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医学习随笔 |
内容 | 编辑推荐 前 言中医已经从“普及知识”,走向“培养普及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重点不是灌输多少知识,而是怎样学习,如何把中医普及出去。真相不在表面,而在表面背后那座巨大的冰山。中医普及学堂培养人才背后的冰山就是道、德、术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中晚上的师训便是重中之重:看似随意的问对,却是教学相长的优选诠释。看似严厉的敲打,却是言传身教的很好体现。训者,训而导之以善也!严师可出高徒,宽和恰能泽润。曾师便是通过自己对天地之道的体悟,对德能的力行,对术的运用,以及在宽严并举的训导中,慢慢培育出一批批有愿力、有抱负、有能力、有担当的医门龙象。在任之堂时,余师经常对我们说,你们有什么疑问尽管提,我知无不言!余师说,学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问,善起疑情。在禅修期间,每天都有小参时间,禅师坐在上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及聆听他们讲述一天的修学打坐情况。一位师兄说,我们很有必要小参,因为你即使没有什么进步,你也要如实地知道并反映今天的修学情况,以及提出心中的疑惑,如此才能清楚地精进。人之所以会糊涂,会迷茫,会自以为是,会骄傲自满,会自卑心虚,是因为他对自己不够了知。真正了知自己的境界,并有强烈的求道之心的人,是非常自信自谦的。所以学生的小参,师长的解惑,在这种一问一答间,慢慢让自己变得更真实,更直截了当地解决当下的问题,才能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中医学习随笔》正是在这种因缘下写成的,本书中的内容均整理自师生互动的录音文稿,很值得在精进路上修学的人们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师训》:为作者对中医普及学堂学员道、德、术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训者,训而导之以善也!严师可出高徒,宽和恰能泽润。作者便是通过自己对天地之道的体悟,对德能的力行,对术的运用,以及在宽严并举的训导中,慢慢培育出一批批有愿力,有抱负,有能力,有担当的医门龙象。第二部分《问师》:为作者与学生间以相互提问作答之方式来达到教学相长互相精进的效果,余浩老师说,学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问,善起疑情。问是学的根本。 目录 医巢衔泥 01记录的习惯 02万病之源 03顺经脉之性 04勿小瞧小技 05文笔记录 06毕生之技 07百日筑基 08慢性病疗愈原则 09凉脚复热 10失眠必治 11只怕一次 12以技服人 13内外兼治,医患配合 14锻炼意识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医学习随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曾培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1166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65000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