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红海求索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共收录十六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上编”收文七篇,《“《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偶然与必然》一文,原连载于《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4期和2013年第1期。该文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大批判运动的成因作了概括、梳理和总结,也对拙著《红学:1954》作了补充和更正。其他六篇文章,则对王国维、蔡元培、鲁迅、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等六位较有代表性的红学人物作了论证和评价。这些文章,曾分别刊载于《传记文学》2007年第7期、2007年第9期、2007年第11期及2008年第2期、2008年第6期、2008年第10期。因这七篇文章均偏重于红学史方面,因将本编谓之日“史论”;“中编”收录文章五篇,主要是考证辩驳性质,因名之日“考辩”。此类文章,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文史功底和思辨能力。只可惜笔者才疏学浅,仅属皮毛类文章而已。“下编”收录四篇文章,均为综述或述评类文章,因名之日“述评”。此类文章,许多大学者或大师级人物不屑为之,但笔者却对之特别重视。它不仅需要高度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一部相关学术问题的小型学术史。 目录 自序/1 第一编 史论 《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偶然与必然/1 文学评论派的开山祖师 ——王国维/56 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人物 ——蔡元培/68 鲁迅的红学成果/86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 ——胡适/97 误入“红尘”的俞平伯/124 第二编 考辨 再谈《红楼梦》的著作权问题/145 脂批琐谈/162 以“索隐”手法弹奏的“自传说”老调 ——评刘心武先生的《红楼梦》“揭秘”/173 大观园漫谈/191 对《红楼梦》新校本第三版的几点商榷意见/208 第三编 述评 曹雪芹生卒年研究述要/233 脂本评者研究综述/245 新丰润说论争述评/265 香山“曹雪芹故居”真假之争/27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海求索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玉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9520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0000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