福尔摩斯说。但是,从他脸上的神情来看,我觉得他看到我惊讶而钦佩的样子,他也很高兴。“我刚才还说没有罪犯,看来我说错了——看看这个!”他说着就把军曹送来的那封短信扔到我面前。
“啊,”我大略看了一遍,禁不住惊呼,“太可怕了!”
他很镇静地说:“这件事的确不寻常。请你把信大声地给我读一遍好吗?”
下面就是我读给他的那封信:
亲爱的福尔摩斯先生:
昨天夜里,在位于布瑞克斯顿路尽头的劳瑞斯顿花园街号发生了一件凶杀案。今晨两点钟左右,巡逻警察看到该处有灯光,因这里平常无人居住,故而怀疑出了什么事情。后来该巡警发现房门大开,前室空无一物,中有男尸一具。尸体衣衫整齐,口袋里装有名片,上面写着有“伊瑙克·J.锥伯,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城人”等字样。案发现场既无被打斗抢劫的迹象,亦未发现任何能证明死亡原因之证据。屋中虽有几处血迹,但死者身上并无伤痕。死者如何进入空屋,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深感棘手。希望您在十二点之前惠临该处,我将在此恭迎。在接到回示前,现场一切均将保持原状。如果不能莅临,亦务必尽告详情,若不吝赐教,我将不胜感激。
特白厄斯·葛莱森上
我的同伴说:“葛莱森在伦敦警察厅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在那一群蠢货之中,他和雷斯垂德都算是鹤立鸡群了,眼明手快、机警干练,可惜都因循守旧,而且守旧得厉害。而且他们两人之间彼此钩心斗角,就像两个卖笑的女人一样善于猜疑妒忌。如果这两个人都插手这件案子,肯定会有一场闹剧可看了。”
福尔摩斯还在若无其事地侃侃而谈,我真的非常诧异。我忍不住大声喊:“人命关天啊,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了,让我给你雇辆马车来吗?”
“我还没有决定去不去呢。我真是世上少有的懒人,当然,只有当我的懒劲儿上来的时候才这样,因为有时候我也非常敏捷哩。”
“什么?这不是你一直盼望的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吗?” “我亲爱的朋友,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我彻底解开了这件案子,毫无疑问,葛莱森和雷斯垂德他们是会把全部功劳据为己有的。只因为我是个非官方人士。”
“但是他现在是有求于你呀。”
“是的。他承认我胜他一筹,在我面前他会这样认为;但是,他宁愿割掉他的舌头,也决不愿在任何第三者的面前承认这一点。虽然如此,咱们还是过去瞧瞧。我可以自己一个人单独破案。即使我得不到什么,也可以嘲笑他们一番。走吧!”
他披上大衣,那匆忙的样子表明,他跃跃欲试的心情战胜了无动于衷和消极冷淡的一面。
他说:“把你的帽子戴上。”
“你希望我也去吗?”
“是的,如果你没有其他事情的话。”一分钟后,我们就坐上了一辆马车,匆匆忙忙地向布瑞克斯顿路驶去。
天阴沉沉的,是一个阴霾多雾的早晨,路旁的屋顶上笼罩着灰褐色的帷幕,跟泥泞的街道相呼应。我的同伴却兴致很高,大谈意大利克里莫纳出产的提琴以及斯特莱迪瓦利提琴与阿玛蒂提琴之间的区别,而我却一言不发,静悄悄地听着,阴沉的天气加上令人伤感的任务让我陷入低落的情绪里。
后来我终于打断了福尔摩斯喋喋不休的音乐讨论,我说:
“你好像不怎么关心眼前的这件案子。”
他回答说:“还没有搜集材料哪。在没有掌握全部证据之前,先作出假设来,那是绝大的错误。那样就会使判断出现误差。”
“你很快就能得到材料了。”我一面说,一面指着前面,“要是我没记错的话,这就是布瑞克斯顿路,那就是出事的房子。”
“没错。停车,车夫,快停车!”我们离那所房子还有大约一百码的时候,他就坚持下了车,我们步行到那里。
劳瑞斯顿花园街号,一看就像座凶宅。这里共有四幢房子,离街稍远,两幢有人居住,两幢空着,三号是其中空着的那处。空房临街的那一面有三排窗子,因为长久没人居住,看起来很凄凉。玻璃上落满灰尘,到处贴着“招租”的告示,好像眼睛上长的白翳一样。每座房子前面都有一个草木丛生的小花园,把这几所房子和街道隔开。小花园里有一条黄色小径,是用黏土和石子铺成的;昨夜下了一场大雨,到处都泥泞不堪。花园外面围着一道矮墙,高约三英尺,墙头上装有木栅栏。一个高大魁梧的警察靠墙站着,周围有几个闲人,伸直脖子往里张望着,希望能看到屋里的情景,但是白费力气,什么也看不到。
我以为福尔摩斯一定会立刻奔进屋去,立刻着手研究这个离奇的案子。可是他看来一点也不着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他的漫不经心,让我觉得未免有点儿做作。他在人行道上走来走去,一会儿注视着地面,一会儿又凝视着天空和对面的房子以及墙头上的木栅栏。他这样仔细地察看过之后,又慢慢地走上小径,应该说,他是从路边的草地上走过去的,他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小径。有两次他专门停下来细细观看,有一次我还看见他露出笑容,并且听到他满意地欢呼了一声。在湿滑泥泞的黏土地面上,有许多脚印;但是因为警察来往穿梭,我真不明白我的同伴能从这上面辨认出什么来。但是我清楚地记得他曾经怎样出色地证明了他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因此我相信他肯定看出了许多我所看不到的东西。
在房子的门口,有一个头发浅黄脸色白皙的高个子走过来迎接我们,他的手里拿着笔记本。他跑上前来,热情地握住我同伴的手说:“你能来真是太好了!我把一切都保持原状未动。”
“可是那儿除外!”我的朋友指着那条小路说,“就是有一群牛从那里走过,也不会弄得比这更糟了。不过没关系,葛莱森,你一定是以为已经做出了结论,所以才允许别人这样做的吧。”
侦探闪烁其词地说:“我一直在房子里忙着,我把外边的事都托付给我的同事雷斯垂德先生了。”
福尔摩斯看了我一眼,嘲弄似的扬了扬眉毛:
“有你和雷斯垂德这样的人物在场,第三个人就不会有更多的发现了。”
葛莱森搓着手,得意地说:“我认为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这个案子的确非常离奇,我知道这恰恰合了你的胃口。”
“你是坐马车来的吗?”福尔摩斯问道。
“不是,先生。”
“雷斯垂德也没有坐马车吗?”
“他也没有,先生。”
“那好,咱们到屋子里瞧瞧去吧。”
问完这些毫无联系的问题,福尔摩斯便大踏步走进房子里。葛莱森跟在后面,满脸是惊奇的神色。
进入房子,通往厨房的是一条短短的过道,过道上没有地毯,落满灰尘。过道左右各有一扇门。其中一扇显然有很久没有人动过了。另一扇是餐室的门,惨案就发生在这个餐室里面。福尔摩斯先进去了,我紧跟其后,我的心情因为死尸而更加沉重。
这是一间方形的大房间,由于没有家具陈设,就显得格外宽大。房间的墙壁上糊着廉价的花壁纸,有些地方斑斑点点的,是长了霉,有的地方壁纸大片大片地剥落下来,露出里面的粉墙,是黄色的。门对面有一个漂亮的壁炉。壁炉框是用白色的假大理石镶嵌的,炉台的一端放着一段红色蜡烛,已经燃到尽头了。房间只有一个窗子,还很久没有清理过,污秽不堪,所以房间里非常昏暗,到处都暗淡无光。加上到处都是灰尘,显得更加阴沉可怕。
这些情景都是我后来才注意到的。我进去的时候,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极其可怕的尸体上;他仰卧在地板上,一双失神的眼睛还凝视着褪色的天花板。死者大约有四十三四岁,中等身材,宽肩膀,黑鬈发,还留着短硬的胡子,身上穿着厚厚的黑呢礼服和背心,戴着洁白的硬领和袖口,浅色裤子。身边的地板上还有一顶整洁的礼帽。死者双手紧握、两臂伸开、双腿交叉,看样子在他临死前有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他那僵硬的脸上露出的神情,在我看来,是一种极度怨恨的表情,是我从来所没有见过的。凶神恶煞的相貌,龇牙咧嘴的表情,已经很让人恐怖了,再加上低削的额头,扁平的鼻子和突出的下巴,看起来就像一个古怪的扁鼻猿猴。此外,那种极不自然的痛苦姿态,使他看起来益发可怕。我曾经见过各式各样的死人,但是没有哪个比这个伦敦市郊大道旁的黑暗污浊的房间里的更让人惊恐。P8-9
说到侦探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多半会是近100多年来风靡全球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小说。那位总是叼着烟斗、手拿拐杖、有着鹰钩鼻子和锐利双眸,同时又机智勇敢、疾恶如仇、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私人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可谓家喻户晓,早已深人人心,他不仅成为全世界人民心中名侦探的最佳代名词和受人崇拜的英雄,还使得英国知名的皇家化学学会第一次将“荣誉研究员”的称号授予了这位小说中的虚构人物。而小说中提到的福尔摩斯位于英国伦敦贝克街221号B的住宅,在今天已被建成福尔摩斯博物馆,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福尔摩斯侦探迷们前去拜访参观。
那么,提到这位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创造者阿瑟·柯南道尔。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剧作家。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附近的皮卡地普拉斯,父亲是当地政府的一名公务员,与几位叔叔都颇具绘画才能,这对儿时的柯南道尔影响很深。自小聪颖的柯南道尔先在教会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最古老的大学——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并于188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柯南道尔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但生意平平。有趣的是,这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医学博士却对文学情有独钟。1887年,英国《比顿圣诞年刊》采用了他27岁时为《康希尔》杂志所写的第一部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柯南道尔由此崭露头角。1890年,他的第二部侦探小说《四个签名》问世,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柯南道尔由此一举成名。次年,声名大振的医学博士即决定弃医从文,从此开始了其显赫的侦探小说创作生涯。1893年,柯南道尔把最后创作的12个短篇小说汇集成《回忆录》出版,然后决定辍笔,让福尔摩斯在《最后一案》中意外死去,打算从此结束侦探小说的创作。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做法引起了广大英国读者的愤怒和指责,他们不能容忍如此令人喜爱的大侦探就此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对此,柯南道尔惊喜交集,于是创作了《巴斯克维尔庄园的猎犬》作为福尔摩斯早期的探案故事,之后又在《空屋历险记》中让福尔摩斯重生,以此为契机又创作了一系列故事。1905年,他出版了《福尔摩斯归来记》;1915年,出版了《恐怖谷》,以安慰殷切期盼的读者。1927年,他又出版了《福尔摩斯新探案》,在此书的序中,柯南道尔再次表达了希望停止写作同一模式故事的心愿,而这次他求得了读者的谅解。于是,这一组故事便成为了他侦探小说写作的总结。后来,柯南道尔在去世前一两年将所创作的侦探小说根据短篇与长篇整理归类,1930年命名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交由企鹅出版公司出版。
柯南道尔虽然也创作过传奇小说和剧本,但最受人们欢迎的还是他的侦探小说。他一生中共创作了70余篇中短篇侦探小说,其中心人物都是神探福尔摩斯和其绝佳的搭档华生医生。就影响而言,柯南道尔几乎可以与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人媲美。更为重要的是,在继承了美国侦探小说鼻祖埃德加·爱伦·坡、英国小说家威尔基·柯林斯,以及法国小说家埃米尔·伽波里奥侦探小说的优秀传统后,柯南道尔首次让侦探小说步人了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使侦探小说成为与诗歌一样的独立文学类别而备受世人瞩目。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则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和最畅销的文学作品之一,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的“黄金时代”,被推理迷们称为推理小说中的《圣经》。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说:“和柯南道尔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相比,没有任何侦探小说曾享有那么大的声誉。”柯南道尔也因此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成为世界最畅销书作家之一。
时至今日,这套作品依旧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应归功于其历久弥新的特色。总体而言,“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小说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谋篇布局,独具匠心。“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结构都很紧凑,布局谋篇以奇诡见长。虽然福尔摩斯侦破的每件案件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一点在柯南道尔后期的作品中尤其突出,但读者往往对结局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福尔摩斯的破案法宝总是其所擅长的逻辑推理。(二)情节跌宕,悬念迭起。柯南道尔在设计案情时,特别注重情节的复杂性与可信度。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设计连环案或案中案。案件的发展往往是出人意料,一个悬念未解,另一个悬念又接踵而来,而案件的侦破也往往是在悬念迭起的高潮中成就的。(三)语言洗练,简单易懂。柯南道尔的语言凝练、易懂,常用对话,这可能与小说的读者群定位有关。毕竟这些小说当时针对的是所谓的普通大众,再加上杂志连载的篇幅有限,因而客观上也要求小说必须语言上简单质朴、情节上引人入胜。(四)叙事手法精妙,视角独特。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就叙事手法而言可谓自成一家:除《最后致意》和《王冠宝石案》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皮肤变白的军人》和《狮鬃毛之谜》采用福尔摩斯自述外,其余的叙述者都是“我”,即华生医生。他不但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助手,同时也是所有案件侦破的旁观者、参与人及记录者,可谓身兼四职。实际上,最早的《血字的研究》第一部的副标题就是“前陆军军医部医学博士约翰·H.华生回忆录”。叙述视角的偶尔变换也给叙事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福尔摩斯后来的变调自述埋下了伏笔。凡此种种,为福尔摩斯日后风靡世界奠定了优秀的文学基础。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各国相继出版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仅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中,就有30余家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这套作品,总印数超过了2000万册。与此同时,福尔摩斯也从书本走向了世界影视的大舞台,他神奇的破案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艺术技巧,他的天才构思与推理的创新手法,他所塑造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影响了无数后辈的侦探小说家,对后来侦探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传记《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约翰·迪克森·卡尔著)也因沾了福尔摩斯神探之光,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
本次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是根据企鹅出版公司的原始版本译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姚锦镕、王逢振、许德金等担纲翻译。本书译文流畅,内容完整,以忠实原著为准则,收录了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全部作品,共计《血字的研究》、《四个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4部长篇小说和《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最后致意》、《新探案》5个短篇小说集(56部短篇小说),既是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的侦探小说巨著,更是每一个推理迷案头必备的不朽经典。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大侦探福尔摩斯的脚步,来开始一段神秘离奇、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