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种爱/外研社双语读库
内容
编辑推荐

C.S.路易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的作品每年还在继续吸引着成千上万新的读者。本书中,作者带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爱,去想一想各种各样的爱,去体会一下各种各样的爱,包括:物爱、情爱、友爱、爱情、仁爱。

内容推荐

我们常常用狭隘的眼光去看待爱,把爱想得太简单;我们常常对爱过于信赖或近乎崇拜。在本书中,作者刘易斯向读者娓娓道来对爱的体会,带领读者走进更广阔的爱的天地,让读者了解各式各样的爱:物爱、情爱、友爱、爱情与仁爱。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对低于人类的事物的喜欢和爱

第三章 慈爱

第四章 友爱

第五章 情爱

第六章 仁爱

试读章节

当我这代人还是孩子时,大部分可能都曾因为说“爱”草莓而受过指责吧,英语里有“爱”(love)和“喜欢”(like)两个动词,而法语里却只有“爱”(aimer)一个词来表示这两个概念,有些人为这一点而感到骄傲。不过,法语中也有许多其他的表达方式。事实上,法语也常常借用英语中现有的表达方式。几乎所有说话的人,无论迂腐或虔诚,每天都会说自己“爱”某种食品、某种消遣或者某种职业。事实上,我们对事物的基本的喜欢与对人的爱之间存在连续性。既然“没有最低者也就无所谓最高者”,我们最好先从最底层说起,先说说纯粹的喜欢。同时既然“喜欢”某物意味着要从中得到某种乐趣,那么我们得先来说说乐趣。

人们早已发现,乐趣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指那些除非有欲望在先,否则根本不会成为乐趣的乐趣;另一类是指本身就是而无需这种前提的乐趣。第一类乐趣可以以饮水为例。口渴了的时候,饮水会是一种乐趣,如果非常口渴的话,饮水会是极大的乐趣。不过,若非口渴或遵从医嘱,世上很可能不会有人仅仅为了享受这种乐趣而给自己倒水喝。第二类乐趣的例子,可以是一种出乎意料的香味——例如早上散步时,你闻到从豆田里或者香豌豆丛中飘出的阵阵芳香。在那之前,你一无所求,完全满足;而你得到的这种可能会很大的乐趣,是一件未经追寻、额外附加的礼物。为了表述清晰,我只举了些简单的例子,当然,还有许多复杂的情况。若你想要一杯水(并会因此得到满足)。得到的却是咖啡或啤酒,那么你当然会得到第一种乐趣(缓解了口渴),但同时也得到了第二种乐趣(一种美味)。此外,有瘾的人会把本来的第二种乐趣转变为第一种乐趣。对有节制的人来说,偶尔喝杯酒是一种款待——就像豆田的香味一般。但是对酒鬼来说,他的味觉和消化能力早已被破坏,除了缓解他难以忍受的渴望之外,酒不能给他带来任何乐趣。只要还能辨认出丝毫味道,他就相当不喜欢它,但是这要比保持清醒带来的痛苦好多了。不过,通过所有的转换和组合,这两类乐趣之间的区别仍然是比较清楚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需求之乐和欣赏之乐。

每个人都会发现,需求之乐和我在第一章谈到的需求之爱有相似之处。但是不要忘记,我承认我曾不得不抵制一种倾向,即贬损需求之爱,甚至说它根本不是爱。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存在一种相反的倾向。我们很容易赞美需求之乐,却厌恶欣赏之乐:前者是多么的自然(一个极有影响力的词)和必要,而正是自然使其避开了过度之嫌;后者则是不必要的,并为每一种奢侈和罪恶大开方便之门。如果缺乏持这种主张的素材,我们尽可以打开斯多葛学派作品的阀门,里面应有尽有直到我们满载而归。但是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十分小心,千万不要过早地采取一种道德的或者评价的态度。人类的思维通常更热衷于表扬和批评,而不是描述和解释。它想要把每一个区别都变成价值上的区别;于是产生了那些不可救药的批评家,如果不把两个诗人当作竞争某一奖项的候选者而根据自己的喜好排列出顺序,他们就无法指出两者之间实质的区别。对于乐趣,我们绝不能这样做。现实太复杂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从欣赏之乐一旦变质(由于沉溺)就会沦落为需求之乐这一事实中得到了警告。

无论如何,对我们来说,这两种乐趣的重要性取决于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预示出我们的“爱”(严格的叫法)的特性。

口渴的人刚喝了一杯水后会说:“哎呀,我刚才就想要这个。”一个刚“饮了一小口酒”的酒鬼也会这么说。而那个清晨散步路过香豌豆丛的人更可能会说:“这个味道是多么的香啊!”品酒师抿了第一小口一流红酒后同样会说:“这是好酒。”谈到需求之乐时,我们倾向于用过去时态来描述自身的感受;谈到欣赏之乐时,我们却倾向于用现在时态来描述那个对象。其中的原因一目了然。

莎士比亚曾这样描述专横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情形:

疯狂地追求,一旦满足,  又疯狂地憎恨。

但是最简单而且最有必要的需求之乐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当然仅仅是某些而已。这些需求之乐一旦得到满足,虽不会令我们憎恨,却必然会极其出其不意地彻底“从我们身上消失”。当我们修剪完草坪口干舌燥地进屋时,洗碗池的水龙头和水杯的确非常吸引人;六秒钟后,它们就失去了所有的吸引力。煎炸食物时发出的气味,在早饭前和早饭后十分不同。还有,请允许我举一个最为极端的例子:(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我们看到一扇门上写着“男”字就会产生一阵喜悦,这种喜悦几乎值得吟诗庆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不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欣赏之乐是大不相同的。这种乐趣使我们感觉到,某种事物事实上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感官,而且还正当合理地得到了我们的欣赏。品酒师享用红酒时的乐趣,并不同于他脚冷时暧脚的乐趣。他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全神贯注去品尝的酒;它不枉融入其酿造过程中的传统工艺,不枉他这许多年来对品酒口味的训练。他的态度中甚至还隐约带有无私的成分。他并非完全为了自己才希望这酒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保存。即使生命将尽,再不能饮酒,一想到这酒会被洒出来或变坏,甚至会被无法辨别好酒坏酒的土包子(就像我)喝掉,他就会感到万分恐惧。路过香豌豆地的那个人也是如此。他不单单是享受这种气味,他还感觉这种香味不知怎地就值得去享受。要是路过时未能注意到或者心情不好,他就会责备自己,会觉得自己愚钝麻木,觉得这么好的东西浪费在他身上真是可惜。此后许多年里,他将会一直记得这美好的瞬间。当听说那天散步经过的花园如今已经变成了电影院、车库和新的小路时,他会为之感到惋惜。

科学地讲,这两种乐趣毫无疑问都与我们的机体相关。但是需求之乐主要与人体结构及其当时的状况有关,除此之外,它对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或吸引力。那些提供欣赏之乐的事物带给我们一种感觉——不论理智与否——即我们不管怎样都必须要品味它、留意它、赞扬它。“给刘易斯上这种酒是一种罪过。”红酒专家会说。我们也会问:“你怎么能路过这个花园而没有闻到那种香味呢?”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对需求之乐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永远不会因为在不渴的时候路过水井没有喝水而自责或是责备他人。

……

P17-23

序言

爱,需要理由吗?关于这个问题,《四种爱》可以给我们启发。选择翻译《四种爱》,是因为它是《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刘易斯的另一部作品。《纳尼亚传奇》中的童话世界给人以轻松而别样的感觉。我曾好奇地以为,《四种爱》也必将是一部教人如何认识各种情感的轻松读物。然而,后来我却发现,这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书。书中不仅对基督教教义和许多著作进行了阐释,而且还列举了诸多从古至今的英语国家文学著作的例子。从古英语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到20世纪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到20世纪法国小说家莫里亚克,作者如数家珍,把这些文学作品及其人物散落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的大多数著作都是对基督教教义的阐释。刘易斯曾参加过一战,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书中不止一处提到了战场。刘易斯不到十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由于与父亲的关系不好,他与哥哥相依为命。后来,他与已故战友的母亲和女儿相处了大半生,临近花甲之时,他与离异且患有癌症的美国女作家乔伊结婚。可以说,最初于1960年出版的《四种爱》饱含了刘易斯对人世间各种爱的深刻体会和感悟。

翻译此书,必须对宗教、哲学和世界文学予以必要的解读。本译本较前有译本更强调对原文的“忠实”,但不会以牺牲“通顺”为代价。在我看来,连贯是文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色。只有在译文中重建原作的连贯性,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所扮演的角色。

译者力求在以下几点有所突破:第一,对英文的理解和翻译。尽力保持对译本的忠实,这是此译本最重要的任务。第二,对注释的选择和解释。注释内容的权威性是此译本注重提高的地方。原著中涉及的各种文学著作特别多,且本书哲理性、思想性也很强,所以译者对书中提到的一些重要著作做了注释,以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阅读。

读过《四种爱》,人们会更加懂得如何去爱。爱,是伟大的,但也存在危险。读完本书,我们或许更能理解需求之爱、赠予之爱和欣赏之爱。我们更能理解,物爱产生于熟悉感,是最自然的爱;要想获得友爱,自己首先要有兴趣和爱好,但友爱的圈子也应尽力避免排外性;情爱与性爱是不同的,要更强调欣赏之爱,但也要谨记这种爱会让人盲目地投入,而将幸福置之度外,不考虑是否会带来悲剧的结果;我们还需要仁爱,就像上帝的恩典一般,仁爱可以使人去爱那些不可爱的人。但是爱一旦变成神,也就快要变成魔鬼了。我们要警惕把爱当成宗教,警惕爱带来的危险。从这一点上讲,爱是有理由的,也是需要理性的。

王鹏

2009年4月24日

书评(媒体评论)

“C.S.刘易斯是我最喜欢、也是影响我最深的作家之一。”

——J.K.罗琳(英国知名作家)

“权威却不专断,此书巧妙、文雅、公正地表露出爱之伟大和危险,是对简·奥斯汀和圣·奥古斯丁的新解。”

——亚马逊书店

“本啦讨论的内容并不新鲜,但却充满了极其宝贵的创见。”

——亚马逊书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种爱/外研社双语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C.S.刘易斯
译者 王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088389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