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从观念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发现慈悲)(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肇始于印度的佛教东传至中国,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华文明演进史的关键一环,“慈悲”即两汉之际随佛经汉译进入中国文化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儒、道等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不断对话、调适和会通,最终成为中国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慈悲”则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外化为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慈悲”是开启历史中国意义世界的钥匙,也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砖石。本书立足于中国古代传世文献和中国境内文物遗存,从思想、制度、伦理、风俗等方面梳理专题,考察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慈悲思想;从造像、壁画、音乐、文学等方面选取案例,发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慈悲精神。 作者简介 喻静,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院长。20世纪9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著有文集《如是》。2010年始专事佛学研究,在《中国文化》、《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等出版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传译与载道:慈悲进入中国 第二章 救弊与明本:慈悲遭遇孝道 第三章 戒杀与不害:慈悲再造礼俗 第四章 一心与六度:走向人间的慈悲心 第五章 人间佛教:走向现代的慈悲行 第六章 化声与化身:音声与佛像中的慈悲教化 第七章 大舍:本生壁画中的慈悲之路 第八章 大慈:石窟中的转轮圣王 第九章 平等:“七世父母”与庶民之祭 第十章 报恩:从观念到艺术 第十一章 大悲:文学与美术中的《观音传》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观念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发现慈悲)(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喻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357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2024-05-01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80 |
CIP核字 | 2024107821 |
中图分类号 | B9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6 |
宽 | 164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