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译者·学者·师者 ——翻译之学问笔谭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认为,若将翻译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思考,它应涵盖实践、研究与教学三个方面,涉及译者、学者与师者。从事翻译教育的高校教师须努力做到三者的资质兼具,方有可能赢得学生,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本书从具体问题切入,以散谈形式围绕这三者展开讨论,着意传递三重意涵:一、翻译赖实践,笔耕不吾欺;二、识浅、见狭、学不足者,翻译研究终不能行远;三、理想的翻译教师应当努力达到技道双臻,且善于与学生切磋,共收丽泽之益。本书对翻译实践与研究者(包括从事通过翻译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人),以及翻译与语言专业的师生都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目录 \t“择一业终一生”之于我(代前言) 本书理念简述 译者 新时代中国翻译之大者蠡见 悟道·通变·强基——中华文化外译者需要的“三件套” 中医英译问题杂说 刍议“翻译”何谓与何为——兼谈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译写”之思也,其神远矣!——对许渊冲八字解释翻译的引申 科技翻译大赛有待更上层楼——第五届“上电杯”全国科技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总结发言 学者 明道利器,翻译之基——图示“从译者到学者” 翻译变局下的“学”“识”新思考 翻译理念更新,研究范式转换——中国翻译学者(教师)面临的挑战 初心依旧,使命维新——应用翻译研究再发轫断想 学重本源,道通实践——翻译专业(方向)研究生做学问之津梁摭谈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译者·学者·师者 ——翻译之学问笔谭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何刚强, 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6817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05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