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手持青春奔跑
内容
编辑推荐

《手持青春奔跑》由夏炎著,本书推荐:

※中国最帅吉他手夏炎最新青春读本,高圆圆+老狼力荐作品!

※最纵情率性、不加修饰的青春纪念读物。

※写尽少年时代的疯狂、叛逆、迷茫、孤独和一尘不染的爱恋。

※当下最劲爆、最真实、最露骨的青春告白书。

内容推荐

《手持青春奔跑》由夏炎著,这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又感伤不已的青春成长往事。

棍儿中高一少年严大火正处于最青春懵懂的年纪,他抗拒现实,不愿做一个好好读书的乖孩子,一任青春荷尔蒙的激情自由挥洒。他和他最好的朋友宋洋、幼时发小孙二羊等人,成为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尝试着学习成年人的一切。围绕在他们周围,一群或大或小的少年——“老炮”瘦三儿、彪子、刘峰、刘丹等人物的故事纷至沓来。岁月匆匆流逝,某一天,辍学的严大火忽然对之前放荡的青春感到厌倦,他懵懂的暗恋对象——高纯纯,成为自己心灵的唯一寄存地……

成长的烦恼在时间面前悄然而逝,而时光带走的,不仅是少年的欢乐,更有那些躁动不安和骄傲激昂,少年心气已逐渐舒缓,只剩下灿烂之后的落寞。多年之后,严大火忽然发现:身边的朋友,有的人死于青春,有的人出国追寻梦想,更多的人已安于平淡,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那曾经最爱的人,早已流落他乡,不知去向……灿烂的青春归于平静,少年的骄傲在残酷的社会法则面前,已黯然妥协。空荡荡的城市大道上,只留下一片不可言说的感伤……

《手持青春奔跑》适合青春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自序

一 少年心气

二 性,谎言与大人物

三 阳光灿烂的日子

四 迷墙

五 褪入黑暗中

尾声 高纯纯

后记一

后记二

试读章节

1

我第一次见到宋儿,是在高一刚入学那会儿。那天我和孙二羊张三金晃荡到建工学院门口儿,赶上湿中在那儿办的运动会刚结束,穿着湿中校服的学生摩肩接踵,人潮汹涌到一个区域却奇怪地分开了。

我认出站在那儿的是驴子,他身边的三个人也是平常老跟他在一块儿混的那几个。他们都二十多了,是甘家口儿一带有名儿的老炮儿。

“有好戏看了。”我对孙二羊他们说道,说毕,几个人点上烟,插着兜儿站在路边等着瞧热闹。

跟驴子对峙的是六七个穿着湿中校服的学生,不是什么有头脸的人。就在我们刚嘬第一口烟的时候,两边儿突然动手了。驴子他们每人手中都有一根称手的木棍,显然是有备而来。几棍抡过去后,湿中那几个孩子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我们当时已经听说有一个新搬来的宋儿挺牛B的,在我正猜测这几个人里有没有宋儿的时候,从马路另一边突然驰过一个飞鸟般的身影。我望过去,太阳一阵刺眼,只看到一个在马路中间以单手撑住隔离护栏跃过铁杆的修长剪影。在他身后跟着一个近三十人的大队伍,但身姿都远无为首那人潇洒和迅捷。

“那个就是宋儿。”孙二羊用嘴撇了一下为首的那个人,对我说道。

很显然,那个飞鸟般翻越护栏的动作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当他已经跃出太阳晃眼的角度后,那光边儿仍然在我视野里余韵着。

我正愣在那里,丫回头照了我一眼,就又掉转身接着朝驴子他们跑过去。虽然宋儿后来说他不记得在那天见过我,但我对此极其确定。因为我记得丫那张帅脸,宋儿确实是帅,比我帅,这点我承认。他不是小白脸儿那种好看,而是那种只需看一眼就可以记住的帅哥,倍儿英气十足的笔挺五官,大长腿,看着得有一米八六、八七左右,浑身健瘦。

驴子看到宋儿朝他奔来,一棍劈头抡过去。宋儿直迎上去,一个侧身从棍边擦过一脚把驴子踹翻。大批的湿中学生奔过来时,宋儿已将剩下的几个老炮儿放倒,最后一个被他揪住头发用膝盖狠狠地顶在鼻骨上,我甚至觉得自己听到了“呯”的一声。接着湿中的人马围上来招呼地上的驴子等人。在叫骂声中,宋儿转身走出战局大气不喘。驴子在地上一边儿滚一边儿大喊,“宋儿,你别让我逮着你丫走单儿的时候!”。宋儿面无表情地走远。

在青春期,未成年雄性最痛恨的就是发现自己不如另一个雄性。那就像是一种被强奸出的高潮,一种不得不面对却又不愿承认的事实。对,就在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有一种人天生是与众不同的。老实说,虽然后来我跟宋儿有了种种纠葛,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他,我曾经被他深深地打动过。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他,我佩服他。

2  记忆中的画面清晰而无序,又如洪水决堤般难以控制。真是不可思议,回忆究竟是一种思索,一种情感,一种构建还是一种崭新的创作?答案不得而知。就像我今天坐在这里,心平气和地准备回忆当年的种种并写成一个故事时,却也仍无法确定我脑海中深如万丈海沟浅如蜻蜓点水的痕迹都是些什么。那令我无法摒息凝神的,也许是宋儿的高踢彪子的帽儿拳,也许是那个BP机那把菜刀,亦或,就是冥冥中命运在我脑海里刻下的“高纯纯”这三个字。

是的,最近我总是想起高纯纯,想起宋儿,还有高二那一年的种种。前几天我经过牛街,无意间瞥见一个中年人在家牛羊肉店橱窗里剁馅儿,竟一刹那又重临昔年我去砍人的那一夜。甚至那晚我着急忙慌塞进书包里的那把菜刀,都跟此时橱窗中飞舞的菜刀如出一辙。那刀柄上的木纹清晰可辨,似同年轮般刻划的宿命感甚至可以让我在霎那间回到那段肆无忌惮不知所终的日子。

我叫严大火,那时他们都叫我大火。

我是个标准的甘家口儿人,家就在靠近动物园方向二里沟中街的一条胡同儿里。我爸在我小时候儿就跟我妈离了,我跟我妈过。我妈是普通职员,她一直都没有明白家长与饲养员的区别,吃饱穿暖,她认为这是她唯一的职责。而从小到大,我对我爸的记忆基本上都是他在我妈出差时想要把我一个人扔在家时用的种种伎俩。诸如答应给我买变形金钢或把锁在柜子里的游戏机拿出来给我玩儿此类。所以,我从小就没有什么雄性在我背后撑腰。在我四年级第一次挥拳打向一个不肯借我涂改液的同学时,我发现有没有一个爸爸对是否能让别的小孩儿服我没什么影响。

我成了一个痞子,我开始信仰暴力,我开始崇尚拉帮结派,打架顺理成章地成为我成长的一部分,成为我消极抵抗无聊的手段。

彼时的甘家口儿,从格局到气质都与现在天差地别。最嚣张的痞子主要分布在湿中和棍儿中,其他附近周边的重点学校、二类普高诸如二妖寺中学、五石榴中学、妖五寺中学此类,皆是任人宰割的鱼肉,没什么响当当的人物。除了二妖寺出了个彪子和五石榴中盛产美女外,皆不值一提。

湿家口儿中学,又称“湿中”,是当时我们那一片儿的王者,太多打架劫钱动刀子上管儿叉的事儿与这所学校有关。湿中的学生拉帮结伙地出现在甘家口儿各个角落,喜欢光着膀子穿校服,不拉拉锁儿露出年轻的胸膛,见着年龄相仿的就寻衅挑事儿,没人敢惹。

棍子中学,又称“棍儿中”,也就是我初、高中时就读的学校。我们学校出过几个甘家口儿地区著名的大混混大玩儿闹,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的全有,光通报市局的大案就有好几起是我的前辈学长干的,理论上完全有实力成为甘家口儿高校第一势力。但因为我们学校不抱团儿,各年级之间打成一片,所以是仅次于湿中的第二号势力。

当时所有混迹于甘家口儿一带的痞子中,老炮儿们都已日渐腐朽只能不安地在家里等着被翻篇儿,而汹涌的后浪们里,只有两股力量可以被称为新生代。一股是以我和孙二羊张三金为首的棍儿中势力,另一股就是以宋儿为首的湿中势力。

事实上,在宋儿搬过来之前我们一直是第一把交椅,中学我们在棍儿中就已经小有名气了,棍儿中长年内战,就是因为我们初中部和高中部的一直互相看不顺眼打来打去。那会儿街面儿上都知道棍儿中初中的“火羊金”三人组,没有宋儿这么一号儿人。

P6-9

序言

这个故事是我写的第三个长篇小说,动笔于零八年,那时我二十七岁,第一本小说《简单未遂》刚刚出版。

其实我很早就有这个冲动,把我上学时这拨儿八零后孩子的成长,那些诞生在鸟不拉屎的胡同儿角落里却全北京各片儿口耳相传的段子和传奇人物,还有我们当时的爱情与友谊、习惯与观念、想法与行为,都写出来。

这冲动最早出现在电视上开始大量播放“文革”时期影视剧的时候,当我看到那些穿着绿色军装的五零、六零后半大孩子在屏幕中打来打去、拉帮结伙时,就不禁有些骄傲和不平。为什么同样的行为,你们的就能上电视拍电影,我们的却不行?是因为你们五零、六零后这拨儿人成了社会栋梁?因为你们成了老帮菜,有了钱、车、房,号称中流砥柱?

也许老炮儿们的时代背景——文革确实独特,但七零尾八零头儿,改革开放之初的背景我觉得也挺独特的。事实上,我认为所有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把军装换成了校服,拍婆子的地方从大院与冰场挪到了校园与滚轴迪厅,我们还有更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老师以及社会秩序来制约,但我们那些叛逆与躁动,那些萌动的心,那些最幼稚的仗义与最冲动的真诚,那些热烈、狂妄、张牙舞爪而又胆大妄为的成长,都不会输给任何一个时代的人。

聊了半天时代,其实我讲的这个故事并没这么深刻。青春是个很简单的东西,青春的核:暴力、性冲动、叛逆、自大、脏话和枯萎,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想把我们这一拨儿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写出来,这是我多年的愿望。故事也许具备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抑或格调低下不值一提。但我只想讲得痛快淋漓、肆无忌惮,像我年少时那样纵情不加修饰,而深刻和肤浅,都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我想写的只是青春,我热爱青春,我赞美青春。因为青春几乎集中了人生大量动人心魄的第一次,因为青春是漫漫人生旅途中遇到的第一个绚烂的海市蜃楼。我想写那些最初的东西,那些出现就是为了错过的东西。而在这种写作和思索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居然早可以直面那些擦肩而过,我甚至可以客观地、坦然地、祥和地面对自己的愚蠢与傻B、操蛋与虚伪。

如今我三十岁了,已届而立。回首当年在不恰当行径中建立起的脆弱自尊,空余阵阵莞尔;忆昔日不知如何去爱的无力感,恍同隔世。在我还是个愣头青的时候,三四十岁的人在我眼中大都懦弱与虚伪,甘于现状、碌碌无为。现在,我想我已成为了新一代愣头青眼中的这一类人,成为了我青春热血时讨厌的人。而我居然还恬不知耻把我们当时自以为是的成长写出来,简直是令人发指。

其实我们也本是性格迥异的,像你们一样,也像这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一样。但在社会中待久了,司空见惯了各种场面各种干杯各种人各种话,久了,便脸谱儿化了。除了写些东西祭奠一下,找个饭馆儿“一樽还酹江月”,也没什么其他办法。如此说来,其实还是挺羡慕学校中的那份单纯。只可惜人终会离开学校在复杂的社会中变老,届时一些观念天翻地覆也都难逃,对错高下亦难分晓。一路走来,看着这一茬儿接一茬儿年轻而又热烈的脸,其实,我可以从你们眼中看到自己,就像你们也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只是我早巳清楚你们终将告别那些桀骜不驯、纵情率性、拍案而起与拂袖而去,变成此时的我们;而你们,却仍然激愤地认为你们不可能被世界改变不可能成为我们这样儿的老帮菜。想到此处,心中还是有些酸楚。

罢了!如果有一天,当你们也三十啷当岁,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除去粉刺与梦遗、考试与背书,竟还有过抚弄菜刀与异性胴体的经历,想必也会感叹不负少年吧!

赘述过多,其实,对于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期许的每个年轻人来说,自己的青春就是最好的青春。手持青春奔跑吧!因为你所处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

后记

零八年我的首部小说《简单未遂》出版后,得到了一些较积极的回馈。作为一个从小就大量阅读的人,我对于自己增加了一个作家身份是非常开心的,于是便意气风发起来,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也顺理成童及恬不知耻地变得充盈而又粗大,在闲暇之时奋笔疾书写了两个长篇。这个故事是其中之一。

这两个长篇第一稿完结大概都是零九年左右的样子,但之后的日子里我的重心其实仍在音乐影视上,出专辑、做制作人、拍戏、写歌儿。对小说谋求出版的事儿有一搭没一搭,总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大首印高版税会自己找上门来。也正是因为这种自以为是,这一晃,第二部长篇小说竟时隔五年才得以出版。此时此刻,拿着这本心血来潮加掏心掏肺之作,也是满怀诸多欲说还休。

如果你已读完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发现,我是一个极念旧的人。这种念旧饱含了一种我自己都无法言明甚至承受的深情。当然。这非常符合逻辑,事实上,如果不是我对昨日蒙昧与纯洁的依恋,我想我对这本小说能不能出、是原汁儿原味儿地出还是大删大改后出会毫不在意。值得欣慰的是,我的编辑帮我尽可能地保留了我的语言风格,保留了脏话以及一些青春的痕迹,令这本书没有变成一个歌功颂德的晚会。

在这次与磨铁图书的合作敲定前,我人就已而立,从某种角度来说,我比我最初动笔时更具备了倚老卖老深情回顾往日的资格。但因为在三十岁后这个阶段中,我的观念与态度总会霎时间天翻地覆,有时候说日新月异也不为过。所以,在我最终审稿并想润润笔添油加醋的时候,我发现我看自己零九年写的这个故事像是一个陌生人写的,他自以为聪明和真挚,并渴望用他在成长中这种几乎可谓虚张声势的耒老先衰换回共鸣。

当然。我多年登台以及面对镜头换回的解放天性厚脸皮令我对书中所提及的情怀仍然抱有信心。但出于我稳妥和谨慎的作风,我还是约见了一些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在麻酱羊肉片儿与炭火铜锅的交相呼应下。我们说起一些已经没了的人,说起一些进去了的人,说起往事,还有青春。看着眼前这几位在京城地铁界辛勤耕耘的而立之人,当时铁马金戈的画面极荒诞地在眼前闪回着,我很难把那些故事套到他们身上,就像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一个陌生人写的一样。

在那晚回家后,我就着往事重提尽可能地回忆最初动笔时的初衷与状态并死灰复燃灵魂附体般地写了自序中的那些字句。放笔后,因为用力过猛,那后劲儿使我陷入对书中高纯纯人物原型的思念,在对她这许多年来岁月是否静好人生可曾惘然的惦念中,我甚至在屋中踱了几圈儿,直至最终作罢。

故事的结尾,大火非常渴望自己重新回到青春岁月,回到那相识的最初,向他最悸动的代表、影响其成长与枯萎的异性形象——高纯纯诉说衷肠。这符合大众对故事的审美,也符合人们对时光逝去的怅惘与缅怀。只是在整个小说的创作及出版过程中,直到此时此刻,我都在扪心自问,故事中这种高纯纯之于严大火的心灵寄托,是否符合高纯纯的人物原型之于我。

这个答案在创作的过程中扑朔迷离,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我无法确定那种在心中轻轻翻滚的东西演化成情绪、观念并通过指尖最终汇集成文字呈现在人们眼前后是否仍是我最真实的最初的想法,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我十分愿意重新回到那段时光,回到那时甘家口儿的街头。对此我无比确信,可面对最美丽的你,我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却仍未可知。

如果我还是在二十多岁时,我穿越回去自然难逃严大火的套路,且基于我丰沛的词汇量我势必用我最真挚而华丽的辞藻赞美你的容颜表述我的爱意。可我已经老了,你知道,我已经三张儿了。而当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意识到爱情这个东西的真实存在时,我渐渐对自己之前岁月中那自诩为刻骨铭心的爱情产生怀疑,也就是说,我开始审视我所谓的“爱”。“爱”是什么?我“爱”的又是什么?我爱的是你吗?还是在爱你的样子你的容颜,抑或只是爱我在爱上你时的感觉?所以,我想,如果现在昨日重现、耶斯特得弯斯莫(Yesterday once more),我会希望自己能够像佛经中说的“不住于相”那样爱你。我仍然会流连于甘家口儿的街头,在你的校门前驻足盼望你出现。我仍然会装作浑不在意甚至对你表现出冷漠与厌烦,但在不经意间,我会用世间万物皆无法洞察的隐蔽而又敏锐的目光迅捷地注视你、打量你、思索你、绞尽脑汁地在你容光所迫之下要求自己不爱你的五官、不爱你的身材、不爱你的声音、不爱你的味道、不爱你的神态甚至不爱你的灵魂而纯粹只去爱你。

是的。只爱你。

最后,如果你看到很多激愤的观点也请海涵。比如我在故事中说了很多次,孩子的问题不应该归咎于孩子。在成长中,书中人物和现实中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八零后孩子一样无助懵懂,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家庭令我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爱。我们明明有喜欢的异性,有难以割舍的家人,有亲如手足的兄弟,而对未来、对生活、对此时此刻,我们也充满了爱。可真说到如何表达如何去爱,还委实是一头雾水。事实上,老师和学校一直试图让我们忘掉考试和成绩之外的一切东西。关于爱与被爱,全凭无师自通,和撞大运一个意思。撞上了地老天荒,没撞上天各一方。那个阶段,基本上我们的爱与伤害无异。于是大多数时候,结果都是天各一方。

这本小说的出版,从零九年左右第一版完稿后陆续飘了很多出版社,见了很多编辑和出版人,发了许多邮件,最终花落此间,要感谢我第一本小说《简单未遂》的编辑于桐,感谢为我写后记的姜听,感谢一草、祁又一、岳阳、王小润、李竟琛,以及为这本小说出版前后操持付诸心血的柳絮恒,感谢此书的编辑陌子涵。小说本以NIRVANA(涅槃乐队)的一首歌曲命名,后来尊重编辑与出版公司的意见改为了现在的名字。

最后感谢当时在创作时阅读过章节并给过意见的一些朋友。印象中有小树、鱼蛋、李沐云、小柯、金马洛等,感谢那几天和我聊从前甘家口儿学生时代往昔的GYY,谢谢你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手持青春奔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6508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4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