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潮汐往来频(为更美好的世界而设计)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一般设计史的基础上对世界现代设计近二百年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在大量新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笔者个人的思考与品评,是对历史观念、研究范式以及历史书写传统的灵活运用。书中的理论创新是开篇即对艺术设计史的书写传统深入批判与反思,探讨“设计史为谁而写”“服务于谁”这些基本问题。在世界现代设计潮汐流变中,作者不断淘洗出叙述与语境、表现与真实、文本与修辞、历史化时间、多元视角与历史书写等史学理论问题,做到史论结合,评述公允。 作者简介 袁守云,设计学博士,先后毕业于西南大学、四川大学。从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十余年,个人设计作品及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各级设计竞赛奖项,在《文艺争鸣》《美术》《艺术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一、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形态 (一)设计的概念变迁与发展 (二)书写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 (三)艺术设计史的批判与反思 二、工业化催生现代设计萌芽 (一)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的土壤 (二)技艺之争与思想之辩 (三)艺术与工业的联姻 三、现代社会的设计探索与成就 (一)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二)新艺术运动 (三)新技术与设计合理化的探索 四、保守的或激进的现代设计浪潮 (一)无须正名的装饰艺术运动 (二)现代主义设计实验 (三)新兴市场与职业设计顾问 五、多元文化汇集的设计场域 (一)消费社会的需求与应对 (二)国际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潮汐往来频(为更美好的世界而设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袁守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1779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6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首版时间 | 2024-04-01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初中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2 |
CIP核字 | 2024052005 |
中图分类号 | J5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