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岩色+飞花令(秋)草稿本(套装共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 有名主持人左岩沉淀十年,首度公开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
★★ 作为校花、学霸、选美优选、有名主持人、演员、女企业家的左岩,充满正能量,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属于敢于追求梦想,善于坚持的人;
★★★ 儿时的左岩已经成为众人眼中的“风云人物”,但是这美好背后的辛酸却无人知晓:体弱多病、至亲早逝、经济窘迫......早慧的左岩用她的耐心、用她爱、用她的努力,重新创造了一个温暖的世界......
★★★★ 作为浙江卫视当红主持人的左岩,在28岁时果断结束了自己10年的主持人生涯,转战商海,只为了能活得更加精彩。她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女性专享的智慧和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
★★★★★左岩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 她用三年时间,把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打磨成温暖的回忆、精彩的故事,向青春交了一份无悔的答卷。
内容推荐
左岩沉淀十年,首度公开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
作为学霸的她曾两度面临深造和事业的抉择,她以超人的毅力一次次顺利通关,取得了学业和主持人事业的双丰收。
作为校花的她,在台上光彩照人、活力四射,台下却是一个温暖随和、热爱生命、如云般静谧的女子。
今日她更是华丽蜕变成为驰骋商海的女企业家,是生活的选择,是她不懈的努力,还是命运的青睐?
《岩色》是左岩历时三个春秋的潜心力作,她用充满正能量、充满爱的文字娓娓道来——成长也可以这样精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悄然盛开;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目录
● 小城·童年 / 001


Passage One
内心的守候
● “顺利”“天赐”与我的老爸 / 002
● 六年的小学,只读了两年 / 006
● 错一个字,全部重写 / 009
● 班花不是白雪公主 / 015
● 知道什么是挫折的那一年我15岁 / 019
● 妈爱 / 025

第二篇
Passage Two
做一棵思维的小草
●一个人,一只包,从北到南 / 036
●从名到倒数名 / 042
●迷茫的青春里,我有一个叫“树”的朋友 / 047
●想说爱你不容易 / 051
●挑战主持人 / 056
●选美冠军,奖金5万 / 061
●考研,全国一年只招4个 / 065

第三篇
Passage Three
必须和过去说再见
●次主持,我只说出了一句话 / 074
●当偶像站在面前 / 078
●访大咖,扛大节目,做个大人 / 081
●寒冷,留在肩上永远的痛 / 086
●阿根廷的36天,差一点,我就看不到南美的朝阳 / 090
●举起奖杯的那一刻 / 096

第四篇
Passage Four
北京,北京
●女人岩色,不美怎么能活? / 102
●没错,我就是想红 / 109
●从只有“YES”,到学会说“NO” / 114
●28岁放弃一切,重新奔跑 / 121
●北京,请你爱我 / 126
●创业,根本停不下来 / 132


第五篇
Passage Five
化茧成蝶需要勇气
●留有遗憾,也是美 / 140
●从农村土妞到时尚女王 / 146
●用积极的心态给自己加分 / 152
●我调整情绪的法宝 / 157
●做一个能独处的女子 / 162


第六篇
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Passage Six
●你我都要努力,谁也不能偷懒 / 170
●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 174
●六子和小七,狗狗的世界你不懂 / 179
●充满诚意的沟通最有效 / 184
●左岩公益讲堂正在进行时 / 188
书评(媒体评论)
1.有名主持人左岩的自传,全书都是精彩的故事,温暖的回忆,充满正能量,值得一读。
2.从主持人职业转战商海并取得成功,左岩的智慧和勇气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她为追求梦想的人树立了楷模;
精彩页
    错一个字,全部重写
虽然,上五年级前我经常生病,身体很不好,但我爸妈总是很忙,不能在家照顾生病的我,于是独自在家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我也希望自己快点好起来,试着锻炼过,可是我的身体很虚弱,不能剧烈活动,否则容易咳嗽,还会出很多汗。经常是我妈把我送到学校,人还没走开,我已经在椅子上歪倒了,同学们就从窗户里大声喊:“阿姨,她又病倒了。”我妈赶紧跑进来把我抱起来,摸一下我额头,看看我的状况如果很严重的话,就送到医院,如果不是很严重,只能带我回家休息了。
记得在我生病的时候,我爸妈总是和大家说:“我们也不盼望她能成功成才,读什么大学啦,只要她身体健康就行了。”
所幸的是,到了初中以后,我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医院也确认我已经康复了。这本来是个天大的喜讯,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曾经没有品尝过的种种滋味就接踵而至了。
学校的各种课业和考试也就算了,我爸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苗头也越来越疯长了,他们像所有家长一样,希望我考试拿,希望我的各方面都比别的小孩棒。
在我的印象里练字可谓是大苦差!
我妈让我练字的时候说得可好啦:字是女孩子的第二张脸,把字练好了,无论什么时候,你只要拿出一手好字,人家就觉得你是个文化人。好吧,我就这样上了她的套。为了我的第二张脸,为了像个文化人,我开始了临摹。每天临摹十页楷书,日日如此,月月不辍。不出半年,我的楷书已经像模像样了,于是顺利地通过了母亲大人的验收。不成想她还要我继续练行书,好吧。行书也是这样照猫画虎,练了大半年,字帖上的每个字我都临得有八九分像了,有的到了不想再看第二遍的地步,终于也通过了母亲大人的考验。我很得意,让我妈
验收,结果我妈略沉思了一下,出了很难对付的一道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某个大作,保证不能有错字。
天啊!我病好了又产生了打字机的功能?没办法说服我妈,只好硬着头皮写了。于是我大笔一挥,好一番行云流水,疾驰如电。写完后你往那练字本上看,只见水流湍急,巨石粗犷,兼有风中乱舞之柳絮……
这明明是过犹不及嘛,本来是要训练淑女的,结果练就了旷达的男子之风。我那字体里可以说含蕴丰富啊,接近表达了我内心的不平和我洒脱的性格。
不过我妈看了扑哧一声,说她看不懂。当然啦,除了本小姐自己,谁能看懂这样的狂草?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硬功夫来日竟然派上了大用场。到高中课业繁重的时候,我竟然能一边听课,一边把老师的讲义誊写下来。这是多么棒的复习资料啊!我有一份老师的讲义在手,学习起来如虎添翼。我誊写的这份讲义除了我自己,也是无人能识别。因为誊写时我的大脑和手是分开的,大脑还在听课,但是手像记录仪一样把老师的话写了下来,至于字体,那当然是狂草啦。
这手硬功夫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也有不小的帮助。我参加《中华好诗词》录制的时候,当屏幕上出现一整屏的内容,相当于正常一页纸的文字量,我瞬间就能把它印在脑海中,然后脱口而出,所有的“小伙伴都震惊了”。我想这就是小时候那种速写和记忆的训练,让我能够达到今天的这种状况。
这里不得不说说作业,作业是我的第二大苦差!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很少有人不对五花八门的作业望而生畏的。写完语文写数学,写完数学写化学,写完化学写英语,写完英语写物理……记忆中我的作业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至少每天也得花两个小时吧。写完后交给我妈检查,她认为没有问题后才能去玩。可是如果我妈检查的时候发现错字,我就悲剧了。她会把错字指出来,让我知道那里写错了,然后把作业给我撕掉。这可是我辛辛苦苦花了两小时写完的啊,而且里面的题目我都会做,只不过写错了一个字嘛!这时我会说,你就让我把它改过来不就行了吗?我妈妈却有她的道理:写个作业都能出错,以后做事也这样出错怎么行?
我直接从写完作业的那种轻松飘浮的感觉里,坠入了痛苦无助的小溪里,脸上和心里都是湿漉漉的。别的小朋友都可以去玩了,我又得坐下来写作业。虽然泪流满面,但是我不敢让眼泪滴落下来,因为弄脏了作业本又要重写了。
现在想想,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对的,它对小朋友的内心是一种极大的摧残,简直就是那种“错一个字,罚抄500遍”的升级版。所以这种教育无疑给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说,我很怕出错,我怕因为一点点的错误,而导致整件事情从头再来,所以我可能比常人容易焦虑一些。
为了不出现错误,我写作业的时候会更加认真,写完检查是必需的,当然这样的作风也影响了我做其他的事。我发现因为我在工作上的认真,每做完一件事情后都很好认真地检查一遍,我的工作没有出现过这种小差错。我开始意识到,老教育对我整个人生都是有好处的。从这点上看,很难说老教育方式是对的还是错的。因为小孩子都要经历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当然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假以时日,需要一定的方式。也许有的父母选择的方式与我老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希望我们养成好的习惯。
当我逐渐成熟,能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时,我发现还是利大于弊的。尤其是当我有了自己的企业,我常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小小的失误,当我指出来,结果“小伙伴们”又“震惊了”,他们常吃惊于我为什么能关注到这样的细节,而我反而会感到惊奇:“为什么大家容易在这个问题上出错?”
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对将来的整个人生是很重要的,我之所以今天能有一点点成绩,和小时候父母的这种摧残式的教育是有关系的。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终身,也许过程是辛苦的,但都是为了未来的甜美,那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寒冷,留在肩上永远的痛
裙子对女性来说简直就是性别的象征,它的美化作用不言而喻,在爱美的女孩心目中它的地位到达了贵宾的级别。所以在今天的电视节目里,女主持人一年四季都穿着裙子,露着肩膀和腿,穿着高跟鞋,她们创造的美感是为了满足观众视觉的需要,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啊!我相信对爱美的女孩来说,对裙子挚爱的表达方式就是在私人衣橱里,多安置几款自己喜爱的裙子,但对女主持人来说,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录影棚里是我们工作的地方,在冬天,你会看到一个可笑的画面:台上的女主持人和女艺人都是穿着夏季的衣服,露着肩膀和腿,但是台下的导演和摄影师都是穿羽绒服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反差呢?因为录影棚里很冷,而且越大的录影棚越冷。如果在一个1200平方米的演播厅里,里面的温度和外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外面-5℃,里面的地面如果有水也会结冰。空调根本照顾不到每个角落,而且因为工作关系大家要进进出出,拿设备呀、让观众入场之类的,所以门基本都是开着的。没有哪个角落是温暖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几天几夜,不病倒已经可以烧香了。
男主持人和男艺人如果穿西装,可以在里面穿上厚厚的保暖内衣,可是女生就不行啊,她就是要漂亮,所以要穿礼服,穿那些抹胸的裙子。而且,每个节目的衣服一般是服装师提前为我们选好的,所以穿什么也不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服装师的工作就是让你漂亮,他不会管你冷不冷。而制片人也是要求你呈现的状况是漂亮的,你出现的画面要赏心悦目。
所以我过去的十年当中冬天都是很好痛苦的,我的冬天,都要穿着很漂亮的小礼服,把肩膀和手臂露在外面,在极其寒冷的空间里,在别人要穿羽绒服的地方穿着夏天的裙子工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状态,是所有的女主持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整个职业生涯里,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有一些场景和画面因为印象太深刻,直到今天我依然没有忘记。
在一个寒冷的冬季,我们来到湖滨名品街做跨年演唱会。当时杭州在下雪,我们在室外搭了一个舞台,外面气温已经是零下四五度了,我和朱丹姐就穿着露肩的小礼服,拿着话筒主持节目,而且是现场直播。虽然特别的冷,但是我们不能抖,也不能打奔儿。想象一下:一个正常人,穿着短袖,大冬天的下着雪还在室外,还是在主持节目,不但要求她的大脑不能短路、思路清晰、说话要利索,还得主持得有声有色,这需要多么强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啊!
那年的跨年晚会结束已经夜里12点多了,所有的观众都已经散场,马路上根本没有什么人,当然也没有出租车。我是走回家的,回家后就开了电热毯,躺下就睡着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我醒来的时候,摸我的腰和背,还是凉的。那一瞬间真的是很崩溃,想到那种冷,那种让人后怕的冷,是冷到你不想活的感觉。
那个时候我还小,刚出道身体状况还好,所以没有那么明显的表现。台里的同事常好心劝我要注意保暖啊,要不病会找上来。我那会儿根本不觉得,因为我以为这个职业就是这样啊,根本没办法,所有的主持人都这样,大家就只能穿成这样,而且你有机会录制跨年晚会就很好了,还有什么资格选择穿什么?
有一年我们来录北京MTV的音乐盛典,节目由我来主持,服装师也给我准备了一件露肩吊带的礼服。北京当时是零下十几度,我穿着吊带的小礼服在外景的舞台上站了三个小时,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其实现在想想,是工作人员不对,可是当时没有办法,服装就在这里,服装师已经给你准备好的,你不穿就没得穿。
三个小时以后节目结束了,现场的大哥和摄像大哥都给我鼓掌,因为他们调摄像机的手都不能动了,我就穿着个小礼服在寒风中吹了三个小时。我还记得当天蔡康永、李宇春、霍思燕等艺人上来看到我,问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
“天啊,你不冷吗?”
冷啊,彻骨的寒冷,可是当我没有立场表达自己的时候,就只能这样。当然后来我知道,其实作为主持人我是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服装的,后来我所有的节目所需的服饰都是自己准备的。可是要到自己明白这件事情,并且能跟制作团队说我穿这个就OK的时候,我为了获得这个冬天不那么冷的权利,大概花了十年的时间。
十年之后,在那些个落雨或寒凉的日子,我疼痛的肩膀和腰时常提醒我忆起那些冷得刺骨的日子。
今时今日,更多的制作团队已经理解了女主持人的不容易,我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但这都无法抹去记忆里那份冰冷,没有人愿意永远停留在这样的寒冷里面,所以要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有实力真正地远离它。


28岁放弃一切,重新奔跑
杭州,一个被装裱在画框里的城市,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
28岁那年,刚好是我在这里生活的第十个年头。身份证所在地已然是“杭州市西湖区”,我以为,自己定会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知道所有知名餐厅的特色菜,熟知哪条街上的麻辣烫很对味,梅家坞哪个大爷家的农家菜优选吃;光顾过80%以上的咖啡厅,常与友人一本书、一杯茶,一番闲聊一个下午。
杭州的美是那样地让人迷醉,每个月份都会给你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流动的、新鲜的美感不断地注入人的感官和身心当中,让你欲罢不能。它就是这样柔软的,养出像玉一样温润细腻的杭州人。
28岁那年,我在全国排名前三的省级卫视当中,同期拥有着二三档黄金时间段的综艺节目,有着稳定的位置,拿着还不错的收入,事业编制、铁饭碗一只。可谓“家庭有温暖、社会有地位”“既负责貌美如花,还负责赚钱养家”。
我深爱着这座城市,并觉得它也同样爱我。没有人会想到有一天,我将和它作别,包括我自己。
选择离开,是因为我看到了“未来”的样子。我在28岁的时候,却已然看到38岁的
样子,48岁的样子,当我老去的时候,又是个什么样子。当一切变得可以预见,似乎就缺少了精彩和激情的部分。虽安定、平顺却没有了梦想与期许。事实上,还有很多类型的节目是我没有做过的,我渴望去尝试;有很多人我没有机会去会面,但是渴望与之为友;还有很多的地方我没有去过,却期盼彼岸之风景……简而言之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在挚友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我放下一切,轻装简行。我知道,选择,有的时候意味着“飞蛾扑火——找死”,但也可能是“凤凰涅槃——重生”。无论何解,我行、我认、我从容。
下一站,首都北京。
处理好所有事情,刚好赶上临近春节,去山西卫视直播完小年夜的春晚,直接从太
原飞回老家。那个新年,我竟有机会在家里待上大半个月,幸福是不言而喻的。往年差不多都要到大年三十才能往家飞,然后初六初七又回去工作了。那个新年家人的议题已经从我一个月赚多少钱、什么时候结婚换成——“你为什么要离开杭州”了,我不厌其烦地和大姑说完和二姑说,和二姑说完和老姑说……一直说到很后永远都是:“你们放心,我很好。”印象里除了絮叨这件事情之外,还有就是我妈做的饺子越来越不好吃了。
走的那天,我妈拽着我的手哭了,因为她很久没有为我的未来担心过了。
我记得上一次她哭应该还是我去上大学的那一年,因为要单独远行,她不放心。可是十年以后,她又哭了。我懂她的心思,她在为我的未来担忧思虑。她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路上会不会遇到坏人?前途会不会不平顺?那座大而陌生的城市会不会接纳她的女儿?而这个孩子会不会哭?北京到底冷还是不冷?……
带着爸眼泪深夜上路,车子一直在往前开,旁边一辆车都没有,只看到了一束通往远方的车灯光。那一刻,被黑暗包裹的我有些许的惶恐与失落。
一直以来,我以骄傲的成绩受到老师的呵护,工作后得到同事们的照顾。我在大学还没有毕业就签到了电视台,所有的事情经纪人和助理都帮我处理得很好,接近不用跟外界有任何的交际,我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但是未来的路需要我一个人去面对所有,成功或失败,欢笑或泪水。再没有可以依靠的港湾和臂膀,能够依赖的除了自己还是自己。
18岁那一年,我告别了我的故乡,背着梦想去了杭州;
28岁那一年,我告别了我的第二故乡杭州,背着梦想北上,好像梦想越来越重了,而我也越来越有力气。
对于杭州,我含着热泪转身,留下背影,只身前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岩色+飞花令(秋)草稿本(套装共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左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103071882
开本 其他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20千字
出版时间 2018-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