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B--窃贼/午夜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09年爱伦·坡终身大师奖、08年卡地亚钻石匕首奖得主苏·格拉夫顿携女侦探金西·米尔虹登陆中国。这部经典推理巨作让每个字母都充满了杀机,是逻辑推理的冷硬果决与女侦探柔性风貌的完美结合。它包揽了夏姆斯奖和安东尼读者票选最佳小说奖。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金西·米尔虹的事务所迎来了一位新客户。

优雅高贵的贝弗莉·丹齐格委托金西寻找她失踪的姐姐。这看上去只是一宗相当普通的寻人案。因为生意不太好,而且有一堆账单等着要付,所以米尔虹接下了这桩案子。

但是随着调查的推进,案情变得复杂起来:一幢被大火烧毁的房,一个被残忍杀害的女人,一件丢失的猞猁皮衣,一户邻居的公寓被盗贼闯入但只偷走了一些毫无价值的文件,另一间公寓被翻得乱七八糟,更多的谋杀案……米尔虹渐渐发觉自己身处于一个噩梦般的镜厅中间,现实在其中被幻想扭曲,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但危险依然存在。

试读章节

那天上午我刚进办公室,才待了不到二十分钟。我拉开二楼阳台上的玻璃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拿出咖啡壶煮了一壶咖啡。六月的圣特雷萨,上午清凉,下午多雾。当时还不到九点,我在整理前一天的信件,听到有人敲门,随后一位女士像风一样飘了进来。

她说:“噢,还好,你在。你一定就是金西·米尔虹吧。我叫贝弗莉·丹齐格。”

我们握了握手。她一屁股坐下后就开始翻手提包,掏出一盒带过滤嘴的香烟,抽了一根出来。

她说:“抽支烟,不介意吧?”还没等我回答,她就已经点上了那支香烟。她吸了口烟,随后吐出一个烟圈,熄灭了点烟的火柴,慵懒地四处张望着寻找烟灰缸。我从文件柜顶上拿了一个烟灰缸下来,掸了掸上面的灰尘递给她,并问她是否想来杯咖啡。

她笑着说:“噢,当然,为什么不呢?今天上午我一直高度紧张,所以还是来杯咖啡比较好。我从洛杉矶一路开车过来,而且正好赶上上班高峰时间。噢,上帝啊!”

我一边给她倒咖啡一边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她将近四十岁,身材娇小,穿着得体,活力四射。她那一头乌黑亮丽的直发修剪得很有层次,像个泳帽一样罩在她的娇小的面庞上。她有着一双明亮湛蓝的眼睛,黑色的睫毛,干净通透的皮肤,两颊还打了一点儿腮红。她上身穿着一件淡蓝色的棉纱针织衫,下身是一条淡蓝色的府绸裙。她的手提包看上去质地不错,也很柔软。包上有好几个拉链口袋,里面装的什么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她的指甲又长又尖,涂了玫红色的指甲油,戴着一枚红宝石结婚戒指。她看上去并不时尚,但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自信的味道,就像一个精致但保守的店铺精心包装出来的昂贵商品。

我向她示意是否要加奶油和糖,她摇了摇头。我给自己的杯子里加了些淡奶油,开始进入正题。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我想请你帮忙找一下我姐姐。”她说。

她又开始翻她的手提包,拿出一本通讯簿、一套红木钢笔和铅笔以及一个白色的长信封,放到我的桌子边上。我还从未见过像她这样自以为是的人。她好像觉察到了我的想法,立刻对我笑了笑。她翻开通讯簿,然后把它转过来对着我,用玫红色的指尖指着上面的一条记录。

“你把这个地址和电话号码记下来吧,”她说,“她叫伊莱恩·博尔特,在本市的维阿玛德里那有一套公寓,下面这个是她在佛罗里达的地址。她每年都会到博卡待上几个月。”

我感到一丝疑惑,但还是把这些地址记了下来。她又从白信封里拿出一张像是法律文书之类的文件,粗略地翻了翻,生怕和上次看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贝弗莉·丹齐格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惴惴不安。“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失踪了。我只是不知道她现在到底在哪儿,而这些文件又急等着她来签字。我知道这听上去似乎有点愚蠢。她只分到其中的九分之一,加起来也不过是两三千美元。但是如果她不签字确认的话,我们就不能分这笔钱。在这儿,你可以自己看看。”

我把文件接了过来,大致扫了一眼。文件是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起草的,里面全都是些“鉴于”、“裁定”、“责令”以及诸如此类的法律术语,大致内容是一个叫西德尼?罗恩的人死后把财产分给了列表中的几个人。贝弗莉?丹齐格的名字排在第三位,地址是洛杉矶。伊莱恩·博尔特的名字排在第四位,地址是圣特雷萨。

“西德尼?罗恩是我们的一个远房表亲,”她开口道,“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却收到了这份通知,伊莱恩肯定也收到了一份。我在表上签字确认后就寄了出去。接下来我也没有再去想这件事。你可以从这封信上看出这是六个月前的事了。后来,我接到律师的一个电话……他叫什么来着?”

我扫了一眼文件。“温德。”我说。

“对,就是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老是记不住他的名字。温德先生打电话告诉我,他们一直都没有收到伊莱恩的回信。我想她肯定和平常一样去佛罗里达了,所以没有把信寄出去。于是我便联系了她在佛罗里达的公寓管理员。可是她也接连好几个月都没有伊莱恩的消息了。当然,我姐姐刚到佛罗里达时也有过几个月找不到人的情况,但最近从来没有过。”

“你有没有打她在佛罗里达的电话?”

“据我所知,温德先生打了好几次。她有一个朋友和她住在一起,温德先生留下了姓名和电话,但是伊莱恩一直没有回电话。蒂莉也联系不上她。”

“蒂莉?”

“就是伊莱恩在这边常住的那幢楼的管理员。蒂莉一直给伊莱恩寄信。她说伊莱恩每隔几个星期都会给她回一封短信,但是自从三月以来一直没有伊莱恩的消息。坦白地讲,这真是件麻烦事,而我又没有时间亲自去找她。”贝弗莉缓缓地吸了最后一口烟,并顺手把烟掐灭了。

我继续做着笔记,但是她一定是看出了我一脸的狐疑。

“有问题吗?难道你不接这种活儿吗?”

“不是的,但是我每小时收费三十美元,这还不包括其他一些花费。如果这件案子只有两三千美元的话,我不知道你是否会觉得不值。”

“哦,这件事既然是因伊莱恩而起,我肯定会让她用她那份钱来补偿我。我的意思是说,由于她不在上面签字,所有人都拿不到钱。我必须要说的是,这是她的一贯做法。”

“假如我飞到佛罗里达去找她,那么即便我只收取平常差旅费用的一半,那也是一大笔钱啊。丹齐格夫人,你看——”

“请叫我贝弗莉。”

“好的,贝弗莉。我并不是想要打击你的积极性,但是老实讲,我觉得这件事你完全可以自己处理。我可以给你几个建议。”

贝弗莉朝我笑了笑,笑容似乎有些勉强。我后来才意识到她习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她睁大了眼睛,眼睛像瓷器一般蓝幽幽的。

“伊莱恩和我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她平静地说,“我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花的时间已经够多了。但是我又向温德先生保证会找到她,这样整个遗产才能分完。其他继承人向他施压,而他又把这种压力转嫁给了我。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预付一笔钱给你。”

她又开始翻她的手提包,从里面拿出一本支票簿。她取下红木钢笔的笔帽,然后盯着我看。

“七百五十美元够吗?”

我把手伸到最底层的抽屉,“我来起草一份合同吧。”

我去银行兑换了支票,随后从办公室后面的停车场把车开了出来,径直开往伊莱恩·博尔特位于维阿玛德里那的住处。那个地方离市区不远。

我觉得这不过是件很普通的案子,一两天应该就可以搞定了。我甚至还有点后悔,刚刚存进去的钱可能有一半要退还给贝弗莉。这倒不是因为我还有其他什么事情要做——最近生意并不太好。

伊莱恩·博尔特所在的街区既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的简陋的小平房,也有新建的公寓,但以小平房为主。这些房子的窗户都很小,墙上涂的都是灰泥,但都变成商用的了。其中既有脊柱按摩医生,也有二流牙医。这些牙医在给你拔牙时会对你进行半麻醉,这样你就不会怕疼了。假牙一天搞定——你值得信赖的诊所。这真是太恐怖了。如果你忘了付装上牙托的钱,他们会怎么做呢?这个地区大部分还都保持着原来的旧貌——一些上了年纪的、靠养老金生活的人一如既往地侍弄着他们的绣球花,但是房地产公司最终肯定会把这些花给铲掉的。政府对圣特雷萨投入了大量资金,其中大部分用于市容建设。这里没有耀眼的霓虹灯,没有贫民窟,也没有大煞风景的大烟囱。随处可见的只是灰泥、红瓦屋顶、叶子花、老式房梁、土砖墙、拱窗、棕榈树、阳台、蕨类植物、喷泉、公共大道以及盛开的花朵。被翻新的建筑物比比皆是。但这一切又让人感到有些不安——过于优雅、过于赏心悦目了。

到达博尔特的住处后,我把车停在房子正面锁好,然后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审视了一下她的房子。这套房子看上去很奇怪,像一个巨大的马蹄铁,两端对着街道。房子一共三层,车库在地下。整套房子既有现代风格,也有仿西班牙风格。正面是拱门和阳台;高高的锻铁门背后是一个栽着棕榈树的院子。但是房子的侧面和背面均未加装饰,仿佛建筑师朝一个普通的胶合板箱里放了一块地中海薄板,然后又在顶部加了一道红瓦边以说明这是一个完整的屋顶。甚至这些用树棍支撑的棕榈树也像是用纸板剪出来的。

我穿过院子,来到四面都是玻璃的大厅。大厅右边是一排邮箱和门铃。在我的左边,透过另外两扇锁着的玻璃门,可以看到一排电梯门和一个通往楼梯的出口。大型盆栽植物被巧妙地放置在入口处。一直朝前走,有一扇门通往一个院子。我在院子里看到几把嫩黄色的帆布轻便折叠躺椅。每个房间的门铃旁边都贴着胶带,上面有房客的名字。我查看了一下这些房客的名字。一共有二十四个房间。管理员蒂莉·阿尔伯格住在一号房,伊莱恩?博尔特住在二楼的九号房。

……

P3-8

序言

待一切都结束时,你可能会后悔当时没有看清一些问题,脑子里会浮现出“早知如此”之类的想法。我叫金西·米尔虹,我大部分的报告都是这样开头的。刚开始我都会进行一下自我介绍,讲一下我是干什么的,就好像我在谈起后来发生的一切时,所能说的也就是这样一些简单的事实。

这就是我生活的简单写照。我现年三十二岁,单身女性,自己做老板。我二十岁时考入警校,毕业后进入圣特雷萨警察局。我现在甚至都想不起我在从事警察这份工作之前对这个职业有着怎样的认识。我对法律法规的概念肯定比较茫然,而且还有些理想化--我以为只需偶尔在法庭上作证,证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就行了。在我看来,坏人最终都要坐牢,这样其他人就可以继续安居乐业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幼稚。我对当警察的种种限制非常失望,并且因为众人总是带着好奇和轻蔑的表情看待女警而失望不已。我不想再去为这种和善的侮辱而辩解,或一次次地证明自己有多么坚强。我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处理这种痛苦,所以我离开了警察局。

整整两年时间,我试着对各种职业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一种职业能像警察那样对我具有吸引力。尽管人们对警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但必须肯定的一点是,干这种差事的人,生活中确实会不时地遇到一些刺激场面。我被这种刺激的工作深深吸引,我不甘于做平凡的事。

最后,我进入了一家小型私人调查公司,又花了两年时间熟悉业务。随后,我自己开了一家有正式许可和担保的私人调查公司。公司开业已经五年了,勉强可以维持生计。我现在比以前更有头脑,更有经验,但有一个事实一直存在:当一个客户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时,我始终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书评(媒体评论)

读完格拉夫顿的《A:不在现场》之后,我们仿佛被悬吊在绝壁上。大家都翘首期待着字母系列的后续作品。幸好,《B:窃贼》的问世适时地拯救了我们,而且事实证明我们的期待是值得的。

——玛里琳·斯塔西奥

苏·格拉夫顿塑造了这样一个女人,她聪明、幽默、性感,就像一块有着香糯糖心的小脆饼。

——《新闻周刊》

金西具有迷人的个性。她机智而又敏感,坚韧而不粗俗,仿佛一位中世纪的骑士在街头现身。

——《洛杉矶时报》

金西·米尔虹是一个与众不同且极富创意的角色,我相信这套丛书能够从A到Z,有始有终。

——帕特里西亚·莫伊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B--窃贼/午夜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苏·格拉夫顿
译者 朱小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7108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9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7-9733
版权提供者 Henry Holt & Company,LL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