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游戏世界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作品,作者以人类思考、感受和交流的方式追踪一场革命的轨迹——并试图发现它对我们的未来实际上意味着什么。用作家独有的敏感,生动切实地描绘了这些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数字化现实给人类社会和政治生活带来的改变,以及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作者跨文化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给了科技和电子产品不一样的思考。这里面有让人惊喜和沉迷的地方,也有值得人深思和警惕之处。
作者简介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Alessandro Baricco),意大利作家。1958年生于都灵。
1991年,处女作《愤怒的城堡》获得意大利坎皮耶罗奖、法国美第奇外国作品奖。1993年,《海洋,海》获得维多雷久文学奖和波斯克城堡文学奖。1994年,《丝绸》荣登欧洲各国榜单,后被改编成电影,由凯拉·奈特莉主演。1998年,《海上钢琴师》被知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改编成电影。
巴里科还是导演和表演者,曾自编自导影片《第二十一课》。巴里科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艺术与童话气质,富有实验性与音乐感,浓缩了人类美好而温暖的情感,既古老又新鲜,既传统又现代。他是意大利颇具影响力也广受喜爱的作家。
目录
第一部分 用户名
第二部分 密码
第三部分 进入游戏
1978年 零号脊椎
1981-1998年 从康懋达64到谷歌
古典时期
评述古典时期
1999-2007年从纳普斯特到苹果手机
数字殖民时期
评述数字殖民时期
2008-2016年 从应用程序到阿尔法围棋
游戏世界
评述游戏时代
第四部分 地图
第五部分 升级
彗星 最后的真相
其他的超世界 最后的艺术
当代人文主义 最后要做的
致谢
导语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全新力作,他被誉为是继卡尔维诺、艾柯之后最受世界瞩目的意大利作家。他每本作品的出版,都会在世界各国引起巨大的反响,不仅本本畅销,而且屡获大奖。其代表作品《海上钢琴师》《丝绸》等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广为流传。
这本书以一个作家的视角,来审视数字化革命给现代人的生活和思维带来怎样的改变。在这本书中,巴里科首次运用了非小说体的写作方式,将游戏的发展比喻成王国的兴衰,将游戏的世界比喻成世界的版图,在一代代科技力量的更迭和革新中,游戏世界里似乎也一次次经历着硝烟与战役,尘埃落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文明和感悟。
书中梳理了70年来数字化技术和应用的演变历史,从最早的电脑游戏《太空侵略者》,到脸书、推特、APP的问世。数字化的世界像是一个游戏世界,生活其中仿佛在玩一款虚拟游戏一样,形成与数字化革命之前的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体验和思维,很多以前不可能实现的、不敢想象的事,已能够轻松实现,甚至连一些社会规则,都已发生改变,“玩法”不同了。这一旅程描绘了数字革命给人类体验带来的变革。
书评(媒体评论)
科技巨头们是否正在重
塑我们的大脑?他们是否确
切地知道应当如何做,或者
结果会是什么?谁能引导我
们以每段话至少出现一处的
频率,将狡黠与稳健、喜悦
与惊惧、精妙与震撼巧妙地
融合,引领我们领悟其中的
奥秘?答案是“绝对没有,
或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纽约客》
在这本书里,巴里科扮
演着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甚
至绘图师的角色,开始了一
项项重建和研究工作,其深
度和洞察力着实令人叹为观
止。
——《连线》杂志
《游戏世界》中,巴里
科投入的赌注是人类在21世
纪的成功。他大胆而富有才
华的讲述,值得大家讨论和
深思。
——意大利《共和国报》
精彩页
大概在10年前,我写过一本名为《野蛮人》的书。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人,甚至可以说许多普通人都察觉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人类沿袭了几个世纪的某些高雅的、有意义的行为,正在失去曾经的价值,演变为简化的行为。不管是吃饭、学习、娱乐、旅行,还是性交,人们似乎都失去了昔日的兴致,忘却了如何一心一意地去体验与品味,而这明明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基本技能。人们似乎更愿意浮于表面、草草了事。
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尤其体现在子女的成长方面,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子女身上正在上演着一场无法解释的基因退化,这种基因退化非但无助于人类的进步,反而导致了一场隐秘的退步。孩子们无法集中精力,总是迷失在无果的多任务旋涡中,漫无目的地待在电脑前,浑浑噩疆地游荡于事物的表面。在他们难以捉揽的“云’世界中,隐约可见某种危机的影子,它似乎预示着一场文化灾难即将发生。
那是一个令人厌烦的时代。一时间,人们似乎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全用来批判各种事物的衰亡,并将时间用在了捍卫这些走向崩溃的事物上。即使是一些明智的人,也可能会去签署某封联名信,来声援几家老式的奶制品厂,抑或号召人正确使用虚拟式,而丝毫不觉得这种行动有什么荒唐之处。每当人们从时间的滚滚洪流中成功捍卫这些事物时,一种优越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使得他们能够喘息片刻,不至于被未来的重负压垮。
说到这里,我需要插上一句,上述文明的消亡还是有据可循的,尽管根本原因尚不明确,但肯定涉及数字化革命(也就是世界上所有电脑所做的那些事)和全球化(也就是世界上所有商人所做的那些事)。这是两股无法抵挡的力量,它们的发展孕育了一类人,这类人的追求令人费解,其语言晦涩难懂,品位难登大雅之堂,行事风格让人难以苟同——用野蛮人这个词来概括地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毕竟,在人类作为地球支配者的历史中,我们不是已经多次使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我们无法理解和驯服的、异化的人吗?
本能告诉我们要阻止他们,因为他们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毁灭者。这是人们对那类人最普遍的成见。
总之,我曾经是这么想的。
于是,我写了《野蛮人》,但我的写作初衷实际上是要向我自己和读者阐明一个道理:我们所经历的绝非一场野蛮人的入侵,他们并不会摧毁我们高雅的文明;我们所经历的是一场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变革,这场变革将在短时间内孕育一个新的文明。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优于那个伴我们成长的文明。换句话说,这不是一场毁灭性的入侵,而是一场诡秘的变革,一种朝向新式生存技巧的集体转变,一个类似于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的战略转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原则会彻底被颠覆,但无须恐惧,就像历史的车轮无数次转向,起初不免颠簸,但驾车人总会抓紧缰绳,为世人传道,一切都会顺利的。尽管可能会令人惊讶,但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找到从容地将旧式奶制品厂和虚拟式等话题抛到九霄云外的理由。
不要说我盲目乐观,我为此解释过多次:对我而言,这场变革是一场纯粹的、简单的现实主义变革。如果一个16岁的少年说话时不讲究语法而让你觉得现在的孩子们不学无术,你没有意识到,那位少年已经将他父亲那个时代所看的电影看了不下30遍。这并不是我盲目乐观,而是你观察得不够仔细。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排在畅销书榜首的那本书往往愚蠢得无可救药,并由此预言一场文化灾难即将到来,而我则试图去寻找一些事实。于是我发现,将这本书推到榜首的读者群体在仅仅60年前,不仅不会去买书,甚至很大可能是文育。这就是事实,是一种鲜明的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无法明确真相掌握在谁手中——到底是秉承现实主义的我,还是那群沉浸在充满诗意的文化灾难幻想中的知识分子。
就在我们将时间浪费在争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群人已经在努力地从技术层面改变这个世界了。他们没有解释对人类未来的规划,也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一切会对人类的大脑和情感产生哪些影响。这群人中的大部分分布在美国加州,基本属于一个相当低调的、务实的、拥有商业嗅觉的精英阶层。他们没兴趣去讨论奶制品厂和虚拟式问题,也不关心如火如茶的捍卫行动,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是创造未来。
慢慢地,我开始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很多人在面对这此衰退的环境时显得更如鱼得水,仿佛待在了自己擅长的游戏领域里。我在这里所指的并不是悲剧或者灾难,只有极少数异常聪明的人才有能力在那样的环境里游刃有余。我所指的是一个更微妙的层面,比如,我们都知道,许多动物习惯在稳固、舒适的斜坡产卵,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一样,乐于处在安稳的生活环境中。我还发现,能够带来适度挑战的坡度适合绝大多数人,因为我们有忍耐力,意志较为坚定,比起天马行空地乱想,我们更有耐心,并且基本上是保守的。这样的人更容易感知世界,从而放慢世界向未知发展的脚步。同理,他们更善于采取防守策略,在面对敌人和即将到来的灾难时能够表现出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游戏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译者 译者:刘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62914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24-05-01
首版时间 2024-05-01
印刷时间 202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428
CIP核字 2024006618
中图分类号 N02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