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塞格雷传/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导师。

与费米、劳伦斯、费恩曼等世界顶尖科学家在一起研究核物理,成为了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核心科技力量。

塞格雷发现的反质子对人们认识物质的本质机及其原子核的秘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朱丹红编著的《塞格雷传》讲述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传奇人生。通过对塞格雷的求学经历、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成就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品语言流畅,故事通俗,并收录了诺贝尔奖委员会对塞格雷的颁奖辞、塞格雷的领奖辞、生平、年表、获奖时代背景、获奖当年世界大事记等,具有很好的参考及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塞格雷的意识中是迷糊而断裂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塞格雷已经成长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物理学家,并与费米、劳伦斯、费恩曼等世界顶尖科学家在一起研究核物理,成为了影响战局进程的核心科技力量。

朱丹红编著的《塞格雷传》是一部关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塞格雷的传记作品。

《塞格雷传》包括塞格雷年表、塞格雷获奖当年大事记、诺贝尔奖获奖辞、授奖辞、获奖时代背景等。

目录

序言

Preface

第一章 家庭与成长背景

 Chapter 1 Family Background

 1.塞格雷家族

 The Family

 2.最初的记忆

 First Memory

 3.迁居罗马

 Emigrate to Roman

第二章 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Chapter 2 The Tempering of Scientists

 1.宗教迷思

 Religious Superstition

 2.雕刻大学时光

 Sculpture University Time

 3.转战物理学

 Fought Physics

第三章 一个全新世界

 Chapter 3 An All New World

 1.军队生活

 Army Life

 2.“费米的剩饭”

 “Fermi's Leftover”

 3.核物理初体验

 The First Experience about Nuclear Physics

第四章 人生转角

 Chapter 4 Life Corner

 1.与德国女孩恋爱

 Fall In Love with A German Girl

 2.进入婚姻殿堂

 Enter into Marriage

 3.在巴勒莫做教授

 Act as a Professor In Palermo

 4.独自去美国

 Go to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第五章 辐射实验室

 Chapter 5 Nuclear Laboratory

 1.回旋加速器——初到伯克利

 Circular Accelerator

 2.一家团圆

 Family Reunion

 3.在伯克利的尴尬处境

 Awkward Situation in Berkeley

 4.“敌侨”身份

 The Identity of “Enemy remittance”

第六章 战争发展及个人计划

 Chapter 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r and Personal Plan

 1.研究原子弹

 The Research on The Atomic Bomb

 2.成为美国公民

 Becoming An American Civil

 3.选择回到伯克利

 Choosing Return To Berkeley

第七章 不同的挑战

 Chapter 7 The Unusual Challenge

 1.父亲的遗嘱

 Father's Will

 2.科学之外的纷争

 The Dispute Science

 3.重回伯克利之后

 Return Berkeley Again

 4.战后物理学研究方略

 The Plan of Physics Research During Post-war

第八章 摘得成熟果实

 Chapter 8 Won Ripe Fruit

 1.再见,费米

 Bye,Fermi

 2.探索反质子

 Explore Antiprotons

 3.荣耀与苍凉

 Glory and Desolate

第九章 停不下的脚步

 Chapter 9 Will not end here

 1.多重身份

 Multiple Identity

 2.妻子埃弗利蒂离世

 Journey to Tunisia

 3.与罗莎在一起的日子

 Being with Rosa

 4.世界公民

 Citizen of the World

附录

 Appendix

 塞格雷生平

 Emilio Segre's Life

 获奖时代背景

 Award-winning Background

 塞格雷年表

 Chronology of Emilio Segre

 获奖当年世界大事记

 World Events in the Year of Award-winning

试读章节

1.塞格雷家族

1492年,西班牙政府宣布驱逐犹太人后,许多犹太人奔波流离,辗转来到世界各地,其中迁至土耳其的人居多。在这场迁徙的大潮中,塞格雷家族选择了意大利北部图曼亚的博佐洛,他们在这座美丽的小城里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的生活,居住了四百多年。

1905年1月30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让焦急踱步的朱塞佩喜上眉梢,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按照孩子母亲的建议,埃米里奥·吉诺·塞格雷成为了小家伙的名字,埃米里奥是为了纪念她的两个姐妹,而吉诺则是为了纪念朱塞佩的弟弟。在小婴儿渐渐长大之后,他又有了一个可爱的昵称,叫做皮皮。

在这个意大利蒂沃利别墅小区的犹太人家庭里,小塞格雷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都比他大十几岁,他的身上凝聚了所有塞格雷家族成员的爱,除了父母兄弟,还包括伯伯和叔叔。

小塞格雷的祖父母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去世了,但他们都是高寿。祖父母共有四个孩子,最大的是碧斯姑姑,小塞格雷认为她不太好相处。其他三个都是儿子。

在家人的口中,小塞格雷渐渐听到了不少关于祖父祖母的生活片段,他有时会把那些串联起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故事。

颇有经商头脑的祖父曾经营一个小商店,足以保证全家人的生计不愁。尽管没有见过祖父,但小塞格雷的心里对他充满了钦佩,他不仅生意做得好,还身体强健,擅长各种体育运动,还有一项引以为傲的特长——杂技。

老塞格雷在八十多岁退休之后,他和妻子搬到了安科纳市,和儿子住在一起。据说,这位精力充沛的老头很喜欢把邻居家的屋顶当做杂技舞台,引起众人旁观,也害得孩子们替他捏一把冷汗。他则会满不在乎地哼一声,发牢骚道:“要不是你们几个孩子让我操碎了心,我能活到一百岁也不止呢!”

祖母埃格莱·凯瑟是位贤妻良母,因为从小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所以举止谈吐都与众不同。她的人缘好到几乎家族的所有人都称赞她,尤其是小塞格雷的母亲,似乎真的把婆婆当成了比亲生母亲还亲近的人,觉得两人之间的每一次相处都很温馨感人。

起初,小塞格雷觉得母亲可能夸大了那种情感,但当他看到了祖母写给母亲的信时,也深深地被其中的理解与信任打动了。信的内容并不冗长煽情,却句句有真意,的确会让读到的人感到温暖。

小塞格雷的伯伯名叫克劳迪奥,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个子不高的克劳迪奥从小就天资聪颖,加上他又肯钻研,所以一直是名优等生。他毕业于帕维亚大学,在意大利宗教歧视的法律被废除以后,他是该学校接收的第一个犹太人学生。

在不间断的苦读之后,克劳迪奥于1876年在都灵大学拿到了他的工科最高学位,随后选择来到巴黎矿业学院学习地质学。最后,他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领域中,就职于意大利南部铁路公司,做了不少工作程序上的革新与颠覆,使得铁路建设更加科学、安全和高效。在小塞格雷出生的那一年,克劳迪奥在安科纳建立了南部铁路公司试验研究所,同年迁至罗马。

在塞格雷的记忆里,尽管克劳迪奥伯伯的大嗓门显得很聒噪,还时不时会飙出几句脏话来,让周围的人惊出一身冷汗,但他一直觉得伯伯是很优秀的人。

克劳迪奥在新教堂广场拐角处的公寓大楼里租了一套房子,在那时,他就经常代表意大利铁路当局参加国际会议,并且访问了欧洲和埃及的所有地方。这也是塞格雷最崇拜他的地方,这个走南闯北的大伯总是会带给他更多有趣的见闻。

除了言语粗鲁之外,克劳迪奥的另一个特点是终生未娶,他把他的爱都倾注到了几个侄子身上,其中小塞格雷最受偏爱。他常常跑到楼上的伯伯家里玩耍和睡觉,两个人还会一起洗澡,他觉得克劳迪奥伯伯就像是自己的第二个父亲。

塞格雷喜欢伯伯的图书室,那里有他最爱看的百科全书,还有各式各样的地质标本。他如饥似渴地在那方小天地里探索着,毫不夸张地说,克劳迪奥的图书室或许就是培育出这个大科学家的最初温床。

不过,塞格雷也记得伯伯的一件糗事,后来还绘声绘色地把它记载在自己的自传中。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克劳迪奥伯伯的猫总是到处乱跑,有一次又不见了踪影,消失了几天之后,它又可怜巴巴地转悠了回来,“喵喵”地叫着,声音十分哀怨,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克劳迪奥猜到它大概是跑到邻居们的屋顶上鬼混了,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还不是你这小家伙咎由自取吗。

大嗓门的克劳迪奥没有多想,高声呵斥道:“你这个小蠢货,谁让你去冒险了?你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阉了吗?”小猫一脸狼狈,害怕地蜷起了身子。第二天早晨,一位邻居面带尴尬地跟克劳迪奥说:“真是很抱歉,伙计,我并不想探听你家的秘密,可是我必须诚实地说,昨天晚上我听见了你在训斥你的侄子,那残酷的事实让我感到很遗憾,可怜的孩子。”

克劳迪奥瞪大了眼睛,十分吃惊。半晌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的大嗓门和坏脾气惹了祸,使得邻居严重地误会了他的话。他连忙解释事情的真相,证明小塞格雷完整无缺,还是个真正的小男子汉。

与伯伯的性格截然不同,塞格雷的叔叔吉诺为人胆小,处事十分谨慎小心,从不做逾矩的事情。他是一位罗马法教授,从没有名气的学校到知名学府,吉诺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他的职场进阶之路,最后定居都灵。吉诺拥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甚至还有学校用他的名字来命名。

叔叔吉诺的身形很瘦小,但眼光炯炯有神。小孩子总是会记得一些特别有趣的事,塞格雷记得,叔叔总是叼着半根烟,烟雾弥漫中,可以看得见两撇被烧焦的小胡子,逗趣得很。吉诺经常到罗马出差,所以小塞格雷对叔叔不算陌生,能够常常见到,家里有一个单独为叔叔空出来的房间,还有摆着拉丁文罗马法著作的书架。塞格雷知道,那些枯燥的法律著作是吉诺叔叔的挚爱。

因为吉诺的老实憨厚,他总是分配工作时最吃亏的那个人。如果哪里遇到的问题很难解决,报酬又极低时,他往往就是最佳人选。有时,自己辛辛苦苦取得的成就也会轻易被他人揽了功劳。朱塞佩觉得,自己的弟弟不只收费低,还太容易妥协,也太容易被人利用了,有时会心疼地责备他。但性情是难以更改的,吉诺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人生糟透了,仍然乐观地面对着。

吉诺喜欢给小塞格雷讲授民法,比如遗产的章节。不过塞格雷对法律就是提不起兴趣,小孩子哪里能够静下心来聆听那些枯燥的理论呢?相比较而言,他更乐意跟叔叔一起去古罗马遗址广场散步,因为可以听到最详尽的历史细节。有时小塞格雷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和自己一起散步的不是自己的叔叔,而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古代罗马人”。

塞格雷在叔叔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这些对他今后成为一位成功的科学研究者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比如“什么才是用自己的头脑工作”“怎样才能绝对诚实、耐心、充满激情和献身事业”,而这些都是塞格雷后来从事科学事业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克劳迪奥和吉诺虽然在性格上截然不同,擅长的领域不同,但他们都是极具社会声望的知识分子,后来都成为了意大利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小塞格雷的父亲朱佩塞就没那么热衷于校园,他没有读大学,高中毕业后,只有十八岁的他就只身离开博佐洛,为马泰伯爵做助理。看来,兄弟三人真是各有各的路数。

朱佩塞显然更具经商的天赋,他边打工边学习造纸和陶艺技术。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他又先后在著名的吉诺里陶艺厂和卡斯特拉纳等工厂工作。俗话说,水到渠成,当朱佩塞具备了所有成功的经验积累之后,机会终于来临了。一家工农业水利公司在阿涅奈河上大兴水利,建设水力发电和灌溉工程,朱佩塞被雇用为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去世后,朱佩塞接替了总经理职位。

朱佩塞迁到蒂沃利定居之后,将公司的主要业务转向了造纸业,他逐渐增加在造纸厂的股份,从合伙租赁到最后成为造纸厂的唯一股东,他一步步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1909年,当朱佩塞从法律上彻底取得了使用阿涅奈河河水的特许权后,他的造纸事业开始达到顶峰。

二十九岁时,朱佩塞有了想要成家的念头,他的朋友贵铎·特莱维斯知道后,把他介绍给了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小塞格雷的母亲。

塞格雷的母亲来自佛罗伦萨的特来维斯犹太家族,这个叫做阿美丽亚的姑娘是家中最受宠的小女儿。或许她的生活有些封闭,所以对见多识广的人有着莫名的好感,总之她与朱佩塞一见钟情,并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朱佩塞与阿美丽亚住在蒂沃利的阿尔纳迪别墅区,孕育了三个孩子:安吉罗·马科、马科·克劳迪奥与小塞格雷。两个哥哥分别比小塞格雷大十四岁和十二岁,他在所有亲人的呵护下长大。

因为父亲经营有道,所以小塞格雷的童年生活过得很惬意,不算特别富有,但衣食无忧。他的世界里充满了新奇,充满了爱。

塞格雷家族是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他们用爱温暖着彼此。克劳迪奥一生无子,去世前写下遗嘱为小塞格雷留下了一笔遗产。但遗嘱执行人朱佩塞说:“吉诺叔叔的三个女儿可能更需要这笔钱,要不我们把这笔钱转给她们吧!”塞格雷立刻表示了同意,因为在父子两人的心里,感情永远比金钱来得更加重要。

若干年后,塞格雷也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塞格雷家族生生不息地繁衍着。血脉相连的他们用智慧谱写着辉煌的家族史,也用温情滋养着亲人的心。

P2-7

序言

左手科学,右手良知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哪个民族是最会赚钱的民族?人们心中似乎会蹦出一个相同的答案:犹太。犹太人的智慧向来被世人推崇,甚至已有研究者开始分析其中的规律与奥秘。有句俗语说:“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世界!”这话或许是犹太人自己说的,但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确总是显现出更懂得运用智慧。尤其,他们不止创了巨大的造财富,在科学领域,也是佼佼者如云。

从物理学的泰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到翘楚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尼尔斯·玻尔,再到微观物理学的一代宗师恩利克·费米,单从物理学领域来看,就已被他们占去了大片江山。而当1959年,诺贝尔的光环照在埃米里奥·塞格雷头上的时候,这位伟大的核物理学家再次证明了犹太血统的非凡智慧。

1905年,埃米里奥·塞格雷出生在一个叫做蒂沃利的意大利中部城市,他有一个平和温馨的童年,父母慈祥,每天他都可以肆意玩耍,还可以看最爱的《大众科学》杂志。关于祖辈是如何从西班牙被驱逐的,他是长大以后在家族文件中看到的。

世间纷纷扰扰,都无法打扰这个快乐男孩的童年。1914年,弗朗西斯·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那个早晨,塞格雷像往常一样在斐迪南的庄园里嬉戏,为自己的小菜地浇水,直到母亲呼唤他回去吃午饭。那时,他经常到父亲义务管理的埃斯特庄园与园丁的儿子一起玩耍。

三年后,为躲避战事,塞格雷跟随父母迁到了罗马。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个男孩的意识中是迷糊而断裂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塞格雷已经成长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物理学家,并与费米、劳伦斯、费恩曼等世界顶尖科学家在一起研究核物理,成为了影响战局进程的核心科技力量。

也正是在“二战”期间,国防科技成为每个大国最重视的领域,于是投身军事科技的科学家们开始面临道德的考验。战争伦理危机空前规模地爆发。

读塞格雷的自传,他直言不讳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性格。”是的,与塞格雷同时代的大科学家在政治和专业方面的不同见解及造诣,这些也都被一并记载在科学史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将毕生精力倾注在科学事业上的人,始终都没有忘记过科学良知。在塞格雷的字典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没有冲突,他对法西斯的憎恨,等同于他对科学的爱。

塞格雷的一生主要在光谱线的禁戒跃迁、里德伯态、分子束研究、中子慢化、新化学元素的发现以及核子碰撞等广阔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195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实验室,他从能量达千兆电子伏特级的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中,用六十二亿电子伏的高能质子加速实验,从而发现了反质子。这一发现对人们认识物质的本质及其原子核的秘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为以后其他反粒子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由于反质子的发现,塞格雷与张伯伦一起获得了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并不只是用实验推进了新领域的发展,更是探索现代物理理论所作出的各种推测。

科学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科学家的良知比钻石还要珍贵。塞格雷用他的人生经历将这个真理娓娓道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塞格雷传/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丹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41100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6.1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5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