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战乱不断,上海商人为图自保组织了自卫团体,这就是商人的民间武装。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商人的武装――商团参与了上海光复起义,推动了长江流域各省的革命进程。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上海县商会等团体组织了上海市保卫团,以维持地方秩序为职责,但维持时间不长,就被袁世凯政府下令强制解散。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上海商人又纷纷组织武装进行自卫,闸北、南市、宝山等地相继成立保卫团。此时的保卫团规模更大、数量更多,它作为一支重要的民间武装力量,先后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和一二八淞沪抗战,在上海现代目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934年1月,保卫团被上海市政府强制接收与改编,成为国家控制下的武装力量。由白华山所著的这本书《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上海保卫团研究(1924-1946)》拟采取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考察上海商人武装的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加强动态分析,在细化历史的同时加深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目录 总序 绪言 一、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思路与基本史料 第一章 江浙战争与上海保卫团的兴起 一、二次革命时期的上海保卫团 二、1914年《地方保卫团条例》的颁布及其在上海的推行 三、两次江浙战争期间及其以后成立的上海保卫团 四、小结 第二章 上海保卫团的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 一、组织系统与领导人员构成 二、团员、团丁招募 三、经费来源 四、保卫团的武器 五、保卫团的训练 六、保卫团人员的待遇 七、小结 第三章 压制、利用与改编:上海保卫团与党派政治 一、各派军阀对上海保卫团的缴械 二、保卫团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三、国民政府对保卫团的整理与改编 四、小结 第四章 1937年以前的上海保卫团与地方秩序 一、多管齐下安抚溃军,稳定地方秩序 二、缉捕盗贼劫匪,维护地方安宁 三、协防联防,共卫桑梓 四、保卫团开展的其他维护治安的活动 五、治安所依,搅乱之源:上海保卫团与地方秩序的另一面 六、日常活动中保卫团与警察的合作与冲突 七、日常活动中保卫团与租界的合作与冲突 八、小结 第五章 1937-1946年间的上海保卫团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上海保卫团 二、“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的上海保卫团 三、“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的上海保卫团 四、上海沦陷后的上海保卫团 五、战后上海保卫总团的成立与撤销 六、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白华山 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2074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11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86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7-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