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猎鹰者监狱(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法拉哥特是一位四十八岁的大学教授,因谋杀兄长而被判入狱。在监狱中,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犯人,其中有杀人犯、小偷、强盗、绑匪,也有百万富翁、部长和副州长。在罪犯们的叙述中,美国中产阶级伪善面具下的真实被一层层地揭开……监狱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对监狱里同性恋、婚外恋和自恋的描写,契弗揭示了真实社会中人类的虚伪、虚荣、好色,以及无处不在的歇斯底里。 作者简介 约翰·契弗(John William Cheever,1912.5.27—1982.6.18),美国小说大师,尤以短篇小说著称,被誉为(美国)“城郊的契诃夫”,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之一”。除闻名于世的短篇小说之外,契弗还创作了五部长篇小说:《沃普萧纪事》(获一九五八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沃普萧丑闻》(获一九六五年度威廉·迪恩·豪厄尔斯奖)、《欢迎来到弹园村》、《猎鹰者监狱》以及《恰似天堂》。1982年4月27日,就在他逝世七个星期前,美国国家艺术与文学学会授予契弗国家文学奖章,以表彰其一生的文学成就。 目录 《猎鹰者监狱(精)》无目录 导语 约翰·契弗:影响美国文学的巨匠,开启《纽约客》短篇创作的黄金时代,深受哈罗德·布鲁姆、余华推崇,深刻影响雷蒙德·卡佛、杰夫·戴尔等后辈作家 对新英格兰郊区中产阶级家庭和生活的关注,对郊区社会与文化含义的关注,使契弗成为美国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家。 契弗对生活在郊区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心理了解十分透彻,他每每用非常幽默的笔触描写他们内心的矛盾、他们的虚荣和他们的痛苦。他的小说反映了20世纪初中产家族在日益工业化的美国生活中的命运。 约翰·厄普代克:“在美国当代小说家中没有人能与约翰·契弗匹敌。” 余华:“约翰·契弗是我的青春记忆,他把平凡写成了不朽。” 约翰·契弗樶具批判性的长篇代表作,基于自己的真实经历,是“人生的一个总结”:以一座监狱,描写“一切都乱了套”的美国中产阶级的人生与美国社会。 书评(媒体评论) 契弗的故事沉着而完美 ,堪与纳博科夫比肩。 ——哈罗德·布鲁姆 约翰·契弗是我的青春记 忆,他把平凡写成了不朽。 ——余华 在美国当代小说家中没 有人能与约翰·契弗匹敌。 ——约翰·厄普代克 《猎鹰者监狱》是一部 非凡的小说。它非常粗放而 又优雅、纯洁。 如果你真诚地想了解美 国人的灵魂在体验什么,它 是不可或缺的。 ——索尔·贝娄 精彩页 1 猎鹰者监狱的大门是犯人、探监者和职员进出的唯一通道;大门上面装有一面盾饰,盾饰上描摹着象征自由与公正的女神像,在两个女神像之间,镶嵌着显示政府至高无上权力的徽记。自由女神戴一顶头巾式女帽,手持一把长矛。表明政府作用的是一只象征联邦的鹰,鹰爪抓着橄榄枝和狩猎的箭。公正女神则是通常的那种形象,蒙着眼,手握着一把生死予夺的剑,在她那紧身的长袍里隐隐地透露着一种情欲。这浅浮雕是铜制的,但如今也晦暗了——跟没有光泽的无烟煤或缟玛瑙一般的漆黑。多少人从这盾饰下面走过,他们大多数把这盾饰看成是人类竭力用图像来阐释监禁神秘性的最后的纹章。人们猜想,从盾饰下面也许走过了上百人,上千人,也许上百万人。在盾饰的上方是这座建筑各种演变的名称:猎鹰者监狱,建于1871年;猎鹰者教养院,猎鹰者联邦反省院,猎鹰者国家监狱,猎鹰者行为纠正所,最后一个名称谁也弄不明白:黎明院。现在里面住的是罪犯,狱吏全是些混蛋,典狱长统管着一切事务。名声往往是名不符实的,老天,但是,以有限的设施收容着两千名歹徒、恶棍的猎鹰者监狱跟新兴门监狱’一样的有名。不再有水刑、一式的条纹囚衣、锁步和铁球脚镣;而在绞刑架曾经竖立的地方,则是一个垒球场。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奥本监狱还在使用脚镣。这你可以从奥本监狱犯人的吵闹声中得知。 夏末的一天,法拉格特(杀兄罪,判十年有期徒刑,编号734—508—32)被带进这古老的、带有铁窗的房子。他没有戴脚镣,但和其他九个犯人一起上了手铐,其中四个是黑人,全比他年轻。囚车的窗很高、很脏,他看不清天空的颜色,看不清灯光,看不清他正离别的这个世界的任何模样。三小时之前,有人给他扎了四十毫克的美沙酮。,浑浑噩噩,他真希冀瞅一眼天光。他注意到司机在红灯前停下来,按喇叭,爬陡坡时踩刹车,然而似乎他们和人类其他成员仅仅只剩这些关联。人的难以估量的羞耻感似乎震慑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但是,铐在他右手的那个家伙却毫不在乎。他是一个瘦削的人,油光光的头发,一脸的疖子和酒刺,使他的面庞非常可怕地变形了。“我听说监狱里有个球队,只要有球可打,我就没事儿。有垒球打,我就能活下去,”他说,“能打垒球,对于我来说就够好的了。我不懂记分。我就那么着投球。大前年,我在北埃德蒙斯顿队自始至终不让对方得分,离开投球区的土墩,听见观众对着我直欢呼时,才明白过来。我从来没有不花钱和个娘儿们睡过觉,从来没有过。我有时花个五角,有时花五十美元呢,我从来没有不花钱找到个娘儿们。我琢磨这跟不懂记分是一回事。没个娘儿们愿意顺着心跟我睡个觉。我认识好几百个男人,他们全没我长得帅气,可总是不花一个子儿就能找到娘儿们,我从没碰到过。我真想不花一个子儿来上那么一次,哪怕一次也好嘛。” 囚车停下来了。法拉格特左手铐着的是一个十分高大的人,这人一步跨下囚车,将法拉格特绊倒在院子地上。法拉格特爬了起来。他第一回瞧见那盾饰,他想,也许也是最后一次吧。他会在这儿撒手闭眼死去的。然后他瞅一眼蓝蓝的天,竭力想将自己的存在和那蓝蓝的天联系在一起,和亵渎的语言联系在一起,亵渎、污秽的语言已经在他写给妻子、律师、州长和主教的信中开始出现了。有一小群人瞧着他们快步穿过院子。他清晰地听见有人嚷道:“这些家伙瞅上去倒蛮不错!”那些人也许是没犯什么大罪的,只是一时迷了路而已;法拉格特听见一个穿制服的嚷嚷道:“转过身子去,说不准他们中有人身上揣着把剃刀。”这些没犯大罪的说的是对的。囚车和监狱之间的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他们中有些人有好几个月没瞅见过了。多么的不同寻常,天空看上去是多么的纯洁!它们永远不会再显得如此动人、如此美好了。天际的光亮映照在囚徒的脸上,显现出一种十分丰富的目的感和无辜感。“他们宰人,”看守说,“他们强奸妇女,他们将小孩儿往火炉里塞,他们会为了条口香糖勒死自己的娘。”然后,他把脸从那些迷路者转向囚犯们,开始嚷道:“你们要做个守规矩的人,要做个守规矩的人,要、要做个守规矩……”他直着嗓子号道,好像火车的鸣笛声,好像猎狗的狂吠,好像深夜孤寂的歌声或呐喊声。 他们一个拖着一个地爬上楼梯,走进一间破旧的房间。猎鹰者监狱显得十分破败。人们所见、所触摸、所闻到的一切都表明这地方被人遗弃的程度。这地方的腌躜劲儿使人迅即得到一种印象,简短地说,那就是,虽然这儿北边有一座租借的死囚行刑前的班房,这地方肯定是强迫苦行赎罪等死的场所。铁栅栏好多年前上了白瓷漆,但是,在囚犯本能地手握的齐胸的那部分,珐琅早脱落了,露出了铁面。在一间远一点的房间里,那个嚷着让他们规矩点儿的看守打开了他们的镣铐,法拉格特跟大伙儿一样,因为能自由自在地伸胳膊伸腿、耸耸肩膀而感到深深的快乐。他们全用手揉着手腕。“什么时候了?”那长酒刺的问道。“十点一刻。”法拉格特说。“我是问几月几号?”这人说,“你有只日历表。我想知道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猎鹰者监狱(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国)约翰·契弗 |
译者 | 译者:朱世达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981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2024-05-01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2 |
CIP核字 | 2023248657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93 |
宽 | 13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