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承志文集(Ⅺ敬重与惜别致日本)(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张承志文集(Ⅺ敬重与惜别致日本)(精)》是张承志数次居留日本经历的心血之作,作者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深刻剖析中日两个国家的历史情结,坚持民族的正义、世界的和平、历史的大义。作者分析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情结,从内心深处出发,描绘出民族精神的景深。这里叙述的,不仅仅是中国与日本,叙述的是每一个民族,是整整一个世界。

内容推荐

《张承志文集(Ⅺ敬重与惜别致日本)(精)》是作家张承志总结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若干章节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尽管时而披沥胸臆,但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虽是一册散文,但力求处处考据。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把中国同时作为剖析和批判的对象,大声疾呼着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目录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

第一章 引子:东苏木以东

第二章 三笠公园

第三章 长崎笔记

第四章 赤军的女儿

第五章 四十七士

第六章 解说·信康

第七章 文学的“惜别”

第八章 亚细亚的“主义”

第九章 终章:把解剖之刃对向自己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试读章节

好像接到过一两个明信片,依稀写着服部的名字。回国后有一两年,偶尔感到他似乎在寻找我。但那时对一些语焉不详的来信,我不仅顾不上回复,甚至不在意是谁寄来的。直至有一年电话中响起他的声音,互相已经说了一阵子,但我其实并没想起这个“服部”是谁。

不过,再次见面后“东”乌珠穆沁的话题,又使我们热闹起来。

他大咧咧地盘着腿坐在中协宾馆的沙发上,语气短促,滔滔说着。一头银发散乱,只是嗓音和那年东京一模一样。他不在意地说:“他们总想让我讲过去的事,我不答应。”边说着,他一边靠向我:

“他们怎么会理解呢?”

那口气给人一种暗示或误解。他好像在说:理解他的,唯有也在“东乌珠穆沁”打发过青春的我。不能说没有一点感动。很难总是敷衍,我开始想了解他了。“您那时,名义上是关东军……”

“关东军情报员。”他正式地说。这个词,即便后来若干年后和他畅谈了若干次,我也没有完全弄懂。什么什么“员”,就像“研究员”一样,并不标明阶级学衔,只是一种职业性质的描述。

“那么在乌珠穆沁,具体地说,您那时干什么呢?”

“那边是外蒙古,嘿,苏联军。我们趴着,嘿。”

他双手握成望远镜的筒状。观察哨?把守国境?……我再追问时,话头已经移开了。“哈,霍洛特,好吃吧?哈哈,好捏,吃过吧。”

霍洛特(horod)是奶豆腐,好捏(honi)是羊。“当然吃过。”我烦他打断了关东军的话题。但我觉得他倒不像闪烁其词,而不过是要享受说着这些词儿的滋味。

对他做出这一心理判断,费了我很长时间。是这么回事么?一些古旧的词儿堵在心里,要找个地方,用嘴巴说它一说。说的时候需要一个听众——或者说,是需要一种确认;所以,同在一地、同在“东”乌珠穆沁的“东边”住过的我,就成了必需的存在。

他凡来中国必要会我。每次都一样,说一阵子东乌珠穆沁,再说一些别的。我和他的交流断断续续,更因他的这种习惯,一次次的话头接不上茬。

我渐渐漫不经心,虽然现在不禁后悔。每次挥手告别后,我就忙自己的事,而把他忘却净尽了——直至他再来到中国,又一次拨响我的电话。

那一年在北京,三里河的宴宾楼,还没堕落为啃得鸡。我俩在饭馆吃着,话题全在蒙古。

我给他夹菜:“这是烧羊肉。”他看着夹在筷子里的肉,古怪地一笑。似乎关东军情报员接受了一个信号。“羊肉!……嘿嘿,马哈以德(吃肉)……好捏乃马哈(羊肉)。”

他享受着被唤醒了的两个蒙语词儿。其实,他的鸟珠穆沁记忆,只有很少的一些细节。我开始询问他屡来中国的目的。

没想到——老头子把一条腿垫坐在椅子上,毫不在意喧杂的餐厅,接着羊肉的开头,他给我讲述了—个一匹狼般独往独来、在青海境内逐村支教、扶贫助穷的个人行动。他显然并不自觉了不起,好像这些事只是在与我谈论东乌珠穆沁之外的小事末节。我有些头晕,原关东军分子在中国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这不同寻常的行为令我吃惊。

“教育可是重要的!……”他晃着大脑袋,严肃地对我说教。

“那您怎么具体做呢?是办了所学校,还是……”

但是这老头的自语症又来了。三里河夜间的街道上,寒风掀动他飘飘的一头银发。他解释般笑道:“我讨厌帽子!”我发觉,老头是个很有魅力的男性。我打算认真和他做忘年交了,也对他自我开张的事业开始感兴趣。但是我了解他的梗概,还要等到下一次。

P5-7

后记

杀青若汗颜

近年逐渐有出版社提出为我编辑多卷本文集的意向。

虽然称之为“文集”,其实意指“全集”。不过因人尚苟活,所以避讳一个“全”字而已。

而对于我是一样的。世间事,古难全,首先严峻的环境不允许“全”。比如我的代表作《心灵史》,就难寻自家的全集门而入。

其次一种自律也阻碍着“全”。我蔑视盗得微名便纵欲欺世的文人行径,所以不仅全集,即便以前两三年一本的流水集子,也不仅不收什么初中作文小学日记,也不编日常的油盐账草稿纸,去冒充鲁迅的轶文李白的手迹。因此,此部文集将不会收入全部笔记、书信、外文、书画等内容。

——出于上述思想,此次受惠于上海文艺出版社,多卷本《张承志文集》步履蹒跚,终于就要投入印刷了。这是一个合适的时刻,或许还是一个最重要的时刻,我该对自己的读者说些什么呢?

编辑自己,如被落潮的大浪推回过去。潮水席卷推拥,催我翻开了久违的早期、尘封的旧作。

没想到,一行行与其说幼稚不如说儿科的文字,一篇篇与其说单薄不如说愚蠢的小说,首先吓了我一大跳!

无法尽数。还没交代《三岔戈壁》里对意识流的低劣摹仿呢,又发觉《终旅》对农民暴动认识的不准确。尤其那篇“婀依努尔”,我对面临题材的巨大缺乏感觉,居然把那么干枯的稿子交了卷……删除那图解口号的《雁阵在前方》吧,它又物证一般确实有过。噢,我无法简单地竖砍横批,我一字字地感到了问题的严重。

最初我打算接续曾写过的《文责初检》,逐一对写得不好的小说作准确的自我批评,但紧接着散文中的问题也次第涌出。比如《黄土与金子》中有多处严重的漏洞但却口气蛮大,再如《起辇谷祭》里的推论断语也出言不慎……况且事有两面:对失误与肤浅的自省,并不意味着对初衷一股脑地滥作否定。自我批评也一样,失去了分寸就会失去意义。就全部旧作尤其短篇小说逐篇反省,并不是易事。

书稿已经杀青,恰似我正满头大汗。然而谦虚与自我剖析,绝不是表演虚伪。我沉吟着。自己的轨迹不能“删除”,哪怕不编入,它们已经存在。

多卷本文集的编辑,使我被迫地把自己的个人轨迹重走了一趟,把自己亲笔的白纸黑字过目一遍。这是一场自我的判断。尤其在重读短篇小说的时候,我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一个小说家。

所谓对读者负责,内含着深奥的哲理。要逐篇指出缺点,更要勇于强调正确。不仅要对写得不好的自省,还要讲明哪些写得好、哪些要坚持。我只能说,以后我会用某种形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对一位信任的评论家讲解原意,或留下某种自述。  出版多卷本文集毕竟是作家的毕生大事,它的评判权在历史与良知。即便作者,其实也不能滥加褒贬。我想勾勒的只是珍贵的此刻,包括歉意和热情,包括志向和心境。我把它写给你们——我的看不见的读者。

三十年职业作家,当得我毫无奢望。

多卷本或全集,不单对被剥夺了话语权的普通人,甚至对思想长河中殉道的先行者,都是一种奢侈,是一种思想被错爱、人被娇宠的运气。因为懂得了这些,人不至于一旦得意就猖狂忘形。至于我,我早就习惯了事与愿违,两眼也练得可以凝视厄运。作为体制豢养之外的思想者的一名追随者,从最初编辑来访、热烈地谈起构思的那一天起,我就没有幻想过“全”。

因此,不求全或不能如愿,乃是我早就坚决选择了的前定。它不仅不会使我满腔悲愤,反而使我感到稀罕,甚至给我难得的快感。真的,有哪个作家能获得如此特殊的编辑体验呢?无须说,我的独特遭遇正是我的价值所在。正是这样一套不全的文集才浑如天成,它使人不以己悲,它使人回味无穷,它使人抵达谦虚的境界。恰是:“全集却不全,杀青若汗颜。”

馍馍已经进了蒸锅,书就要投入印刷,麦秋真的快到了。

一切都是由于冥冥中巨手的拨动。在这种我独享的、神妙宿命的拨派之下,有谁能懂,我满心充盈着感激。

此刻有不少想对读者说的话,但已说不清楚。两次运笔,言不达意,仅以这篇跋语,充作全集的总结。

张承志

2015年1月,上海编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承志文集(Ⅺ敬重与惜别致日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承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635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201506435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8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