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世界考古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欧洲最古老的防御要塞》;《考古雅典卫城》;《奥古斯都陵墓揭秘》;《破译楔形文字》;《挖掘“神之门”》;《亚述古国惊现》……《图说世界考古故事》(作者盛文林)所讲述的考古故事,在世界考古史上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考古过程却并不为许多人所了解。本书在参考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综合既有的研究成果,用明快的语言、精美的插图,力图将当时考古发现的过程全方位地展示给大家。

内容推荐

在人们的眼里,考古活动是神秘的,似乎总与探险、奇遇等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更多的考古发现是漫长而枯燥的寻找、发掘过程。《图说世界考古故事》(作者盛文林)所讲述的考古故事,在世界考古史上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考古过程却并不为许多人所了解。《图说世界考古故事》在参考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综合既有的研究成果,力图将当时的考古发现过程全方位地展示给大家。

目录

第一章 非洲考古故事

南方古猿的发掘

钾氩测年法的应用

解密古埃及文字

“保卫”帝王谷

揭秘金字塔

寻找图坦卡蒙墓

第二章 欧洲考古故事

荷马史诗考古

发掘地下死城

火山灰下的古城

深山里的“白色金子”

考古新观念

欧洲最古老的防御要塞

考古雅典卫城

奥古斯都陵墓揭秘

第三章 亚洲考古故事

破译楔形文字

挖掘“神之门”

亚述古国惊现

《圣经》的指引

重见天日的吴哥古城

打捞“南海一号”

遥感技术与殷墟

寻找周王陵

夏商周断代与碳-14测年技术

第四章 美洲考古故事

考古奥尔梅克文明

丛林中的古城:帕伦克

解读墨西哥

试读章节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象形文字逐渐被科普特文字代替。

人们以惊奇的眼光注视埃及的象形文字达十几个世纪之久。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开始,欧洲学者大多认为它属于表意文字,或者是宗教仪式上使用的神秘符号。

很明显,面对大量的文化古迹,人们却恍如雾里看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法认识那些象形文字。它们被铭刻在文物的显眼之处,分明是在告诉人们这是打开古埃及文明之门的密码,可是能够解开这个密码的人在哪里呢?

公元4世纪左右,只有很少的埃及人还能够读出这些埃及象形文字,此后逐渐就成了一个“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公元391年发布敕令,关闭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从此就再也没有建造过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纪念碑或者神殿。最后写下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后,在遥远南方的一座神殿里发现的。

公元4世纪出现的《象形文字集》,对将近200个象形文字作了解释,到底谁是作者至今还不清楚。这部著作长期以来成为解读埃及象形文字的障碍物。早期研究者认为它源自于希腊文,近期的研究则倾向于它含有真正的知识的残片,把它定性为埃及知识阶层试图挽救濒于失传的文化的一次“绝望”的尝试。

《象形文字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符号主义起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安德烈·阿尔齐亚特的《图形的寓意》,还有弗朗切斯克·科罗纳的《波利菲尔之梦》。

几百年来,许多近代学者对解读这些象形文字进行了尝试,然而这些尝试不是失败,就是漫无边际的想象。

在解读埃及象形文字方面最有成就的是托马斯·杨和让一弗朗索瓦·商博良。拿破仑军队远征埃及时,在罗塞塔城附近发现了一块用三种文字(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写成的黑色玄武石碑,被称为“罗塞塔石碑”。

这块石碑给解读象形文字带来了关键性的资料。商博良借助自己丰富的语言知识,从国王托勒密的名字人手,在1830年几乎完全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这对当时诞生不久的埃及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展。

在拿破仑东征后,欧洲掀起的埃及学热潮中,有许多人立志解开象形文字之谜,商博良(1790—1832)就是其中一个。

商博良出生于法国的洛特省,一生下来就具有明显的东方人特征,尤其像埃及人,后来他的同事也以“埃及人”来称呼他,但他却与东方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商博良从小就是一个语言天才,13岁就开始学习阿拉伯语、叙利亚语、迦勒底语和科普特语,甚至涉猎中国的古代文字,目的是看看它们与埃及古代文字之间有无联系。在他的少年时代,有一天在一个学者家中看到了其收藏的纸草上的象形文字,便立志要成为认识这种文字的第一人。

商博良在1808年就获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第二年就担任了格勒诺布尔公学的教授,这一年他才19岁。在这期间,他开始着手研究象形文字。

与当时所有的人一样,商博良的着手点是著名的罗塞塔碑。碑名出自发现它的城市。罗塞塔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他的军队在该城附近一处古埃及的废墟上挖掘防御工事时,一个士兵挖出来一块黑色玄武岩断碑,石碑上刻的一大堆古怪符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的指挥官布夏尔是位颇有修养的人,下令将其收藏起来,交给随军的学者们。

罗塞塔碑的上面刻有三段有些模糊的文字。第一段是象形文字,共Il行,第二段是世俗体文字,共32行,第三段却是可以认识的古希腊文。三种文字出现在同一石碑上,这样的安排形式,本身也在告诉人们这三段文字的内容是相同的。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的报纸称这块石碑是通向法老国度的钥匙。

罗塞塔碑的希腊文很快由拿破仑的一位将军翻译出来。原来是公元前196年由僧侣写给当时国王托勒密一世的一封感谢信。托勒密成为国王后,不久就取消了神庙的欠税,对神庙实行优待政策,并提供保护。僧侣们十分感激,便立了此碑向国王和王后表示敬仰,歌颂他们的恩德。

后来,由于法国远征军失败,罗塞塔碑和其他文物一起被运到英国去了。它的原物和诸多的复制品吸引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许多有名的学者,翻译工作几乎同时进行着,但是谁都没能取得什么进展。虽然不断有人声称自己读懂了全部的象形文字,但是很快就被证实不过是功利之徒的妄言而已。

商博良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大变革的时代,而他又是一位关心政治和学术自由的人,思想上更倾向于拿破仑的政权,曾受到过拿破仑的接见和高度赞赏,并且帮助忠于拿破仑的军队抗击过保皇党。虽然他临阵从城墙上脱逃,跑回去保卫他那些在炮火威胁下的手稿,但是他对拿破仑始终非常忠心。结果拿破仑倒台后他被复辟王朝指责犯有叛国罪而被停职。在纷乱的世事中,他研究象形文字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难得的安宁中时常取得了不起的成绩。

1822年,在商博良发誓要认出象形文字的20年后,他成功地释读了罗塞塔碑和其他一些象形文字。

1822年9月24日,商博良在巴黎科学院宣读了著名的《关于象形语音学的字母——给M.达西尔先生的信》。这天被公认为是埃及学的真正诞生之日,因为从象形文字释读成功的这天开始,人们才得以超越文物的表面,从内部去认识古埃及。  商博良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大胆地转变了研究角度。从希罗多德开始,历来的学者都坚定地认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一套表意的文字系统,即用图画形式表示某种事物的意义和概念,就像中国的方块字一样。

商博良最初也是按照这种传统思路去思考的,所幸的是,他意识到了自己之所以毫无进展的原因。他从罗塞塔碑上的国王名字入手,发现象形文字实际上是表音的拼音文字,那些所谓的鸟、兽、树叶、水、太阳等象形,并不表示同样的意义,而是“字母”。

商博良掌握了许多词和人物名字的正确读法,分析了象形文字的语法规则,弄清了象形文字的古体和僧侣体、世俗体之间的演变关系。

1828年,商博良组织了一个考古队到埃及发掘收集古物,摹画和抄录铭文,以此来验证产生于自己书斋的理论。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法老的国度,当地的居民成群结队地热情欢迎他,因为这是他们见到的第一个“看得懂古代石碑的人”。

站在古老的金字塔前,商博良激动的心情可以想象。其他到埃及的人会被随处可见的雄伟遗迹弄得眼花缭乱,而商博良就像是一个回到老家的人。他老练地辨认着建筑物上的铭文,识别着它们的建造年代。法老之国的历史和文化变得活生生的,焕发出青春,而在此之前,它们只不过是一堆沉默的石头而已。P17-21

序言

考古学研究是以物质的遗存为依据的,但它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通过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艺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考古学很早就产生了,但直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后遍及世界各国。

作为一门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古活动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都会让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有一个新的认识,都会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并对未来有新的定位。

在人们的眼里,考古活动是神秘的,似乎总与探险、奇遇等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更多的考古发现是漫长而枯燥的寻找、发掘过程。

本书所讲述的考古故事,在世界考古史上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考古过程却并不为许多人所了解。本书在参考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综合既有的研究成果,用明快的语言、精美的插图,力图将当时考古发现的过程全方位地展示给大家。

当然,这些考古故事只涉及世界各国无数考古活动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考古活动仍在继续,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或许还未曾向外界披露。因此,书中难免出现错讹、资料陈旧等问题,敬请读者朋友原谅。特此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世界考古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盛文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5260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6-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