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白诗传(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李白诗传(精)》是著名李白研究大家安旗先生代表作,带你走近大唐李白跌宕起落、赤忱洒脱的一生。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时间为经,结合诗文,系统讲述李白的一生;下编以文学为纬,贯通古今,深入赏析李白的作品。详实严谨,文辞优美。特别附录《长乐坡前逢杜甫》,抽丝剥茧,悉心梳理天宝十二载李白与杜甫在长安的重逢。
从崭露头角、意气风发到理想破灭、满腔悲愤;从漫游解忧、抨击苛政到再次参政、流放夜郎、死于当涂。他曾纵酒高歌、斗志昂扬,也曾磕磕绊绊、孤独苦闷,却始终自信豁达、坦荡不屈,如同大鹏,恣意翱翔于广阔天地。
愿你从中得到走出逆境的勇气和力量,乘长风、破万里浪,活出自信洒脱的快意人生!
目录
上编
匡山下临涪江水,中有诗人之故里——李白的籍贯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家世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的少年时代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第一次入长安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在开元后期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李白流寓山东
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李白第二次入长安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去朝十年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李白的幽州之行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李白在“安史之乱”中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李白遭流放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李白之死
下编
龙蟠虎踞,继往开来——李白诗歌的历史地位
学习,发展,创造——李白与民歌
胸中激情,笔底波澜,时代潮汐——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
兴怀于黍离,假助于江山——李白诗歌中的比兴
和“卑贱者”共呼吸,同命运——李白关于妇女的诗歌
光辉灿烂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后记
增订后记
附录:长乐坡前逢杜甫——天宝十二载李杜重逢于长安说
导语
提起大唐,总是无法绕开李白。千年来,他的才华和抱负、浪漫和潇洒、天真和孤独、痛苦和欢乐,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近乎永恒的精神故乡。
快意时,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豪迈时,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释怀时,他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著名李白研究大家安旗先生代表作,带你走近大唐李白跌宕起落、赤忱洒脱的一生。
从崭露头角、意气风发到理想破灭、满腔悲愤;从漫游解忧、抨击苛政到再次参政、流放夜郎、死于当涂。他曾纵酒高歌、斗志昂扬,也曾磕磕绊绊、孤独苦闷,却始终自信豁达、坦荡不屈,如同大鹏,恣意翱翔于广阔天地。
收录李白人生各阶段传诵千年的经典作品,诗文辉映,轻松提升古典文学修养。
特别附录《长乐坡前逢杜甫》,抽丝剥茧,悉心梳理天宝十二载李白与杜甫在长安的重逢。
精装双封设计,随书附赠3张李白心情便签+1枚精美书签,版式雅致疏朗,值得典藏。
愿你从中得到走出逆境的勇气和力量,乘长风、破万里浪,活出自信洒脱的快意人生!
精彩页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在开元后期
黄河,洪波滚滚,浊浪滔滔,流向东方。
一叶扁舟在波浪中颠簸着,起伏着,顺流而下。
一行大雁,自南而北,横过大河上空。嘎嘎的鸣声,引得船上一个旅客探出头来,接着他又走出船舱,伫立船头,久久地观看大雁,一直到它们没入苍莽的原野。然后低下头来,发出一声长叹。
大雁都回去了,他却有家难归。
赴京前夕,《上安州裴长史书》末尾的得意之笔——“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这时好似一柄利剑刺着他的心。他怕看见妻子的眼泪,他怕听见丈人的叹息,他更受不了一些亲友的冷嘲热讽。他只好在外漂流。
李白从长安出来后,顺黄河而下,初游“梁苑”。“梁苑”是汉梁孝王在他的王国首都睢阳(唐为宋城)兴建的苑囿。梁孝王曾经邀请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著名文人到此集会,因此传为千秋佳话。到唐代,已经将近一千年过去了,剩下的只不过一片败瓦颓垣,古木涸池。而李白却整个夏天都在“梁苑”的废墟上寻觅、徘徊。
就在此时此地,李白写下了他的《梁园吟》。
随后,他又来到龙门。龙门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耸峙在洛阳南面的一座大山,好像被巨斧劈成两半,两边的悬岩峭壁形成一道高大的门阙,伊水从中流过,北入黄河。因此龙门又名伊阙。龙门的冬天,寒冷而又荒凉,远近的游客都早已回去了,连最有名的香山寺也空寂无人。李白却在这里从秋天滞留到冬天。
就在此时此地,李白写下了他的《梁甫吟》。
《梁园吟》和《梁甫吟》是李白的重要作品。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虽悲不遇,却尚能自慰自解。例如《梁园吟》中,在慷慨怀古之际,正不胜悲哀:“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流东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正哀叹今无梁孝王其人,自己没有司马相如、枚乘等人那样的幸运,却又忽然豪兴大发,及时行乐,而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甫吟》也是如此。“梁甫吟,声正悲。”——正在为自己处苦寒之境而悲哀,却又忽然高瞻远瞩,信心百倍:“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在这些诗中,我们看见诗人忽悲忽喜,时哀时乐。笑容与眼泪几乎同时出现在他的脸上,牢骚和欢歌几乎同时迸发自他的胸间。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将进酒》一诗中,而且表现得更典型。
开元二十三年,李白三十五岁,应好友元演之邀,旅游太原。元演的父亲是当时的太原府尹,负责北方的边防。李白在太原期间得到元氏父子热情的招待,过得很惬意。居留一年有余,其间又北游雁门,直到次年早秋才返回河南。临走时,又得到元氏父子丰厚的馈赠。
李白返至河南后,在洛阳遇到故人元丹丘,元丹丘也刚从峨眉山回来。李白应邀到元丹丘的颍阳山居盘桓数日,适逢另一位友人岑勋也来到元丹丘处。三位朋友置酒高会,开怀畅饮,直到皓月东升,兴犹未已。在饮酒中间,李白时而谈到他的雄心壮志和赏心乐事,不禁眉飞色舞;时而谈到他早生的华发和倒霉的遭遇,又不禁感慨唏嘘。边谈边饮,边饮边谈,李白的酒已喝得不少了,久已积蓄在心中的思想感情,便涌了上来。《将进酒》一诗即作于此时此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在嵩山西南麓,距洛阳只有几十里,离黄河也就不远。登上它背后的马岭,可以看到黄河,故诗人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同自天而降,然后一泻千里,直奔东海。这种景象触发了李白心中青春易逝、功业未成的愁绪。感到自己的黄金岁月,恰像黄河流水一样,也将一去不复返,满头青丝很快就会变成满头霜雪,因而不禁悲从中来。但这种悲哀,是大丈夫壮志未酬的悲哀,所以虽悲亦壮,虽哀亦豪。不是凄凄惨惨,而是呼号奋发。
诗人正在悲哀之际,忽又看见盛唐的光辉还在天边闪耀,忽又感到青春的活力还在他血管里奔流。于是他又开张心颜,斟满希望的酒杯,奏起行乐的琴弦,吟出一串欢快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正当他陶醉在及时行乐和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多年来怀才不遇的愤懑又翻腾上来。正当他拿起酒壶,劝别人和他一起“尽欢”之时,却又流露出如此虚无的思想和如此颓废的情绪: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好像他把一切都看穿了:功名富贵有啥用?圣贤豪杰又有啥好?还是在醉生梦死中过一辈子吧!——实际上这是故意说气话,表示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大概是作为主人的元丹丘怕李白饮酒过多,牢骚太甚,故意说没有钱打酒了。李白却仍不肯罢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白诗传(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68611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24-06-01
首版时间 2024-06-01
印刷时间 202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32
CIP核字 2024026132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