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右相伊尹发明了配剂的中药汤液,春秋战国时期的医者则使中医的诊断方法更加成熟,这两项成就都促使了中医药历史的更好发展。之后,从战国到秦汉,中医药的历史仍然持续了快速发展的态势,至战乱纷争不断的三国时期,以外科手术为标志的中医学成就引起世人瞩目,中医的外治手段日趋成熟。
其实中医外治从中医产生时就已经开始,只是外治的都是些简单的伤病,比如割破皮肤挤去脓血,或者使用刀具去除溃烂的皮肤等等。后来,中医外伤外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专门的外科医生——疡医开始出现。伴随疡医出现的还有外科手术必不可少的麻醉剂,一种被称为麻沸散的麻醉药品走人了人们的视野。
让麻沸散名扬天下的是三国时期一台著名的外科手术,手术的实施者和被实施者分别是历史上有名的华佗和关羽。
关羽人称“美髯公”,是三国时蜀国的大将。219年,关羽与曹操的军队在樊城交战。被曹操部将曹仁射中了右臂,当时也没在意,只是敷了些金创药了事。谁知那是一支毒箭,关羽回营后不久,胳膊便开始肿胀流脓,肿得像根椽,伤势十分严重。刘备心急如焚,忙派人去请名医华佗。关羽素来被人敬仰,华佗知道关公受伤的消息后,急忙赶到关羽的军营。检查后,他对关羽说,要治好这个病也不难,只是将军要受些苦。要立一根坚固的柱子,柱子上钉个大环;然后把受伤的右臂伸进环中,用绳子绑好,让胳膊不能动弹;再用带子把眼睛蒙住,这样你自己就不会看见血腥的场面。我用尖刀割开皮肉,剔除腐肉,露出骨头,刮净淤积在骨头上的箭毒,敷上药物,缝好伤口,伤很快就会好起来。关羽听后,毫无怯意,笑着拒绝了华佗的建议,告诉他不用那么麻烦,随意动刀即可。
关羽褪去上衣,伸出胳膊,让华佗现在就开刀刮毒。他又让人摆上棋盘,要和马良对弈。关羽手捻棋子,面不动容,不时走出妙招奇招,同时不断高声谈笑,似乎不是为他疗伤。华佗割开关羽右臂皮肉,脓血立即涌了出来。华佗先用刀把那些已经腐坏的肉割除,再用刀刮骨上的毒,刀碰骨头发出悉悉之声,让旁边观看的人都脸色大变,不忍再看。关羽却若无其事,依然谈笑风生,棋式越走越猛。马良被他的镇定自若惊呆了,竟忘了走棋,关羽提醒了他几次,他才回过神来。一会儿。华佗治疗完毕,关羽把胳膊屈伸了几次,乐呵呵地说:“没事了,你真是一位神医!”华佗见过各种各样的病人,但像关羽这样的勇士还没见过,不由从心里佩服。此后,他见人就夸关羽下棋疗伤的神勇。
神医华佗就这样为关羽除去了体内的毒素,在传说故事中,人们谈及最多的是关羽的神勇,却忽略了华佗的因素。据后人推断,华佗的这次外科手术之所以顺利完成,就是因为他用了麻沸散,有了麻沸散,看上去不可思议的手术过程就具备了合理的成份。华佗的这次手术为中国古代的医疗水平做了最好的诠释,它透露出的信息是:以养内见长的中医在汉晋之时已经可进行漂亮的大型外科手术,中国古代中医的外治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一时期,大同与中原各地一样,也始终处于战乱纷争的环境,频繁的战争阻碍了正常的医疗救治,却让以治疗战争创伤为主的外科手术盛行。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南北朝时期。398年,鲜卑人拓跋圭建立北魏。立大同(当时称平城)为都城,古都大同由此走向中国历史的前台,成为全国文化经济的中心,包括江南士子在内的各地精英纷纷涌入,繁荣了这块古老的土地。这时的大同出了很多历史名人,其中也包括当时医学界的知名人士,如北魏皇宫的医官李修。
李修是大同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与中医相关的名人,大同的医者由此开始登上中医发展的舞台,成为了中华医药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