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武当七女侠丐木尊者/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武侠小说之父”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重要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收录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三十余部,《武当七女侠丐木尊者》是其中一部。

内容推荐

《武当七女侠丐木尊者》收录了两部武侠小说,分别是《武当七女》和《侠丐木尊者》,均系由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的还珠楼主创作,是民国时期的经典武侠作品。作品文笔洒脱,想象瑰丽,行文极富诗情,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是还珠楼主的一贯特色。本书后附还珠楼主创作年表。

目录

还珠楼主小传

武当七女

第一回 黑狗搜魂妖氛如海

明珠照暗奇宝腾辉

第二回 临难识危机义重情深拼一死

阴谋施毒手烟笼雾约阻双飞

第三回 倚玉偎香喜得卿怜情曷限

弹筝裂石惊回孽梦恨难穷

第四回 万里渡关山劫后精魂仍依爱侣

千重消血雨怀中灵符忽化虹飞

侠丐木尊者

第一回 持杖锄凶解纷逢丐侠

浮杯竞渡结衅起龙舟

第二回 无意遇良朋流转江湖闻异迹

多情成孽累缠绵生死失仙期

第三回 置酒坐青松石顶飞觞清游若绘

踏花行白刃刀头比武奇技如神

第四回 扫毒遣灵禽舞电飞光同诛众恶

扶危怜弱女祸淫福善总结全书

附: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

编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话说《武当异人传》说到林绿华见崔晴与妖人大战,妖人势盛,崔晴似有不敌之势,越看越觉可虑。二人本是三生爱侣,况当大难临身,祸福相共之际,绿华关心情急,哪还再计利害。急喊得一声:“晴哥休慌,我来助你。”口中说话,人早朝前飞去。

崔晴全仗飞剑法宝防身,人又机智,动作神速,一上来先把迎面飞来的妖党杀死。为首妖人以为起初设坛暗算,对方毫无警觉,现已准备停当,转眼便可成功。做梦也没想到,对方会在无意之中用新得宝珠,查看出他的阴谋诡计,法坛已被发现,来势那等神速惊人。因在入定行法,祭炼先杀黑狗妖魂,使与本身元灵相合,以为只等同党将敌人诱出花林禁地,立可如愿,正打着如意算盘。忽听同党惨号,百忙中抬头一看,飞剑已经临身,想逃无及,连同党如何死法均未看出,便被腰斩两段。仗着邪法高强,擅于玄功变化,见敌人少年英俊,妄想将魂摄去,借他肉体回生;再将美女生擒回山,逼迫顺从,成为夫妇。急怒攻心之下,忙以全力施为。

崔晴原仗事情凑巧,妖道恶贯满盈,先前得手,由于侥幸,如论法力,并非妖道之敌。上来占了上风,方在心喜,忽见一条恶鬼影子,头上顶着一条黑狗,在一幢黑烟笼护之下,迎面扑来。想起母亲平日所说各黑派中的厉害,知道仇敌邪法,已炼成功。自己虽沾了下手得快的光,妖道如其不死,必不舍那一具肉身,还不能以全力对付自己,肉身被杀,更无顾忌,邪法只有更凶。一个不巧,被那条狗影扑上身来,元神立被摄去,休想活命。心中一慌,又恐绿华受害,万分情急之下,便把乃母所留的两件法宝一齐施展出来,待与敌人拼命。无如妖人已死,连人带狗,均成有形无质之物,飞剑斩过当时复原,丝毫没奈他何。如非宝光神妙,尚能抵御一时,早为所害。因料自己如死,绿华必不能免,索性同归于尽,再同投生,也还罢了。偏生邪法厉害,人死之后,元神必被擒去,休想脱逃,心上人更非受他污辱不可。最厉害的是被害人神志已昏,任怎贞烈,也难与抗。越想越害怕,还有别的同党,绿华年轻无知,人又义气,见势危急,定必追来相助,随同拼命,因而不敢出声招呼。

心正为难,忽听身后娇叱,回顾绿华,正驾席云由后赶来。知道心上人除会太清防身之法而外,御遁飞行尚且不会,如何能与妖党为敌?当时急得周身热汗直流,心中叫不迭的苦。一面还须防到妖道拼着元气损耗,受那法宝飞剑夹攻之苦,向前猛扑,只要被扑上身来,万无幸免。只得运用全力,一面向前硬拼,一面准备逃路。正自心惊胆寒,绿华却和没事人一般,飞近身来,扬手一片光华,将二人一齐护住。这时崔晴眼看妖道相隔越近,自从绿华飞来,凶威更猛,口中连声欢啸,厉声辱骂,令绿华降顺,从他为妾,便可免死。心方悲忿,猛瞥见一片神光罩上身来,已与绿华联合一起。刚急喊:“妹妹怎不听话?”猛想起绿华虽然无甚法力,所习乃是玄门正宗太清仙法,不特万邪不侵,还可仗以隐形飞遁,如何忘却,空多愁急,还几乎误事。心念一动,立把绿华一把搂住,急呼:“妹妹,邪法厉害,我恐不是敌手,你须留意。”绿华何等聪明,先见崔晴望着自己,满面惊急之容,忽然化愁为喜,口中说话,暗使眼色,知其示意逃走。故意笑道:“这妖道太实可恨,我非去此大害不可,看我飞剑斩他。”说罢,手掐灵诀,正待飞起。

妖道本就看中绿华美貌,及见所发防身宝光竟是太清仙法,心方吃惊,恐其逃遁,闻言暗喜,觉着对方只要不仗着神光逃遁,早晚落网。惟恐惊走,便不似前猛扑。同时崔晴因防绿华受害,竟不顾元气损耗,一口真气猛喷出去,飞剑宝光威力大盛。妖道受不住剑宝夹攻,心想反正敌人尚无逃意,何苦多耗元气,打算稍微缓势。于是仍用前法朝前猛扑,打算另下毒手,先将美人擒去,或把二人分开。正发信号,想令门下徒党前来相助,缓得一缓。对方把话说完,忽把手中灵诀一扬,一片霞光电也似急闪得一闪,男女二人全数失踪。妖道也是恶贯满盈,御下横暴,虽有几个徒党同来,不奉师命,谁也不敢近前,明见乃师为敌所杀,只在左右山头遥望。及听信号,非但未来相助,反因妖道心毒手狠,也许强借门人躯壳回生,互相观望,全不敢冒失走近。内中一个刁狡胆大的,觉着妖道肉身已失,必寻门人晦气,竟先背师逃走。下余两人,遥望妖道神情惨厉,全都胆寒,及见同门师兄已先逃走,反正无幸,也各相继逃去。P3-5

序言

还珠楼主,原名李善基,后更名李寿民;笔名还珠楼主,晚年又改笔名为李红。四川长寿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二十八日。在同胞兄弟中排行老大,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七。李家世代为官。其父元甫,进士出身,光绪年间官至苏州知府,为人清廉正直,厌恶官场肮脏黑暗而弃官归里,设馆授徒。其母周家懿,四川成都人,也是大家闺秀,知书通文。由于父母教子严厉,李寿民又聪明过人,三岁开始读书习字,五岁便能吟诗作文,七岁能写丈许长对联。九岁时更写出了五千言的《“一”字论》长文,被誉为“神童”,并获得了长寿县衙颁发的“神童”大匾,此匾高高悬挂在李家祠堂。可知李寿民具有惊人的天赋且受到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这也是他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基础。不幸十二岁丧父,家道中落,家计难以维持。其母携带李寿民及两弟、一妹,顺江而下,至苏州投奔亲友,幸得其父之门生故旧慷慨周济,勉强度日。李寿民也得以就读于著名的草桥中学(今苏州第一中学),学习成绩一直高出侪辈,名列前茅。

在此期间,李寿民坠人了初恋的情网。恋人名叫文珠,比李寿民大三岁,为邻右之女。虽非绝代佳人,却也相貌清秀,性格温柔,尤善琵琶弹奏。李寿民爱听文珠弹琵琶,文珠则爱听李寿民摆四川“龙门阵”。一来二往,两小无猜,爱苗在不知不觉中茁壮成长。然而这段恋情却只见开花而未能结果。原因在于李寿民家境贫寒,又是长子,故从二十二岁起,便不得不停止学业,为养家糊口而开始浪迹江湖。起初尚与文珠有鸿雁传书,渐至鱼沉雁杳,后才得知文珠竟然沦落到烟花柳巷。这是李寿民的终生之痛,致使他在很长时间内不作燕婉之想。据说他的小说《女侠夜明珠》,就是为纪念文珠而写的。

李寿民的首个落脚点是天津,而天津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仅使他找到了终身伴侣,而且成为他作家生涯的起点。李寿民初到天津,经人介绍,充任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的中文秘书,因其才气横溢,中文功底深厚,深得傅作义赏识。傅作义的英文秘书为段茂澜,是留英学生,与李寿民一见如故,义结金兰。由于李寿民生性散漫,不惯军旅生活,且性格强傲,不肯唯命是从,有时甚至敢于顶撞上司,故不足一年,便拂袖而去,据说还留下一首打油诗,对傅作义冷嘲热讽。傅作义也有过人度量,一笑了之。此后李寿民的职业很不固定,做过宋哲元冀察政务委员会的秘书,天津《天风报》的编辑、记者,还为名伶尚小云写过剧本并结为金兰之契,又曾以“木鸡”(取意于典故“呆若木鸡”)和“寿七”(“寿”指长寿县,“七”指排行老七)的笔名发表短文,接着又进入天津邮政局,当了一名小职员。由于小职员的薪金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又经人介绍,兼做天津大中银行老板孙仲山公馆的家庭教师,为其子女教授国文和书法。不料这一来,却给李寿民带来了桃花运,成为他一生的一个转折点。

孙仲山是一个暴发户,他与李寿民为小同乡。当李寿民进入孙公馆时,正是孙仲山生意的鼎盛时期,其大中银行在全国十三个城市开有十三个分行,其带花园的洋房豪宅在天津英租界马场道占地达二十余亩。孙家二小姐孙经洵,比李寿民小六岁,虽貌不惊人,但温文尔雅,气度非凡,性格坚强。起初,李寿民因初恋的隐恨未消,心如止水,对孙经洵并未在意;而孙经洵乃大家闺秀,对于李寿民这个憨厚的老师,也没有一见钟情。然而不知为什么,两人之间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引力,既搅动了李寿民止水般的心境,也搅乱了孙经洵小姐矜持的芳心。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同时陷入了情网。

那时正值民国初年,社会风气虽然有所开放,但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因此他们的恋爱仍如张君瑞与崔莺莺那样,只能在暗中进行。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恋情终于被孙仲山发现。孙仲山首先以“门不当,户不对”以及“师生相恋,败坏家风”来训斥女儿,结果无效;然后又以“只要李先生与小女一刀两断,要多少钱不成问题”利诱李寿民,又遭到李寿民严词驳斥。于是孙仲山便下了个杀手锏,将李寿民炒了鱿鱼,以为如此便可斩断这对恋人的情丝。

然而爱情犹如燎原之火,是很难扑灭的。他们居然想出了一个传递情书的绝妙办法:双方将情书用橡皮膏贴在孙仲山上下班乘坐的汽车号牌后面,李寿民等孙仲山上班后到大中银行门口取信,孙经洵则在孙仲山下班回家后取信。孙仲山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专车倒成了女儿与李寿民的邮车,自己也被迫当了一回红娘。终于有一天,事情败露。孙仲山自然怒不可遏,一个耳光将女儿打倒在地。这一耳光不仅没有打消孙经洵婚姻自主的决心,反而打得她离家出走。

……

直到抗战胜利后,社会初步安定,李寿民的稿酬也相当丰厚,才把家眷由北平接到上海,全家得以团聚。

然而正当李寿民踌躇满志的壮年时期,其创作事业也进入如火如荼的鼎盛时期,却因时局的巨变而使其创作之路走到了尽头。一向风行民间的武侠类小说,似乎突然变成了洪水猛兽,“谈武侠而色变”的气氛笼罩于九州大地,图书馆也通统将其束之高阁,禁止借阅,以至于武侠类小说完全销声匿迹。这就是李寿民的大部分小说皆被腰斩、成为断尾蜻蜓的唯一原因。这是李寿民无可弥补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学和中国读者无可弥补的遗憾!

李寿民的最后十来年,一度暂居苏州,旋又移居北京,都是在惶恐中度过的。他虽然没有被戴上什么政治“帽子”,并前后任上海天蟾京剧团、总政京剧团、北京京剧三团的编剧及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委员,为剧团写过不少剧本,但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笼罩在他的头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数十部小说似乎都变成了深重的罪孽,他所塑造的那些人物形象更像是变成了憧憧魔影,使他挥之不去。于是他把自己的作品全部付之一炬,一本不剩。这种恐惧感和负罪感,使他犹如惊弓之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这倒帮了他一个大忙,使他在那场“放长线钓大鱼”的政治阴谋中没有上钩,保持沉默,从而侥幸成为“漏网之鱼”,逃过了一劫。然而最终还是没有逃过那“批判的武器”的致命一击。1958年6月,一篇《不许还珠楼主继续放毒》的文章,便把他打成了脑溢血,虽经抢救脱险,终造成左半身偏瘫,生活无法自理,自此辗转病榻两年有余。当他口述完历史小说《杜甫》,秘书以工整的钢笔小楷记录下杜甫“穷愁潦倒,病死舟中”那一段的描写时,李寿民对妻子说:“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第三天,即1961年2月21日,还珠楼主终于与世长辞,终年只有五十九岁,恰与一生坎坷的中国“诗圣”杜甫同寿。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李寿民虽然一生坎坷,结局凄惨,但他无愧于中华民族,无愧于古老的文明祖国。他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了总计达一千七百万字的四十部小说,还有几十个京剧剧本。他的《蜀山剑侠传》更荣登于香港和内地两个专家组评出的两个“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之上。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新神魔小说,为中国小说增添了一枝璀璨的奇葩。他的小说曾为一代人所着迷,并将永世流传。

裴效维

2011年12月15日于北京蜗居

后记

本次修订最重要的是补入首次发现的还珠楼主家族资料和1930年天津《益世报》上的专题报道《打倒专制家庭,力争自由之一个勇敢女性》,该文详细报道孙经洵离家出走经过。又补人1955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刊登的先生自我批判文章《一个荒诞、神怪小说制造者的自白》。另据先生三子李观洪言,先生因肺脓疡不治,逝世于北京大学附属医院,而非因并发食道癌逝世于家中。

周清霖顾臻

2015年lO月16日

第9次修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武当七女侠丐木尊者/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还珠楼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70639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5274045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17:46